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油田老职工的悔恨:20年前拿12万补偿金,如今退休金仅3千
3664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00年初春,大庆油田家属区公告栏前挤满了人。一张盖着红章的《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实施方案》贴在正中央,白纸黑字写着:工龄满20年职工可一次性领取补偿金82000元,退休待遇与在职职工完全一致。人群中,42岁的采油工王建国攥着工龄本反复计算,这笔钱够付县城新房首付,还能剩几万做小生意。他不知道,这个决定将改写他后半生的轨迹。
胜利油田档案馆保存的2000年会议纪要显示,当年全油田有1.2万名职工签字买断。补偿标准统一为4100元/年,工龄30年的老师傅能拿到12.3万——相当于当时当地15年工资总和。单位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早买断早受益”的口号,车间黑板报画着漫画:左手捧补偿金、右手握营业执照的“自由人”形象格外醒目。
“不签就竞聘上岗,落岗啥都没有。”原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女工李秀英记得,2001年5月那次动员会,分厂领导指着签到册说:“现在签字的,明年还能回来当临时工。”当时她儿子正读高三,每月400元陪读费压得喘不过气。看着工友排队在协议上按红手印,她最终在乙方签名栏写下名字。
2003年冬天,王建国蹲在东营劳务市场。他脚边放着印有“大庆油田”字样的安全帽,雇主嫌他45岁年纪大,只肯给每天50元搬砖的活。当年买断的8.2万补偿金,6万付了房款,1.5万给儿子交大学学费,剩下的在菜市场支起小面馆,赔得精光。
同期数据印证着普遍困境:大庆市劳动局2004年报告显示,买断职工再就业率仅38%,其中60%从事月收入不足800元的零工。更残酷的是养老金落差——2015年退休的胜利油田买断职工,每月领2870元基本养老金;而同工龄在职同事,因享受企业年金和补充医保,实际到手达4160元。
2013年10月,一篇题为《油田买断工:我们要生活要养老要公平》的网帖突然热传。发帖人“老石油”晒出两份文件:2000年买断协议中“退休待遇不变”的承诺,以及2012年油田集团内部文件第17条——明确补充养老金仅限在职职工。三天内,该帖在石油论坛获得12万次点击,回复里满是“被骗了二十年”的叹息。
油田社区活动中心偶尔会邀请老职工忆苦思甜。今年重阳节,李秀英坐在台下听新入职大学生讲述油田发展成就。当PPT显示“2024年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时,她低头摩挲着泛黄的买断协议。旁边老友低声说:“当年减掉我们这些人,才养得起现在这些高薪管理层。”
如今在克拉玛依油田家属区,清晨总能看到一群白发老人打太极。他们多是2000年前后买断的职工,退休金普遍在3000元上下。68岁的张师傅说:“最怕生病,医保报销比例比在职的差一大截。”他手机里存着2001年补偿金到账短信——那串五位数的数字,曾是全家命运的转折点。
大庆油田历史展览馆里,玻璃展柜陈列着当年的买断协议样本。解说词写着:“改革阵痛期,1.8万名职工为油田轻装上阵作出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