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汉刚刚过世不久,两个儿子就吵着要分家,可他俩又不愿意带自己守寡的大嫂分家产。

思来想去,二人终于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他俩先将值钱的家产私下先分掉,然后给大嫂分点不值钱的田地就行了。

“三弟,大嫂又不傻,她怎么会同意?”黄二提出质疑。

“大嫂又不识字,我们只说东西平分,但是具体把哪些东西分给她,我们都写在纸上,找几个见证人,然后签字画押不就行了!”黄三早就想好了办法。

“老三,还是你坏啊!”

两个人不约而同露出奸笑。

商量好以后,二人将计划告诉了母亲,想让她去拖住大嫂,然后他们先私下写出分家的契约。

黄母本就偏爱两个小儿子,现在大儿子过世了,她就更加偏向老二和老三了。

“隽娘啊......”

到了晚上,黄母来到隽娘房间,找她诉说家常,想办法拖时间。

隽娘很奇怪,母亲很少来自己房间,今天怎么主动来找自己聊天?

但是自己院子里还有活要干,随便聊了几句,便想先干活要紧,闲聊可以改天。

“娘,我还有事没干完......”

黄母硬是拉着隽娘,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什么借口留住她。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正在二人僵持之际,门外响起了两声“狗叫”。

黄母知道,两个儿子已经商量好了,财产应该怎么分了,于是立马松开手。

“隽娘啊,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弟弟想要分家,我也没办法了,分就分吧。”黄母说道。

隽娘记得公公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兄弟三人一定不要分家。

虽然自己不想分,但是现在婆婆都这样说了,那她也就不坚持了。

黄家在这附近,也算是个富裕人家。黄老汉夫妻俩一辈子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黄大,黄二和黄三,现如今这三个儿子都已经娶妻生子。

不过唯一让黄老汉死不瞑目的就是大儿子。前两年边疆烽烟四起,很多有志青年都去报效朝廷了。

黄大和村里好几个人一起去投的军,由于走的仓促,连一句话都没有留。

可是就在上个月,同村的几个人都从边塞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了一个坏消息,黄大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给斩杀了。

“大嫂,我们几个都看见了,不会有错的!”

当时隽娘还心存侥幸,觉得可能当时场面混乱,会不会看错了。可是这几个人都是亲眼所见,隽娘一下子死了心。

黄老汉也因此一病不起,不到半月就一命呜呼了。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老汉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走后兄弟俩要分家。没想到,黄二,黄三现在就吵着要分家。

“大嫂,虽然大哥不在了,但是家产还是应该有你一份。所有东西,我们三家平均分,怎么样?”

兄弟俩,边说边写。其实他们早就分好了,隽娘又不识字,听他们说均分,也就点了点头。

“三头牛,每家一头,房子每家三间,田地.......”

全部写在纸上以后,黄二提议口说无凭,隔天请来族里长辈,在他们的见证下签字画押,这样就不能抵赖了。

第二天,祠堂里。

族长皱着眉头看完了这份契约,不停的摇头。

“是谁要这样分的?”族长发问。

“我们三家共同商议的?”黄三抢先说道。

族长半信半疑,他知道这份契约分的十分不公平,但这是人家家事,自己也不便多嘴。

“隽娘,你也同意这样分吗?”族长还是不放心的问。

隽娘不知道契约上的猫腻,她压根想不到两个小叔子会算计自己,点点头表示自己同意这样分。

“那就签字画押吧!”

签字画押以后,按照惯例,族长要当着全族人的面念出契约内容。

隽娘一听急了,怎么自己分的土地是贫瘠的石头地,分到的牛是老到已经耕不动土地的老牛,房屋也只是茅草屋,而不是瓦屋。

刚想反悔,可刚刚自己明明当着大家的面,亲口承人,这些都是三人商量的,现在已经签字画押,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回到家中,隽娘带着契约找兄弟俩说理。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大嫂,白纸黑字,你想赖账不成?”

兄弟俩躲在家里不出来,两个弟媳可不是好惹的,隽娘哪里是她们的对手,只好吃瘪乖乖认下了这份契约。

黄母这么偏心,也不是没有盘算,她日渐苍老,需要人照顾。隽娘毕竟是外人,哪里有两个儿子靠得住!

黄二为人贪婪,黄三品行奸诈。他们其实都不愿意赡养老母亲,于是两个人又想了一个馊主意,假意三人轮流照顾。

黄母心想这样也行,反正三个月才轮到隽娘抚养。多数时间还是在老二老三家。

兄弟俩争着抢着想让母亲去自己家,黄母心里十分开心,心想自己的偏心,总算换来了好结果。

可她哪里知道,一切都是这兄弟俩的计谋。

等轮到隽娘照顾结束了,等这兄弟俩来接自己时,黄二和黄三却迟迟没有来。

隽娘是个孝顺媳妇,倒是没有去催。但是黄母却不想在这茅草屋里多住,她嘴上不说,心里却十分着急。

“隽娘啊!这一个月过得真快啊!你叫老二来接我吧,不能让你太吃亏啊!”

黄母嘴上说着不让隽娘吃亏,心里盘算着,这事不能自己去说。

既然婆婆开了口,隽娘也没多想,就去了老二家。

三个人虽然分了家,但是房子都在一个院子里。隽娘这头刚出门,老二两口子就已经瞥见了。

等隽娘到了门口,两口子开始假装争吵。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大嫂来得正好,你来评评理,这房间本来就不够,婆婆来了怎么住得下?怎么就不能在加盖几间?”老二媳妇边说边哭,演的十分逼真。

“哪有地方加盖房屋,母亲来了和你挤一挤不就行了!”黄二的演技也不遑多让。

.......

二人非要拉着隽娘评理。

隽娘心思简单,想着自己就一个人,不如就让婆婆住在自己那里吧!

看到隽娘默不作声的走了,夫妻俩差点笑出声来,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摆平了此事。

老三两口子依样画葫芦,也不愿意接黄母来自己这里住。

“娘,二弟、三弟家住不下,要不你就先住我这吧!等他们加盖了房子再搬过去!”隽娘说道。

黄母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岂会不知道两个儿子那点小心子。只能默默叹了口气。

眼看快要到耕种的季节了,隽娘牵着老黄牛,准备去翻地。听说那块地之所以长期荒废,除了贫瘠缺水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地里全是杂石,需要先清理,才能耕种。

“怎么这么多石头?”

虽然早就知道这块地不好,但隽娘亲眼见到以后,还是被地里数不清的石头惊呆了。

她给老黄牛套上爬犁,开始翻地。可这些石头多数是埋在土里的,老黄牛根本翻不动。

看着老牛吃力的样子,隽娘实在是不忍心再抡鞭子抽打。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老牛啊,老牛。忙了一辈子,你也该休息了!”

反正老牛也耕不动,索性放它去一旁吃草吧!

隽娘撸起袖子,扛着锄头,一块接着一块的清理着石头。没多大一会儿,她的两双手都磨出了血泡。

可就这样忙活了一天,也只清理了其中一小块出来。

晚上回来,黄母看到隽娘手里的血泡都破了,心里也有些不忍。要不是自己暗中帮助,她也不会只分到一头快要走不动的老牛。

“隽娘,要不你把老黄牛卖了吧,这样还能换点钱。”

看着在一旁吃草的老牛,隽娘摇了摇头。

要是将它卖给牛贩子,最后只会是被杀了卖肉。

公公生前一直说,这老牛为黄家忙了一辈子,是咱家的大功臣,咱们不能忘恩负义。

隽娘一直记得公公的话,这老牛就是他的老伙计。无论如何也不能卖给牛贩子。

黄母叹了口气,觉得二媳这话有理。黄老汉在世时,经常对着老牛自言自语。感觉就像是亲哥俩。

打这以后,隽娘每天不仅要翻地,还会大清早去给老牛割草,带着它去山里喝山泉水。

“她怎么这么傻?这老牛走路都费劲,给它割草图什么?”

老二,老三私下议论,觉得隽娘太傻了。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这天,隽娘一如既往的翻着地。忽然一旁吃草的老黄牛冲到地里来,围着一块大石头不停的转圈。

隽娘心想,它难道是想让我先挖那块石头?

整片地就那块石头最大,自己怎么可能翻的动?现在这些已经清理出来的土地,已经够自己播种了,那块石头就不去管它了。

终于翻完了地,今天夜里隽娘可以睡个好觉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隽娘做了个奇怪的梦:在梦里,老牛挣开了绳子,走进屋子里。

还不等隽娘将它牵出去,老牛居然开口说话,告诉她白天自己转圈的地方,地底下埋着金银珠宝。

“这事你知我知,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老牛说完就走了出去。

隽娘被梦吓醒,赶紧走到窗前朝外查看,老牛还好端端的卧在那里吃草。

难道是自己累过头了?居然做梦想发财?隽娘拍了拍脸,笑自己痴心妄想。

刚想躺床上继续睡,忽然记起丈夫临走之前和自己悄悄说的一句话。

于是,隽娘毫不犹豫,拿上锄头就一个人悄悄的去了地里。

三更半夜,借着月光。隽娘找到了那块大石头。围绕着石头,这里挖挖,那里挖挖,终于让她找到了。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一个包袱,里面包裹着许多金银珠宝。

丈夫出征边塞走的很匆忙,临行前他告诉隽娘,自己将一个重要的包袱埋在了这里,如果将来有一天家里揭不开锅了,你就将它挖出来。

有了钱,隽娘心里十分开心,婆婆跟着自己再也不用吃野菜了。

黄母不知内情,发现今天隽娘居然去集市上买了肉,她是哪里来的钱?

“隽娘,咱穷归穷,有辱家门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做!”黄母严厉的说道。

眼看着婆婆想歪了,隽娘赶紧解释。

“母亲,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隽娘把自己做梦,然后去挖包袱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一听是儿子嘱咐的,黄母这才放下心来。早些年,黄老汉带着老大四处跑江湖,确实挣了些钱。

虽说钱是黄老汉和老大两个人辛苦挣的,但还是分成了四分。

黄老汉那份用来盖房子、买田地了。三兄弟一人一份,各自保管。

这些年,老二老三家的那份基本上被挥霍光了,没成想老大这么沉得住气,硬是留下来了。

隔天,隽娘还没起床,老二老三就堵在了门口。

“大嫂,做人不能太自私。黄家的财宝,你不能一个人独吞!”

“就是”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隽娘听出来了,他们是冲那包财宝来的。可这事自己没告诉别人,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屋子里的黄母不敢出来。生怕隽娘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想讨好两个儿子,让自己过去跟他们住一起。于是便悄悄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兄弟俩。

“这份是你大哥留给我的。”隽娘说道。

原以为说清楚了,兄弟俩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没想到他们如此无赖,硬说这包财宝埋在黄家祖传的地里,自己就应该有一份。

“大嫂要想独吞,我们就去告诉县老爷,这钱来路不正。到时候谁也别想得到。”老三简直就是个泼皮。

隽娘被吓住了,如果真的让县老爷知道了,怕是真的谁也别想要了。无凭无据,到时候让衙门收走就麻烦了。

最后吵来吵去,隽娘无奈答应哥俩三人平分。

可这哥俩八百个心眼子,媚娘哪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嘴上说着平分,却专挑值钱的拿。

到最后,每个人拿到的个数相同,但价值却天差地别。心慈手软的隽娘也只能吃哑巴亏。

原本想着分完财宝,兄弟俩就能接自己去他们家住。可一连几天,都没见着兄弟俩影子。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之前说的好好的,分完财宝。兄弟俩就接她过去,再也不让娘住这破茅草屋了。

会不会是忙忘了?黄母这次决定拉下老脸,自己过去。

“娘,我们不是不让你过来住,我实在是没有大嫂那样会照顾人。”二儿媳笑着说道。

“二嫂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们是怕委屈了您!”三儿媳妇帮腔说道。

黄母没想到自己弄巧成拙,最后在两个人媳妇面前吃了闭门羹。

这下好了,老二老三家不要自己,又不好意思回隽娘那里去。眼看天快黑了,黄母只好跑到牛棚去,今晚先在草垛里将就一下。

“老头子,你生前总把老牛当家人,现在可倒好,我真和它成‘一家人’了!”

黄母躺在草垛里,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事也怨自己,隽娘那么孝顺。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非要偏心这两个不孝子?

“娘,你在哪里?......”

隽娘从地里回来,发现婆婆不在家。于是赶紧提着灯笼出来寻找。看到母亲躺在牛棚的草垛里。赶紧将她扶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黄母才终于看清谁是真孝顺,那二人只是嘴上说的好听。

黄母不停的向隽娘道歉,自己对不起儿媳妇。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娘,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我们是一家人!”隽娘从来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这事很快就传开了。所有人都夸隽娘有孝心,骂黄二黄三不是人。

可这二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他们哪里管这些,照样只顾自己过好日子。

这天,忽然一大队士兵冲进了院子里。

还没等这兄弟二人反应过来,几个大汉就将他俩给绑了起来。

一个副将走到他们面前,抽出手中的刀,说道:“就是你们抢了我们将军的东西?”

“将军?”

兄弟俩差点被吓尿了,自己哪敢抢什么将军的东西啊,赶紧摇头如捣蒜。

可副将不信,非要逼他们把东西交出来。

两个人的媳妇见事情不妙,赶紧带着家里值钱的东西,从后门溜了。

“这位爷,你一定是弄错了。我两个兄弟可都是好人啊!”隽娘不信他俩会抢什么将军的东西,于是赶紧上前解释。

副将赶紧收起手中的刀,双手扶起隽娘。

“既然娘子既往不咎,那就放了他们两个!”

民间故事:兄弟三人分家 寡嫂只分到一头老牛 老牛:你不要告诉别人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一众将士的身后传了出来,隽娘惊掉了下巴,这个声音自己再熟悉不过了。

“娘子”只见黄大身穿盔甲,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原来他并没有战死边塞,反而是屡建奇功成了一位大将军。

黄大刚回村,就听说了家里的事,这才想着吓吓两个不成器的弟弟。

没成想这一吓,还把两个弟媳的秉性给试出来了。

黄大还要回京复命,这次来就是顺道接媳妇和娘亲去京城享福的。

临走之前,隽娘突然停住了脚步。黄大问她是不是什么东西拉下了?

“还有一位老伙计不能丢下!”隽娘说着看向牛棚。

黄大懂了,命士兵将黄牛也一并带上。


读完故事,不知道各位读者如何评价隽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