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打到现在,中方仍旧不给美方台阶下,无奈之下,特朗普措辞变了,开出降税条件,美财长说了句实话。那么,特朗普措辞改变传递出怎样的信号?这场中美之间又是否会就此展开谈判呢?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一改往日强硬姿态,称将以“非常友好”的态度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并暗示若达成贸易协议,对华关税可能大幅下降。他还特别强调,“美国不会为了达成协议采取强硬态度”,并且特朗普承诺绝不在谈判期间提及“新冠溯源”话题。

特朗普措辞改变后中美会展开谈判吗

显然,这番言论透露出一个关键信号——美国不想再拖了。据报道,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国海关日均收取关税金额仅为承诺值的十分之一,暴露出执行层面的混乱。而中国针对稀土出口的精准反制直接打击美国军工命脉——五角大楼报告显示,若供应链中断,美军87%主战装备将瘫痪。

面对压力,白宫匆忙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由副总统万斯、财长贝森特等核心成员牵头,但这种“救火式”应对,更暴露出特朗普团队前期战略准备不足。根据统计,美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1.2%,较中国6.8%的增速明显逊色;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销量暴涨42%,而特斯拉因稀土断供风险被迫调整生产计划;波音公司更因中方暂停接收飞机,面临12亿美元损失,其总裁奥特伯格在国会直言“自由贸易对波音至关重要”。

重重压力之下,在摩根大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美财长贝森特罕见说了实话,他认为中美关税战根本“不可持续”,而且说中美之间现在的高关税状态,已经等于“互相禁运”。换句话说,双方都在“锁自己喉咙”,大家都撑不久。他还强调,美国其实并不想和中国经济脱钩,美方只是希望把经济结构稍微调整一下,让中国更多靠消费,美国多做点制造业。

特朗普措辞改变后中美会展开谈判吗

贝森特语言虽然说的傲慢,但透露出的却是务实派寻求妥协的信号,然而,中国会接招吗?注意两个动作:其一,白宫方面透露,美国正准备和34个国家开会谈贸易问题,而且已经收到了18个国家的关税提案,同时副总统万斯刚访问印度,还顺势推进了一份美印贸易协议的初步框架;

其二,美国正筹划对中国制造的货船加收港口费、继续限制AI芯片出口,甚至在和其他国家谈判时,设法组建一个围绕中国的“贸易包围圈”。这些动作都说明一个问题:特朗普虽然表面在“示好”,但底下仍在继续打压,白宫现在也不是真的要缓和局势,而是想在不爆发冲突的情况下,把中国压到一个“不得不让步”的地步。就像特朗普说的,“中国必须与美方达成协议,如果前者无意协商,那美国将自行拟定条款”。

在这种态度下,中国的应对自然一以贯之——不但没有做出明显回应,还保持了原有的反制措施,比如暂停接收波音飞机、限制高端芯片订单,这让一些美国企业彻底坐不住了。最典型的就是英伟达,其总裁黄仁勋最近专门访问中国,希望缓解因美国出口管制带来的冲击。黄仁勋表示,会继续努力为中国提供符合规定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特朗普措辞改变后中美会展开谈判吗

类似的还有波音,此前有好几架已完成交付流程的波音客机飞到了中国,但因为中国航空公司暂停接收,这些飞机又被飞回了西雅图。而这些回应传导到美国国内后,压力就开始积聚,据统计,近期全美50个州爆发了400多场抗议示威,总计超过1100万人上街游行。不只是反对关税政策,更有不少人喊出“弹劾”和“解职”的口号。

要知道,抗议群众不是政治对手,而是普通美国人,还有企业代表,他们担心再这么打下去,以后没法买到便宜又好的中国货,这不是政治问题,是生活问题。面对这些压力,特朗普当然不能无动于衷,所以我们才看到,他突然话风一转,说要“非常友好地”谈判,愿意“大幅度”降税,甚至还声称相信“很快就能谈成协议”。

只不过,特朗普的“示好”可能只是嘴上说说,是在哄美国民众。实际上,美国还没真正感受到“痛”,充其量只是“轻微不适”。白宫成立的特别工作组,看起来是要解决关税问题,其实主要是研究怎么应对中方反制,比如对药品、电子设备、矿产等领域的影响,这种行为更像是防守而不是谈判,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找办法抗住压力。

从这次风波中可以看出,中美博弈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特朗普明白,关税战拖太久对美国不利,不只是企业抱怨,连普通民众也在反弹,他想缓和气氛,却又不愿在姿态上示弱,所以才在语言上做了些调整。不过,中国这边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给台阶下,也没有附和特朗普的降税设想,因为中方明白,这场博弈的主动权不在说话,而在行动,如果轻易接话,就容易掉进美方设定的“舆论陷阱”。

特朗普措辞改变后中美会展开谈判吗

至于下一步如何演变,还要看双方的动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美国不从根本上调整对华政策,仅靠语言示好,是很难让中方坐到谈判桌前的,贸易战不是靠嘴打的,也不是靠喊话赢的,当初怎么开始的,就得怎么结束,特朗普想把关税降下来,就得拿出真诚,而不是继续打双面牌。而中美之间这盘棋,还远没到收官的时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