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乌战争仍没有真正停歇,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四个已经明确入局,俄罗斯出兵、美国主导谈判、英法公开站队。唯独中国,还没有正式登场。但正因为没有下场,中国反倒成了西方舆论的特别关注对象。

就在俄军对乌克兰中部城市发动新一轮空袭的同时,美国媒体彭博社突然发布了一篇报道,声称中国正以历史最低价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甚至称这种行为是在趁火打劫。

美媒为何会认为中国在借机“抄底”俄罗斯?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俄军夜袭未停,美媒着急拉拢,中国被点名

当地时间8月18日晚到19日清晨,乌克兰中部工业城市克列缅丘格遭到俄军导弹打击。从乌方公布的情报看,这一轮袭击主要针对能源存储和铁路枢纽,显示俄军意图继续切断乌克兰的战时后勤体系。

自普京与特朗普高层通话后,俄方对战场节奏再次加速。从俄军近期部署来看,俄罗斯仍在采取“打压再谈判”的路径,在外交场合释放接触意愿,在战场上保持高压态势。

而美国这边也在加快动作。特朗普正试图在8月底前促成普京与泽连斯基的面对面会谈,并推动建立一个三边机制,绕过欧洲。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这个“美俄乌”框架将不包括英国、法国,甚至也未邀请中国。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这也意味着,美俄正在试图主导一场有限多边的战后安排。在这种格局中,欧洲因自身政策分裂而被边缘,而中国则因为始终未明确介入,被认为是缺席。

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俄乌战事并没有真正进入谈判阶段,前线仍在交火,后方仍有攻防,所谓和平还只是概念雏形。

而在这个阶段,俄罗斯明显不急于真正停火。对普京来说,只要西方不能统一、乌克兰无法反攻、谈判桌就还没到他必须坐下的那一刻。

在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国和俄罗斯无疑是目前局势的主导者。特朗普想以“缔造停火协议”赢得国内支持,英法则在这场博弈中显得无力,内部争吵不断,出兵乌克兰的方案迟迟无法统一,甚至连是否参与战后安全安排都存在分歧。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就在此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公开场合释放了一个信号:希望中国、英国、法国共同参与乌克兰战后安全保障安排。乍一看,这是一次多边呼吁,但实际上,英国和法国已经是既定参与者,真正被“点名”的是中国。

拉夫罗夫的这番话背后,真实目的并不难看懂。一方面,俄罗斯希望借中国的加入平衡美方影响,另一方面,也想通过中方来稳定战后格局,减少自身承担的外交压力。可以说,这既是邀请,也是期待,更是试探。

但中国并没有立刻回应。不是拒绝,而是选择继续观望。

对中国而言,站队任何一方都意味着风险。支持俄罗斯将面临西方制裁压力,靠拢欧美则可能损害与俄方的战略互信。而在战事尚未明朗,谈判结构也未成型的当下,贸然入局既无实际利益,也不具备推动力。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正因如此,中国选择以“外交中立”姿态出现在国际场合,既不缺席,也不抢镜。

彭博社炒作“中国抄底”,舆论战拉开第二战场

就在中方没有回应拉夫罗夫入局提议的几小时后,彭博社发布了一篇以数据为支撑的报道,声称中国正在以创纪录的采购量购买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从8月起,中国日均进口量飙升至7.5万桶,是此前的4倍。而同期,印度则大幅降低了俄油采购量。

报道还称,美国已对中印两国就俄油采购问题提出外交交涉,印度配合,中国无动于衷。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是基于市场价格波动和自身能源结构的调整。全球能源市场价格本身就在受地缘因素影响,而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也完全在现有国际规则框架之内。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西方提出的价格上限机制,本就是美欧单边行为,中国既未参与,也未承诺遵守。

换句话说,中国买俄油是市场决策,不是表态。而彭博社选择在此时放出这篇报道,显然不是在关心能源数据,而是想逼迫中国早些站队。

这种操作手法在西方媒体中屡见不鲜。当你不跟他们的节奏走,就会被贴上谋利不担责、吃红利不出力的标签。但舆论战归舆论战,真正决定因素仍然是实力与利益。

当下中国的选择,恰恰是基于对局势的通盘考虑,而不是被一篇文章左右的情绪反应。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入局?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如果所谓“入局”是指加入由美方主导的俄乌谈判框架,那中国当然不急。因为当前的谈判机制还只是美俄之间初步接触,乌克兰是否接受、欧洲是否参与、战后安全机制如何设计,都还没有定论。

贸然加入,不仅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反而可能被当作背书工具。

但如果从更广义角度看,中国其实始终在局内。中国一直在坚持呼吁政治解决冲突,反对单边制裁,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同时,中国通过持续与俄罗斯保持能源合作、与欧洲保持贸易渠道、与乌克兰保持外交沟通,实际上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博弈。

与其急着入局去凑热闹,不如在关键时刻做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中国折扣价格拿下千万桶俄油说明啥

美国媒体说中国抄底,俄罗斯邀请中国加盟,欧洲期待中国出手,这背后其实都说明了一件事:中国在这场乌克兰战后格局的重塑中,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只是中国没有按他们想要的方式出场,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行动。

从外交节奏看,中国不急于入局,是因为看得更远。从能源布局看,中国买俄油是市场行为,不是为谁背书。从大国责任看,中国一直没有缺席,而是在等待一个能真正推动和平的机会。

参考资料:

美俄首脑会晤后,特朗普对中国“网开一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暂不报复

辉南臻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