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不断刷新纪录的“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之后,成都又接连孕育了多部爆款剧集。

全程在成都拍摄的微短剧《家里家外》上线3天观看量破10亿,剧中的太平老街、青龙老街引来不少游客打卡。刚刚播出的《以美之名》同样在成都拍摄,剧中频频出现的凤凰山体育公园、锦城湖公园再次成为热门打卡地。

“拍在成都”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影视+文旅,线上线下两大产业双向奔赴,也为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家里家外》

不少观众到拍摄地打卡

剧组“特别有成就感”

作为国内首部方言微短剧,《家里家外》由微短剧头部厂牌听花岛出品制作,杨科南执导,以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为背景,用一口地道的方言、一桌热辣的川菜、一群鲜活的小人物,勾勒出时代洪流中“家”的温度。

故事从一场特大洪水中的相遇开始——单身父亲陈海清(王道铁 饰)与单亲妈妈蔡晓艳(孙艺燃 饰)携手组建新家庭。一个是表面“耙耳朵”、实则高情商的“川渝理想型”丈夫,一个是敢爱敢恨、绝不内耗的“辣妹子”妻子,两人用幽默与包容化解生活的鸡毛蒜皮,让敏感怯懦的继女重拾母爱,也让观众在笑泪交织中,看到了重组家庭的另一种可能。

据悉,《家里家外》在四川立项,并全程在成都双流的老厂区、太平镇老街、眉山青龙老街、彭祖山景区等地拍摄,带观众领略成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不久前还入选了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

《家里家外》的成都特色不仅体现在极具时代记忆的红砖墙、青瓦老房、满是青苔的石板路,更特别的是,该剧主角、配角、群演均为四川人,全程使用四川方言来对话,且采用现场收音。

“国内其实也有很多方言的怀旧剧,但更多是东北或江浙一带,川渝地区较少。其实网友对四川方言的接受度也很高。”导演杨科南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剧中保留了“安逸”“牙尖”等大量四川方言和语气词,再通过字幕标注等方式将方言控制在既保留地方特色,观众又容易接受的平衡点上,“希望能够在短剧内容中增加更多创新的样式,方言短剧就是其中一种。四川话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很具话题性。”

《家里家外》总制片人介绍,剧集播出后,团队很开心看到不少观众去拍摄地打卡,“特别有成就感。很多观众还去买天府可乐喝。不过成都已经是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了,恐怕都接待不过来了吧。”

而在该剧总制片人看来,近年来很多公司都喜欢来成都拍摄短剧,因为成都真的很适合短剧取景,场景丰富,老建筑、新建筑并存,“成都人还特别友善,巴适,不摆了!”

文化底蕴深厚且拍摄场景丰富

成都受到越来越多剧组的青睐

正在优酷热播的都市剧《以美之名》同样在成都拍摄,该剧由姚晨、贾静雯等主演,首次将镜头对准整形医美行业。

故事通过两位女性整形医生的职业交锋与成长,深度剖开整形医美行业“手术刀下的真相”,其中既有高难度修复手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也有对黑医美乱象的犀利揭露,更以“医者仁心”为纽带,直面容貌焦虑、网络暴力等社会痼疾。

《以美之名》

2023年9月,《以美之名》在成都开机,剧集播出后,不少成都观众发现剧中出现了凤凰山体育公园、锦城湖公园等成都地标建筑。据悉,剧组还在新都区与光同尘影视基地进行了长时间的棚拍。

这些年来,文化底蕴深厚,且有丰富拍摄场景的成都受到越来越多剧组的青睐。从《八角笼中》《紧急公关》《暗恋者的救赎》《公诉》到《故乡,别来无恙》《今天的她们》《好运家》《做自己的光》《小小的我》等等。

《小小的我》

高口碑电影《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扮演的“脑瘫少年”刘春和就生活在成都。电影中新都桂湖公园的美丽风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金面具、玉林东路的咖啡店、天府新区的高楼大厦等,都让成都观众感到熟悉和亲切。

去年年底播出的《好运家》同样在成都拍摄。剧集播出后,有不少网友对照电视剧去寻找具体拍摄地点,比如罗家的串串店和家,就取景于钢管厂五区内;彭浩东想约郝有嘉吃饭的浪漫餐厅就在西村附近;罗雨婷看到未婚夫出轨的地方,就在双流机场;陈雪艳和小儿子逛街的潮流商场,就位于东郊记忆附近……

《好运家》

剧版《三体》系列制片人白一骢也曾在不久前公开表示,正在筹备的《三体2》的拍摄涉及多场景、多方面的复杂布局,他们期望确定一个核心拍摄地点,并围绕这一地点展开多地取景。根据目前的规划,云贵川地区是他们的首选区域,而成都则是这一区域内的最佳选择。

他特别提到,成都不仅在影视产业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作为“科幻之都”,在“科幻+”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比如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正致力于促进科幻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一旦成功打造出科幻影视基地,将赋予成都影视城独特的竞争优势,为未来的影视拍摄,尤其是科幻作品的创作,开辟广阔的可能性。

“成都影视对话交流活动”现场

现象级影视爆款背后

影视+文旅深度融合

不久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人对话成都”活动来到郫都的成都影视城。演员刘之冰回忆,自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成都拍过戏,每当想到成都,总会想起黄龙溪的青石板小巷,“成都的元素非常丰富,在不经意当中流淌的全部是有情感的记忆。”

演员王仁君曾在成都拍过一部关于美食的电视剧,从黑珍珠餐厅到苍蝇馆子,当时他几乎吃遍了成都的各种美食。在他看来,成都有非常好的景色,能拍到一年四季的美景,比如周边就有雪山有森林,还有城市的高楼大厦。他也提到,成都大力扶持影视产业,“希望将来拍摄更多关于四川关于成都的影视作品。”

《故乡,别来无恙》

对于越来越多的剧组到成都拍摄,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认为,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重镇,其地域特色在电视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独特魅力,近年来热播的《故乡,别来无恙》《白色橄榄树》《驻站》等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成都的风土人情,更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促进了影视+文旅的深度融合,丰富了电视艺术的类型化创作。

从《哪吒2》到《家里家外》,现象级影视爆款的背后,是成都文创影视产业的集体发力。在成都影视城等产业园区,去年新招引影视企业128家,入驻行业头部企业6家,成为爆款影视诞生的基地。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成都造”影视作品涌现,成都影视产业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影视产业的重要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李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