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如何看待李在明罕见对美强硬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25年9月,韩国总统李在明一句“若要在对美谈判中屈从那些要求,我宁愿下台”的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番罕见强硬声明背后,是韩国在中美博弈中面临的艰难抉择。与此同时,韩国外长赵显紧急访华,打破外交惯例,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凸显了韩国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困境。
李在明一开口,就是对着美国那堆要求,什么韩国企业再投3500亿美元,芯片库存得共享,还得限制对华出口,甚至美韩贸易协定里头还要加个劳工审查,韩国媒体那边不乐意了,《朝鲜日报》直接说这是单方面的经济勒索,不像盟友干的事。
这几年美韩关系裂缝挺明显的,前不久美国移民局的人跑去佐治亚州查韩国的电池厂,抓了一批有合法工作证的韩国工人,韩国国内一下就火了,李在明当场说美国执法太死板,还让企业别把钱投到美国去,特朗普那头又放话,要把韩国企业变成美国制造的代工厂,连驻韩美军的土地都想直接控制,不用再租。
李在明顶着这股劲,政府动作也快,外交部长赵显就去了中国,9月17号,这是李在明上台后第一次正式访华,连顺序都乱了,本来中韩外长互访有规矩,这次直接反着来,行程还特别短,赵显出发前就说,美国现在跟盟友没法好好合作。
中国这边态度挺稳的,王毅会谈时说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分不开的伙伴,希望两边做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还特意安排韩国代表团去逛天津港,看中韩产业园,新能源、半导体、海运这些领域都展示给韩方看,合作的门敞开着。
李在明背后压力不小,经济数据在那摆着,2025年5月出口同比降了1.3%,对中国降了8.4%,对美国降得更厉害,8.1%,美国还把汽车、钢铁关税从25%提到了50%,韩国汽车产业占GDP十五分之一,这一下冲击最大。
可韩国跟中国连续18年是最大贸易伙伴,李在明想破局就得从这儿下手,国内政治也在动,驻华大使换了卢载宪,他父亲是卢泰愚,就是92年中韩建交那时候的总统,李在明这手牌打出来,友好信号很足,同时还在查反华集会,警告参与的人别侮辱外国游客,制裁方案也在考虑。
以前吃过亏,尹锡悦那一届对美国太近,结果中韩关系降温,韩国出口受了伤,2024年中韩贸易额还在3000亿美金,韩国的逆差却创了十年新高,核心的半导体、稀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跟着受影响,李在明表态不增加萨德,说那东西防不了朝鲜,还会惹中国不高兴。
台湾问题上,李在明的态度也很明确,台湾海峡跟韩国没关系,韩国不想掺和,他还提出要稳住韩中关系,重启韩朝军事热线,推动无核化合作,意思就是不想被卷进大国冲突里,得给自己留出外交空间。
内外压力都在,李在明走的还是务实的路子,没说要完全靠向中国,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才是他的目标,接受美国《时代》采访时他就讲,韩国承受不起激怒中国的代价,美韩同盟也得维持,安全要管,经济更得先顾好,未来的挑战就在眼前,美国在半导体、高端材料上要求韩国限制中国,说不配合就加关税,佐治亚州的签证风波,300多个韩国公民被拘留,这事也让韩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越来越不踏实。
中国那边比较克制,外交部用“相向而行”来回应,也是一种提醒和底线,军事上摆脱不了美国,经济和政策上能不能独立自主,才是中国关心的。
李在明说要是屈服美国的要求他就下台,这话背后,是韩国在大国夹缝里求生的写照,既不敢扔掉美韩同盟,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在钢丝上走路,考验的是领导人的智慧,国际局势这么复杂,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韩国这步棋怎么走,不光是自己的事,也影响整个东北亚的格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