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提出武汉"封城"建议的李兰娟院士,曾经竟是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
19049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在202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73岁的老人脸上布满口罩压痕的照片刷屏网络。她就是提出武汉"封城"建议的李兰娟院士。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被誉为"传染病防控铁娘子"的科学家,竟是从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成长起来的。
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农村的李兰娟,童年记忆里总飘着中草药的苦涩气味。母亲常年腰痛,家里却请不起郎中。这段经历让她立下从医志向,中学毕业后主动报名成为"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村串户时,她发现许多农民因肝炎失去劳动能力,这为她日后研究人工肝埋下伏笔。
1970年,李兰娟迎来人生转折。凭借在基层医疗的突出表现,她被推荐进入浙江医科大学。与网传"自学中医成才"不同,档案显示她系统接受了西医教育。但那段背着药箱的日子赋予她独特视角——总想着"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1986年,已是主治医师的李兰娟面对一位肝衰竭患者时,萌生研发人工肝的大胆想法。当时国际主流采用血浆置换法,但成本高昂。她另辟蹊径,创立"李氏人工肝系统",将治疗费用降低80%。这套系统后来被写入多国肝病诊疗指南。
2003年非典期间,她创下浙江省"零漏诊""零感染"纪录。2020年1月18日,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她,在武汉考察后毅然建议"封城"。这个当时被视为"激进"的提议,后来被证明避免了至少70万人的感染。
荣誉背后也有质疑。有人指责她推广人工肝技术存在商业关联,其团队回应所有专利均归医院所有。这些争议恰恰折射出医学科研转化的现实困境——如何平衡公益性与创新激励。
如今77岁的李兰娟仍保持每天工作12小时的习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医者,既要有实验室里的精益求精,更要有直面疫情时的决断勇气。从田埂到院士讲台,这条路她走了半个世纪,而支撑她的始终是那个赤脚医生最初的承诺——"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治得好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