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出访中东,对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三国进行了访问,最终美国不仅卖掉了巨额军火,还签下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5月16日,特朗普打道回府之前,曾表示很希望能访问中国。可是,他没有获得中方的邀请,最后只能“悻悻然”地飞回华盛顿。
就在特朗普回到华盛顿不久,中方这边则有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这个消息不是邀请特朗普访华,而是宣布对美国特定商品加征74.9%的反倾销关税。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5月18日发布的消息(下图):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5号,公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最终,裁定上述地区进口的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行为,根据《反倾销条例》,中方最终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其中,美国方面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最高,为74.9%,日本和欧盟方面是24.5%-35.5%,而中国台湾地区则是3.8%。
商务部的公告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笔者会解释。笔者针对以上信息,有三点需要先进行说明:
其一,中方对美方等征收的反倾销税,属于关税中的一种,但仅针对特定商品,这次是针对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共聚聚甲醛”这类商品。
其二,这次对美国、欧盟等发起的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是正常的商务调查,也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内法律规定的,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其三,这次对美国出的这记“重拳”,和中美瑞士谈判没有关联性,和最近美国推行的“对等关税”也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共聚聚甲醛”具体是什么商品?中方为何要对美方、欧盟等发起该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呢?我们先来说一下共聚聚甲醛为何物。共聚聚甲醛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疲劳、耐蠕变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等领域。
可能上述解释稍显晦涩,笔者来举几个例子,共聚聚甲醛是一种高强度的塑料,他主要的特性是耐腐蚀、绝缘、强度和稳定性高等。像我们身边的电源开关、键盘按键、打火机外壳、螺丝刀手柄等都是这种材料制作的,这只是其日常用途。
其实,共聚聚甲醛最主要还是用于汽车领域(汽车内外饰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风扇、部分齿轮和轴承等),这方面的用途占比约为35%。
其次是电子电器领域,比如精密仪器,绝缘部件等,约占25%。
另外,在机械制造、日用品、医疗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对共聚聚甲醛的需求量较大。我国每年需要的共聚聚甲醛约为80万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产能仅有49万吨。这意味着,每年至少要大量进口共聚聚甲醛。而主要的进口地则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然而,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以明显低于中国国内价格的方式,向中方倾销共聚聚甲醛。根据商务部的裁定,上述地区的倾销幅度普遍超过30%。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规律,还对中国的共聚聚甲醛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根据证券时报的数据,2023年,由于上述地区的倾销行为,导致中国本土的共聚聚甲醛企业的产能下降了70%左右,部分工厂因此裁员或倒闭。这也是中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美国等共聚聚甲醛产业发起商务调查的原因。根据商务部的最终裁定,美国泰科纳聚合物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均被中方加征74.9%的反倾销税。而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被加征的反倾销税虽然没有美国多,但他们也要为其不遵守贸易规则而付出代价。
中方对美方发起共聚聚甲醛的反倾销调查,并裁定其违规,向其征收反倾销税,虽然和中美近期的关税谈判无关,但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中方始终坚持维护世界贸易规则,同时,对于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违规贸易行为,中方都会给予果断回击。
如今,中美正处于90天的关税暂停期,一些美国企业正在加紧囤货,中国港口的出货量激增。但是,美方始终以芬太尼等为借口,继续对中方施加压力,不肯放弃用关税来“讹诈”中方。对此,我们也必须给予反击。中方在稀土领域加强管制,防止稀土经第三方转口到美国,也是在表明,中方愿意和美国合作,但我们也不放弃“以斗争求合作”的手段。
中方对美国等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进行的,是维护公平贸易的一种体现。而美方向中方发起的“对等关税”,以及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方发起的关税,则是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事实证明,中方做出任何反制措施,都是有理有据的。这也是中方有底气、有能力捍卫自身利益的体现。希望美国能够放弃对单边主义的执着,早日回到合作共赢的正途上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正面的努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