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缅甸地震现场七天经历了啥

【点新闻记者缅甸报道】“问下,去缅甸采访地震ok?”上一个星期六(3月29日),我例休,在排球场和队友训练的时候,突然收到公司同事发来的信息。当时我其实有点犹豫,因为不清楚缅甸地震后的情况是怎样的,不过如果公司同事找到我,还是要去的。

在回覆信息确认后,我和编辑部开始研究路线的可行性。香港没有直飞缅甸的航班,必须从曼谷转机,于是我们买了第二天最早一班飞曼谷的航班。在做了一些必须的准备工作后,我和另一位同事一早出发,飞抵曼谷,开始了这次缅甸7.9级地震后的采访工作。

当时,由于缅甸曼德勒、内比都等重灾区机场关闭,只能飞仰光机场,再开十三四个小时的车到灾区。在公司帮我们联络确认缅甸行程的同时,我们在曼谷先展开了采访工作,报道地震发生后,曼谷被波及的情况。曼谷市内一些高楼大厦,在这次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有些情况比较严重,但整体来说,曼谷已经在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在我们抵达的当天,结束采访工作入住酒店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把我们“吓到了”——酒店每一层都出现粗细不一的裂缝。

我联系了正在曼谷当地的朋友,得知他们所在的酒店比较安全后,我们换了酒店。次日中午采访在地震中受损比较严重的“断桥大厦”时还遇到了余震,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我们收到消息:4月1日一早飞仰光。因为缅甸目前局势比较混乱,很多地方只收现金,灾区也开始出现霍乱等疫情,我们抓紧时间,在曼谷做了最后的补给采买,包括必要的装备、药品、准备现金等。

从曼谷飞仰光,不过短短一个多小时。到埗后我们与在当地的接头人会合,公司托他帮忙安排了在缅甸的司机、翻译等,确保我们在当地的安全。处理好包括当晚在仰光的住宿等事宜后,我们赶回机场,拍摄新一批中国蓝天救援队伍抵达的一刻,他们在机场短暂停留后马上启程赴曼德勒。我们却因为之前的翻译“临阵脱逃”,不得不再找其他人的原因,第二天才能动身前往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曼德勒灾区。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比其他媒体晚出发了一天,一来因为曼谷去仰光的机票很紧张,二来我们在不断评估此行的安全性——当时缅甸仍余震不断,前往曼德勒的路沿途有军警把守,严查过路者,部分城市如另一个重灾区内比都已严禁外国人进入。加上前后两个翻译出问题——一个因为家人在地震中去世无奈不能前往,另一个因为害怕把我们丢在了机场。我的内心其实非常挣扎,不止一刻冒出念头:或许我们应该留在仰光。

不过,经过多次帮自己做心理建设、心理准备,在当晚顺利找到第三个翻译后,我们最后决定在4月2日早上5:00出发去曼德勒。沿途我们看到公路有被损毁的痕迹,但缅甸工人在很快地抢修,因为这条连接仰光和曼德勒的公路非常重要。经过13个小时漫长的路程到达曼德勒后,我们觉得需要先拍拍这个城市地震后的环境,所以我们去采访了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家有些已经被严重损坏,有些有破损没有倒塌,但他们也害怕,所以暂时住在街上,先渡过这个难关。

经过初步采访后,我们决定去曼德勒地震救援中心所在地云南会馆看看情况。在云南会馆时我们遇到早前已抵达曼德勒的记者同行,大家先沟通交换了一些当地的信息,包括在网络信号时有时无的曼德勒怎么把素材发回香港编辑部——只有在网络相对较好的云南会馆这个区域,才能做到这件事。

之后两夜两天,我们在曼德勒采访拍摄现场救援行动,以及采访一些当地居民和志愿者,把曼德勒市在地震后的情况,真实地报道出来。

这几天在曼德勒的工作,有很多人帮助我们。比如第一天完成通宵拍摄工作后,有媒体同行带我们去了一间已停止营业的KTV休息。在这个环境下,有一个在室内、相对安全的地方休息是很不容易的。我和同事、司机和翻译,能得到相对好的休息,对我们的采访工作有很大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司机和翻译在我们通宵工作的时候,一直帮助我们和当地人沟通、翻译,白天则带我们在曼德勒四处奔走,协助我们进行采访工作。

我自己比较印象深刻的,还是在现场看到那些缅甸人民,哪怕他们的家已经没有了,但他们的那种笑容,面对镜头的那种乐观,我相信自己一生都会好难忘。在这个阶段要明白到,原来很多事情都不是必然,我们需要知足常乐,因为有些人他们比我们更艰难,但他们却比我们更乐观。

这次采访行程我掉了很多眼泪出来,我自己从来都是一个焦虑感好重的人,由出发到现在采访任务接近尾声,差不多每一刻都有焦虑的情况出现。但是我看到了他们,我觉得自己的焦虑真的不值得,虽然焦虑的那一刻感受的确好难隐藏,但未来或许我会学会怎么和焦虑相处。

由于当地的救援行动进入尾声,很多救援队开始陆续撤离,当地开始进入大范围消杀工作,我们的采访工作也暂告一段落。回程时,我们分了一部分物资如水和食物,捐给了我们初到曼德勒采访的那个灾民避难所。或许微不足道,却是他们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也是我们除了报道真实情况外,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了。

这次采访得以顺利进行,需要感谢很多人,比如在公司后台帮忙协调行程的人、帮忙同步编发稿件的人、跟我同行的同事 王嘉晨,他在现场帮忙解决了很多事情。还有在灾区救援现场的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中国蓝天救援队等多个我们中国的救援队伍,以及很多很多在缅甸生活的华人华侨和他们的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我们非常可靠的司机和翻译——陪我们“逆行”前往地震重灾区的翻译是两姐弟,原本去的只有姐姐,但弟弟放心不下也一起来了,两人真的帮了我们很多很多,感觉最终我们也成为了朋友。

目前,我们已经回到仰光,很快就会经曼谷回到香港。在行程的尾声回看这次缅甸行,我将此生难忘。

(点新闻特派记者麦钧杰缅甸报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