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什么事都能上热搜,但你绝对想不到,一袋普通的大米竟然能把五台山搞得鸡飞狗跳。
这事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本该慈悲为怀的和尚,因为扔了几袋供奉的大米,直接把自己的“铁饭碗”给砸了,而扔米也只是冰山一角。
那么,这场风波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何一个本应慈悲为怀的和尚,会做出如此令人心寒的举动?
«——【·五台山扔米风波·】——»
故事得从6月22日说起,那天,几位老人,不辞辛劳,扛着几袋大米,长途跋涉来到五台山演教寺。
这些大米,并不是普通的大米,而都是自家田地里种的。
老人们把这些大米扛来,就想着把这份珍贵的心意,供奉给心中神圣的佛祖,保佑家人平安顺遂,日子越过越好。
当时,一位身着蓝灰色僧服的和尚看见了这几位老人,提出主动将他们带去天王殿,一路上这几个人还聊的很开心。
到达天王殿后,老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动作小心翼翼,轻轻将一袋袋大米摆上供台。
可没过一会,一位穿着黄色僧衣的僧人就发现了这几个放在天王殿供桌上的米袋。
他脸色大变,二话不说,径直走到供台前,伸手就抓起了一袋大米往门外走去。
黄衣僧人一边拎着米袋往殿外走,一边嘴里不停地说着:“这些老陈米我们不缺,粮库多得是!”
语气那叫一个嫌弃,就好像这些米是什么垃圾一样。
之后,黄衣僧人竟然直接将手中的米袋朝着殿外用力扔了出去。
只听“砰”的一声闷响,米袋重重砸在地上,现场一片狼藉。
这些行为可把在场所有人都给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竟会发生在佛门净地。
蓝衣僧人看见这一幕,立马就上前指责黄衣僧人的做法,还是笑呵呵的,语气也十分和善,可是黄衣僧人却说:“放在庙里之后就跟你没关系了!”
有没有关系,这也不能浪费粮食啊,要知道,咱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掉在桌上的米粒都得捡起来吃掉。
而和尚,作为修行之人,更该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道理。
可如今,这位黄衣僧人却做出如此荒唐之举,实在是让人三观尽毁。
蓝衣僧人看见黄衣僧人这样的脾气,也不敢多说什么,赶紧和一同前来的蓝衣服阿姨,将供台上另外两袋大米扛了出去,生怕剩下的大米也惨遭毒手。
«——【·网友们的反应·】——»
当天,就有香客把这段视频传到了网上,瞬间就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还是自己印象中那个慈悲为怀的佛门吗?太让人失望了!”
“和尚怎么能如此不珍惜粮食,简直违背了出家人的本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黄衣僧人的行为口诛笔伐。
正所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眼尖的网友在看视频时,还发现这位扔米的和尚,在与蓝衣和尚争吵、扔米的整个过程中,手里居然还紧紧握着一部折叠屏手机。
要知道,这种折叠屏手机,价格可不便宜,少说也得上万块,在普通人眼里,那妥妥的是奢侈品。
这下,网友们更是炸开了锅,纷纷吐槽:“一边喊着要珍惜粮食,拒绝信众的大米,一边却用着昂贵的奢侈品,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实在是太讽刺了!”
«——【·和尚被驱赶,网友曝内幕·】——»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热度持续攀升,五台山官方再也坐不住了。
7月2日,山西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迅速发布了调查通报。
通报中表示,五台山中台演教寺负责任人释某泯,因为管理不善,没有把寺院的各项事务安排好,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被给予警告处分,还接受了劝诫谈话。
而涉事黄衣僧人释某道恶意扔米的行为,影响恶劣,被给予“起单离寺”的处分。
这“起单离寺”,简单来说,就是被开除僧籍,只能离开五台山,回老家去了。
与此同时,五台山佛教协会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还发布了《关于文明接待来山信众的倡议书》,要求各个寺院都要加强对僧人的管理,规范接待流程,以后再不能让信众受委屈了。
处罚结果公布后,网上瞬间议论纷纷。
一部分网友拍手称快,觉得官方处理及时又恰当,“早就该这样了,做错事就得付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僧人引以为戒,好好修行!”
但也有另一部分网友觉得,这处罚力度还是太轻了。
“就这么简单地起单离寺?他的行为造成了多恶劣的社会影响啊,应该让他公开道歉,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最好能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就在大家对处理结果争论不休时,一些好奇心旺盛、热衷“深挖真相”的网友,顺着事件线索,四处搜罗信息,试图揭开事件背后隐藏的更多内幕。
这一挖,好家伙,还真挖出不少惊人猛料,原来,扔米事件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的问题,远比大家想象的复杂得多。
有网友爆料,部分寺庙
如今存在严重的过度商业化问题。
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五台山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朝拜。
一些寺庙瞅准商机,开始大肆搞起商业活动。
走进寺庙,原本庄严肃穆、充满神圣感的空间里,如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高价香,一炷普通的香,价格动辄上百元,甚至还有些所谓的“高香”,价格高达上千元,让人咋舌。
还有各种“算命看相”服务,打着为信众排忧解难的幌子,收费却高得离谱,完全背离了佛教修行的初衷。
更过分的是,一些和尚还参与推销所谓的“开光”纪念品,信誓旦旦地宣称这些纪念品被佛祖开过光,能保佑平安、带来好运。
可实际上,不过是些从批发市场低价购进的普通工艺品,价格却被抬高了好几倍,纯粹是在利用信众的虔诚之心赚钱。
除了五台山,还有其他寺庙也有类似的情况。
有的网友说,自己去上香的时候,因为捐的钱少,被僧人嫌弃,那僧人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在说 “这点钱也好意思拿出来”。
还有网友讲,自己带了梨子去供奉,结果被僧人拒绝了,理由是“梨”这个字谐音“离”,不吉利。
这些爆料,让公众对寺庙商业化的问题更加不满了。
大家都觉得,寺庙原本应该是清净修行的地方,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之所,可现在却越来越像一个“公司”,僧人就像“员工”,整天想着怎么从香火钱、功德箱、高价香这些地方赚钱,信仰和商业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希望五台山以及其他各大寺庙,都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把那些商业化的枷锁都卸下来,重新回归到信仰的本质上来。
让“佛门净地”不再被商业气息所笼罩,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避风港,让大家在信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信息来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