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掀桌子,强行逼迫14国二选一,美方已经选定“主战场”,对此中方回应斩钉截铁。那么,这一系列事件背后传递出哪些信号?一边是美国高调威胁,一边是中方果断表态,这场激烈的博弈最终走向会是什么?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正式对日本、韩国、泰国等14个国家发出关税最后通牒,关税幅度从25%至40%不等。但真正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的,并非关税数字本身,而是特朗普并未选择对中国直接施压。
如果我们将这14个国家名单摊开来看就会发现,几乎清一色集中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周边,例如日本、韩国、泰国、缅甸、哈萨克斯坦等,除了塞尔维亚稍显“异域”,其余国家要么是与中国有紧密贸易联系,要么是制造业基础类似、具备“转口贸易”通道的中间地带。从这个选择来看,特朗普打的算盘相当清晰,采用拐弯的策略间接打击中国外贸。
这种策略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美国底气不足。因为现实早已证明,特朗普根本无法在正面战场上撼动中国。面对高关税中国不仅没有妥协,反而在稀土、技术标准、替代采购等多个层面展开反制,让美方步步被动。中美临时性贸易框架的签署,其实已经是美方在关税战场上的一次“降旗”。如今,转而从外围小国施压,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继续进行经济遏制而已。
从目前14国的回应来看,大多数都表现出惊愕甚至愤怒。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非常遗憾”,日方代表多次赴美磋商,最后却收到一纸冷冰冰的25%关税通知,几乎等于否定了整个谈判过程。而韩国政府干脆表示“完全没有被提前通知”,怒称此举对盟友极其无礼。泰国副总理则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战斗到底”,并已开始制定应对预案。更有甚者,如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直接驳斥美方对其关税的合理性,称美国是曲解数据以偏概全。这些公开表态表明,特朗普所期待的逼迫让步效果,正变成一场全面激化的外交危机。
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不愿妥协?除了对美方施压方式的反感之外,更关键的是,他们看清了这场游戏的底牌。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本质是单边重构规则,通过将增值税、产业政策等非关税壁垒纳入计算,迫使他国接受美国标准。此举意味着要他国自主经济利益,甚至有可能被迫参与遏制中国的地缘博弈。所以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做这个炮灰。
而就在特朗普给14国送出最后通牒的同一天,中方的态度同样毫不含糊,外交部发言人斩钉截铁地表明,讹诈胁迫没有出路。中国的立场一向非常明确,不管特朗普如何拉拢其他国家,中国不会以牺牲自身利益来换取所谓的“短期缓和”。从稀土、供应链安全到推动多边框架反制措施就可以看出,中方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换句话说,在这场深层博弈中,中国已经转守为攻。
反倒是特朗普“掀桌子式”的外交,正在一点点破坏美国在全球的信用体系。他不信多边机制,也不讲战略耐心,只信极限施压,用最高关税作为心理锚点,希望对方在恐惧中选择低头。这种连基本礼仪都不顾的粗暴外交,只会让美国在国际上陷入更深孤立。
更重要的是,这一套最多适用于个别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对真正有经济韧性、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这种策略根本不起作用。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对这14国的逼迫不会是终点,真正的主战场始终是中国。只不过在正面交锋中落于下风后,特朗普试图通过边缘战术打击中国。但这种策略的前提是周边国家的配合,而当前的局势恰恰说明,这些国家并不愿意对美言听计从。
中美这场博弈不会很快结束,也注定不会一边倒。美国的短视与急躁和中国的沉稳与坚定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早已证明,合作共赢才是时代发展的正道,逆潮流而动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终将被唾弃。随着时间推移,国际社会自会看清谁在维护公平正义,谁在破坏规则秩序。而中国也将在这场考验中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与机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