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许世友带着一个独立团来到了胶东,统一指挥当地的抗日武装。
当地的地方武装有几万人,林林总总几十号“司令”,每家都有自己的地盘,有的抗日,有的勾结日军,许世友来胶东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在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许世友偶然间得知胶东的青山村有一位“大内高手”,便决定去拜访一下。
而这位“大内高手”,名叫宫少滦,这二位之间又擦出了何种火花呢?
护驾功臣宫少滦
宫少滦来自于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山东省乳山县青山村,这个乳山县现在其实应该叫乳山市了。
这里是县级市,属于威海市下辖,虽然归威海管理,但是距离烟台其实更近一些,就位于烟台的正南方。
宫少滦则是出身于当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幼时曾经读了四年的私塾,但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13岁时被迫辍学。
辍学后的宫少滦在亲戚的介绍下到一家米店当学徒,说是学徒,其实也没啥好学的,就是个打白工的。
那个年代的学徒,其实就是免费劳动力,师傅藏着掖着不让你学到真本事,然后各种杂活都交给你做,完事了还不给工钱,只管吃住。
宫少滦工作的米店负责给京城内的各个亲王府送米,有一次宫少滦去王府送米,恰好看到了大内总管的徒弟尹福在王府操练。
宫少滦很感兴趣,总是流连忘返,久而久之尹福也注意到了这个孩子,这孩子个头不高,但是又灵巧,又有力量,尹福很喜欢。
宫少滦也就这样成为了尹福的徒弟,从此之后开始了学武的一生,尹福是慈父,也是严师,生活上很照顾宫少滦,但是练武的要求却很严格。
五年之后,宫少滦就已经有了不错的功底,尹福的师傅董海川便将其带入宫中,让其侍奉自己的生活,顺便练武。
当初尹福收徒的时候,董海川就很看好宫少滦,专门拉过来瞧了瞧,然后对尹福说:“这孩子难得,你要重点培养。”
宫少滦入宫的时候是1889年,此时的他已经19岁,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却也已经摇摇欲坠。
后来宫少滦被安排到一个王府担任侍卫,有一次深夜睡不着,宫少滦便提着枪去院子里练武,刚刚走出大厅就看到眼前有一个人影。
宫少滦觉得不对,一枪刺出,结果枪竟被对方抓住。宫少滦实在抽不出来,情急之下直接撒手从兵器架上拿了一把剑。
对方见状竟然只是叹了一口气:“不愧为名师之后。”
随后此人直接踏着轻功跳墙而去,宫少滦自觉未必打得过对方,便也没有追上去,此时之后宫少滦更受上官的重视,地位水涨船高。
1892年,宫少滦被任命为四品带刀侍卫,负责皇帝和太后的保卫工作。1900年庚子国难之际,宫少滦护送着太后和皇帝一路西逃,最终到达西安。
抵达西安后,宫少滦因为护驾有功,官升一级,但是庚子国难也让宫少滦看到了清廷的腐朽,失望透顶的他最终选择离开了宫廷。
之后宫少滦回到了乳山故乡,隐居十七年,直到1922年才重新出山,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宫少滦重新出山的呢?
再出山
1922年,张作霖听闻宫少滦护驾之名,便专门派人去煽动请宫少滦担任奉军的武术教官,同时担任自己的贴身保镖。
宫少滦本是很犹豫的,但是徒弟却劝他,如今军阀混战,留在家中恐怕也未必能保全自身,宫少滦想想也是,便答应了张作霖。
但是当张作霖真的见到宫少滦之后,却又觉得此人又黑又瘦,恐怕也是浪得虚名,宫少滦也看出拉了张作霖的意思。
于是酒席上宫少滦直接提议:“不如大帅拿枪打我,让我试试大帅的枪法?”
众人都清楚张作霖枪法好,宫少滦这就是在斗气,而张作霖闻言也是大惊:“你不要命啦!”
但是宫少滦神态自若,完全不像是醉了,于是众人便来到了后花园,张作霖走到二十步开外,随后直言:“老子打你左肩!”
枪声一响,宫少滦一点事都没有,张作霖又说:我换一个打!
枪响后,宫少滦还是毫发无伤,张作霖举枪欲射,却发现宫少滦不见了,接着自己眼前一黑,原来宫少滦已经绕到了自己背后,捂住了他的眼睛。
张作霖把枪扔到地上大笑:“好好好!你真是有两下子,我服啦!”
自此之后宫少滦就成为了张作霖的贴身保镖,所谓的奉军武术教练,不过是一个明面上的官职罢了。
皇姑屯事件前不久,宫少滦陪同张作霖参加日本人的宴会。
结果张作霖刚要落座,宫少滦一把拉住,一脚踢翻椅子,一把短刀一下子就从座椅下弹到了天花板上。
宫少滦拉着张作霖转身就走,结果又看到一辆黄包车被人拉出,宫少滦惊觉不对,立刻拉住马,那车立刻就炸了。
皇姑屯事件前,宫少滦护送张学良先回东北,结果张作霖就出了意外,自此之后宫少滦再次回乡隐居。
而当他再次出现于世人面前时,便已经是1941年和许世友见面了,那么这两个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切磋
那一年许世友带着人去拜访宫少滦,还带来了很多城里才有的吃食。宫少滦心生感激,便主动给八路军的同志们耍上了八卦拳和八卦刀。
练到八卦刀的时候,宫少滦让一个战士朝他身上泼水,那战士拿着桶就泼,是一点都不客气,宫少滦双刀耍的虎虎生风。
所有水全都被刀给挡了回去,泼完了一桶水,泼水的战士已经成了落汤鸡,但是宫少滦却“毫发未损”。
接着宫少滦又练起了铁砂掌,问战士们谁能用双手搓碎绿豆?
战士们一个个要试试,结果都不碎,唯独宫少滦上手之后,轻轻一碾,绿豆直接就碎成了齑粉。
接着宫少滦拿下了脑袋上的帽子,用一根小木棍将帽子举在头顶,随口就说:“你们打我这顶帽子,看看能不能打掉?”
许世友见状就对战士说:“打不中没关系,千万注意老人家的安全。”
结果战士正要开枪,却发现宫少滦人已经没了,再一看却已经躲进了高粱地,顿时又是一片掌声。
就在这时,许世友说话了:“老前辈,看我的!你速度比子弹还快,但是且看看我这石头,能不能打中你的帽子。”
随后许世友从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宫少滦正欲躲避,结果石头就犹如子弹一样飞来,正好砸掉了宫少滦的帽子。
宫少滦见状丢掉棍子,急忙跑来拉住许世友的双手:“想不到许司令竟然也是习武之人!还是你的石头打得准啊!”
许世友早年有过少林寺的经历,八岁就练这“石弹子功”,早年就靠这一手打兔子给母亲糊口,如今竟然震住了大内高手宫少滦,也是非常有趣。
参考资料
《许世友与大内高手论“功夫”》 姜志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