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上空发生惊心动魄一幕,歼16战机奉命迎敌,近一个小时的对抗,让美军机大败而归。
近日,南部战区某旅飞行员透露,歼16曾与外机在南海上空,缠斗50分钟,最后对方战机被我们赶跑。
(歼16)
此事有几个关键细节:第一,高强度缠斗50分钟。通常战机高机动对抗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是因为有燃油储量和机体结构限制,但歼-16能够与外机缠斗近50分钟,表明其卓越的续航能力和飞行员耐力。
双方可能进行了“追尾锁定”“滚转贴近”等高风险动作,最终歼-16成功迫使美军战机撤离。
第二,能明显看到我们更具备战术优势,歼-16是双座战机,前舱专注机动,后舱掌控态势,形成1+1>2的战术优势,在长时间对抗中更占上风。
第三,对方大概率是美军战机,并且可能是从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或美军航母上起飞,意在试探中国南海防御能力。
第四,永兴岛的战略价值,永兴岛已经加大了部署脚步,歼-16的存在,可覆盖黄岩岛至菲律宾敏感空域,配合空警-500预警机,形成的立体防御网,能有效应对任何挑衅举动。
(我飞行员透露细节)
至于此事的意义在于。首先,此次缠斗是歼-16首次公开高强度对抗美军战机,验证了其航电系统、机动性和飞行员训练水平,打破西方对中国战机“老旧”的偏见。
其次,我们的南海战略主动权,已经大幅增强。我们从“被动拦截”转向“主动制空”,表明解放军有能力在南海关键空域建立长期威慑。
再有是对美国“自由航行”的强硬回应。美军近年频繁以“自由航行”名义靠近我领海,此次缠斗表明中国不再仅靠警告驱离,而是直接军事反制。

(美军侦察机多次靠近南海)
最后,震慑周边国家。菲律宾等国近年试图拉拢美国介入南海,此次事件证明了美军在南海讨不到任何便宜,所以,那就更别提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发生过不少类似事件。2022年5月,歼-16拦截澳P-8A侦察机。尽管澳方指责中方“危险拦截”,但事实则是澳军机抵近侦察,中方依法驱离。
同年8月,美军“马斯廷”号驱逐舰擅闯西沙。解放军海空兵力全程跟踪监视并驱离。
后来在2023年3月,美海军“米利厄斯”号驱逐舰,两次非法闯入西沙,均被解放军驱离,中国国防部警告“后果自负”。
(美海军“米利厄斯”号驱逐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
去年1月:澳大利亚P-8A巡逻机又闯入西沙领空,不过同样遭到歼-16拦截,中方发射照明弹警告,强调驱离措施“正当合法、专业克制”。
能看到的是,某些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我们的错误挑衅,但我们同样没有胆怯,始终用最合适的手段,予以反击。
那么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衅呢?
最要紧的,自然是加强南海常态化军事部署。例如,继续在永兴岛、黄岩岛等关键岛礁部署歼-16、歼-20,形成全天候威慑,缩短反应时间。

(加大歼16等战机在南海的部署力度)
与此同时,升级战机的电子战与反侦察能力。既然美军战机和军舰频繁抵近,解放军可强化电子干扰、雷达反制,降低其情报搜集效率。
再有就是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应对突发冲突。正如我国防部所提到的,解放军应“强化军事斗争一线拿敌练兵”,既然美军前来挑衅,那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转化为实战训练机会。
除了军事手段,我们还能将外交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在联合国等国际平台揭露美军挑衅行为,援引《国际海洋法》驳斥其“自由航行”借口。并且强化与东盟国家的沟通,避免南海问题被美国利用,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
至于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我们也应该重点关注,既然菲方听不进去我们的劝告,那在适当的时机,予以敲打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此次歼-16和外机缠斗事件,是中国南海防御能力的重要展示,表明解放军已具备与美军高端战机正面对抗的实力。未来,中国需继续强化军事部署、外交博弈和区域合作,确保在南海的主动权,同时避免局势失控升级为军事冲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