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关于贸易与投资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韩国总统办公室最近明确表态,拒绝为追求进度而仓促签署协议,坚决维护本国企业核心利益。

韩国对美国说“不”!总统李在明强硬拒签,3500亿美元投资或谈崩

尽管两国早在7月底已达成框架共识,约定将美国对韩输美产品关税从25%降至15%,但围绕韩国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方案的细节分歧持续发酵,导致正式协议迟迟未能落地,而美国对日本汽车先行降税的举动,更让韩国谈判处境雪上加霜。

双方核心分歧集中在投资方案的具体架构与利益分配上。

韩方最初规划将3500亿美元投资分为直接投资与融资担保两部分,其中直接投资占比不足三成,其余主要通过贷款与担保形式落地半导体、造船、核电站等合作领域。

但美方提出强硬要求,不仅主张主导投资项目筛选权,还坚持采用美日协议中的利润分成模式。

初期双方平分收益,待韩方收回本金后,美方将获取90%的利润分成。

韩国对美国说“不”!总统李在明强硬拒签,3500亿美元投资或谈崩

这一要求遭到韩方强烈反对,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直言,日韩经济规模与外汇环境截然不同,日本拥有货币互换安排且日元为储备货币,照搬其条款将对韩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美国的施压姿态愈发强硬,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明确放出“要么签协议要么付关税”的通牒,称韩国不应抱有美方再让步的幻想。

但韩国总统李在明态度坚决,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强调:“如果协议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就不会签署”,并指出美国近期突击抓捕韩国工人、驳回技术人员签证申请等行为,已让韩企对赴美投资心生疑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总统高级官员进一步解释:“企业在美国投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捐钱”,政府绝不会强迫企业承担损失,更不会因时间紧迫签署损害国家利益的条款。

韩国对美国说“不”!总统李在明强硬拒签,3500亿美元投资或谈崩

此前韩美官员的电话会议曾一度“充满火药味”,韩方抵制美方借领导人会晤施压的企图,险些影响双边首脑会谈进程。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已正式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这让仍承受25%高关税的韩国汽车业陷入被动。

现代、起亚等韩系车与丰田、本田等日系车在美国市场定位高度重叠,互为核心竞争对手,10个百分点的关税差距直接削弱了韩系车的价格竞争力。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坦言,已密切关注美日协议动向,但在投资条款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让步。

韩国对美国说“不”!总统李在明强硬拒签,3500亿美元投资或谈崩

韩国舆论对美方施压普遍表示不满,《韩民族日报》发文批评“帝国的蛮横”,指出美国生产成本较韩国高出30%,且制造业生态破碎,试图以强权动员盟友逆转产业规律不切实际。

分析认为,美方试图以汽车关税为筹码逼迫韩国接受不平等条款,而韩国则面临产业利益与同盟关系的艰难平衡。

目前韩美谈判代表仍在密集磋商,但在投资构成、融资安排、利润分配及签证便利等细节上尚未取得突破。

李在明虽表示对谈判回归理性抱有信心,但也承认后续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美日贸易协议生效,韩国汽车业的压力持续升级,但从韩方近期表态看,其维护企业利益的底线立场并未松动,短期内协议签署恐难有实质性进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