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饺子导演因穷但坚持被投资人选中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春节档的影院里,总有些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
比如今年,当所有人以为徐克、乌尔善等大导演的新片会霸占银幕时,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却把整个行业搅得天翻地覆——上映5天票房破31亿,13天直冲83亿,连《长津湖》的票房神话都被它踩在脚下。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部作品的导演饺子,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在电影圈混过脸熟,甚至曾被贴上“啃老三年”的标签。
要说这电影有多火?春节档的影院经理们最有发言权。
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一天排了五场,连IMDB还没上映就开出8.1分。
但比票房更刺激的,是导演饺子本人的故事。一个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啃着母亲的退休金,用一台电脑自学动画,三年憋出一部16分钟的短片,愣是撬开了动画行业的大门。
这种“魔幻现实”的逆袭,简直比电影里的哪吒还哪吒。
观众们为特效买单,1900多个特效镜头砸出了海底妖兽围攻陈塘关的恢弘场面,但真正让票房炸裂的,是饺子对“偏见”的精准打击。
当《封神第二部》因为杨戬和小女孩的暧昧桥段被群嘲时,《哪吒2》里那句“人们心中的偏见就像一座大山”直接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痛点。
更绝的是,饺子把自己“啃老”的争议做成了电影彩蛋——李靖夫妇对哪吒的包容,根本就是他母亲默默支持的真实写照。
市场的反应更癫狂。光线传媒股价在节后直接飙出46.48%的涨幅,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靠着重仓光线传媒狂揽3亿市值,连阿里创投减持都挡不住资本狂欢。
但这股热潮背后藏着个黑色幽默:当初饺子团队想找国际特效公司救场,结果被坑得差点翻车,最后兜底的还是中国本土团队。
这剧情,简直像极了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实版。
如今饺子坐在中国导演票房榜第四的位置上,离超越张艺谋只差临门一脚。
可这位新晋“票房神话”却在采访里大倒苦水,说《哪吒3》埋的坑多得让他“绝望”。
这话听着矫情,但看看《哪吒2》被砍掉的打斗戏份和经费妥协的遗憾,倒显出几分真实。
毕竟在83亿票房的光环下,还有观众不知道的1900个特效镜头背后,是饺子团队对着电脑较劲的无数个通宵。
当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亮起《哪吒2》的海报时,有人说是国漫崛起,有人说是资本游戏。
但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可能没想这么多——他们只是被那个不服输的哪吒,和银幕外那个较真到“绝望”的导演,结结实实地戳中了。
至于这波热潮能持续多久?
反正饺子已经放话:“做不好会一直磨下去。”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当年那个啃着泡面做动画的愣头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