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便宜没好货,三无赶紧逃!”
在日常生活中,“日用品”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更是展现个人品味和风格的重要元素,因此,它的质量安全非常关键。
可随着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人们对日用品质量的了解却渐渐迷失在了商家的“9块9包邮”、“直播间骨折价”等诱人的宣传中。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捡了个便宜,但殊不知,这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近期,就有5个常见的日用品被点进“黑名单”,这些日用品不仅含有致癌成分,有的甚至和砒霜一个级别!
第一个:毒衣服
常言道:“衣食住行”,衣服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在2022年10月,深圳有家女装店清仓甩卖,仅需9.9元便能买到一件T恤。
如此诱人的价格,让这家网店在短时间内狂卖10万件,可在相关部门后续的调查中发现,这些衣服中竟然含有远超标准的“联苯胺”。
联苯胺是一级致癌物,与砒霜、甲醛是一个级别,一些黑心厂家为了省成本,会用劣质染料,而联苯胺就藏在深色棉布中,洗上百次都洗不掉。
更可怕的是,在特殊条件下联苯胺会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这些物质不仅会诱发恶性肿瘤、膀胱癌等疾病,甚至还会改变人体的DNA结构。
曾经有位网友在买到劣质衣服后,无论洗多少次衣服都会有刺鼻的味道,而在后续的质问中客服也模棱两可地将问题指向了染色剂。
以后在买衣服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衣服上的标签,标签上的“ABC”代表安全等级:A类最安全适合婴儿、B类也不错适合成人、C类凑合用能当外套穿。
值得注意的是,颜色越鲜艳的衣服,风险就越大,所以应该避开那些大红大紫,有着大印花的衣服。
第二个:毒纸巾
纸巾的作用很大,擦嘴、擦桌子、擦鼻涕、上厕所,都需要用到纸巾,而且纸巾经常接触到人体的重要部位,所以它的质量好坏尤为重要。
可根据相关部门抽查的结果来看,有很多“黑纸巾”都是由回收的废料加工制作出来的,而且其中还加入了大量的荧光剂、漂白剂、滑石粉等化学物质。
这些纸巾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屑,轻则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重则会诱发妇科炎症、重金属中毒。
在购买纸巾时,首先要查看产品的执行标准:用来擦手、擦嘴的纸巾,要符合“GB/T 20808”,并且菌落总数要≤200cfu/g;用来擦桌子的纸巾,执行标准是“GB/T 20810”,并且菌落总数要≤600cfu/g。
除此之外,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如果纸巾一扯就有明显的掉絮、掉粉,并且有异味,那最好就不要买。
第三个:仿瓷碗
在很多有孩子的家里,仿瓷碗的身影很常见,因为这种玩既轻便又摔不坏,简直就是为孩子量身定做。
可格局研究表明,这些仿瓷碗并不是陶瓷做的,而是“密胺树脂”做的,这种材质在超过60的高温时会释放大量甲醛和三聚氰胺。
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热汤还是热油,这些食物的温度都远比60度高的多,所以仿瓷碗就成了慢性毒药。
为了孩子与自身的健康,在日常吃饭时最好还是用陶瓷或者玻璃碗。
第四个:保鲜膜
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食物的新鲜寿命似乎被迫提上了日程,于是,保鲜膜就迎来了高峰期。
但一些廉价保鲜膜中含有增塑剂DEHA,这也是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的物质。
当它遇到高温时,会直接渗进食物里,其可怕成都可想而知。
在市面上众多保鲜膜中,PVDC和PMP材质的保鲜膜最为安全,不仅能用来覆盖食物,还能抗住微波炉的加热,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贵。
而PVC和PE材质的保鲜膜,虽然比较便宜,但安全性较低,常被水果店、熟食店老板用来维持食物新鲜。
第五个:含铅玻璃杯
玻璃杯凭借超高的可塑性,成为了很多颜控的首选,而那些看着“blingbling”的杯子,更是深受人们的喜欢。
但有些无良商家为了让玻璃杯看着更美观,会往玻璃里加“铅”来提高折光率,这样一来,虽然杯子更好看了,但隐患却更多了。
因为当“铅”遇到酸性饮料,比如果汁、可乐等,会慢慢融进水里,最终一起被喝进肚子里,而长期使用这种杯子就等于慢性铅中毒,会损伤大脑和肾脏。
在选择玻璃杯时,尽量避免彩色印花和敲击声沉闷的杯子,可以选择耐冷耐热更安全的高硼硅玻璃杯。
总结:
自古以来都是便宜没好货,所以在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小便宜,丢失了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