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大卡车进进出出,车上装的箱子还贴着“雷神山“的标签。很多人以为这个地方早就荒废了,其实不是这样。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这里现在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7。8万平方米的仓库里面,蓝色架子上摆满了12大类应急物资。防护服按照大小颜色分开放,急救药品上面有电子标签在闪。

还记得那是2020年1月吗?

武汉的医院走廊里挤满了病人,救护车的声音从早响到晚。大年初一,武汉决定在江夏黄家湖边上建一个专门治新冠的医院。第二天,全国各地的人就开始往这里赶。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河南的老板开着自家挖掘机连夜赶路,湖南的施工队吃完年夜饭就出发了。中建三局、武汉建工的工人,还有很多志愿者,一共3万多人。

工地按小时管理,24小时分成24个时间段。哪台机器几点钟到哪个地方干活,哪个队伍几点钟吊装钢结构,都精确到分钟。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武汉冬天又冷又下雨,红土被车轮压成了泥浆。工人们踩在齐脚踝深的泥里搬材料,鞋子陷了就光脚继续干。饿了蹲在板房边吃口热饭,困了靠着钢材堆眯一会。

高峰期现场有1000多台挖掘机和起重机,8万平方米的地方同时开30多个作业面。上万人分三班,24小时不停地干。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12天时间,建设者平整了10万平方米场地,浇筑了5万平方米混凝土,搭建起1600张床位的隔离病区。2月8日元宵节那天,雷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

但是网上有人说这个医院“荒废“了。

2021年初,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照片:褪色的指示牌,板房缝隙里长出的杂草,积着灰尘的走廊。很多网友看了觉得可惜。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其实这些照片拍的是医院在特定时期的样子。雷神山从开始设计就是临时建筑,主要用集装箱活动板房搭建。这种结构能快速建成,但是保温效果一般,用久了板材会老化。

2020年4月休舱后,医院进入专业封存期。武汉城建集团组建了20人的维保队伍,每天检查电路、管道和医疗设备。住在附近的居民经常看到,工人们隔几天就给板房外墙刷防锈漆,给病房空调做清洁。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2023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雷神山医院开始拆除和土地再利用。那些被认为“荒废“的场景,其实是临时建筑完成任务后、正式拆除前的状态。

现在这里变成了什么样呢?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原来病区的一部分改造成了培训基地。护目镜起雾的学员在模拟负压病房练习穿脱防护服,墙上还能看到2020年护士手写的“加油“标语。武汉卫健委的数据显示,这里培训过基层医护2。3万多人次。

武汉大学的科研团队把集装箱病房改成了实验室。学生们在调试智能消杀机器人,他们研发的模块化负压病房技术拿到了4项国家专利。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智能仓库里的温控系统能让疫苗一直保持在2-8℃。按照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的规划,这里的核心设备可以在72小时内重启,每天处理医疗物资超过300吨。

有人问:“雷神山真的荒废了吗?“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答案很简单:它从来没有荒废。只是脱下了战时的白大褂,变成了平时的健康哨兵。当年建设它用了12天,现在它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大家。

这座曾经创造奇迹的医院,现在在用新的使命继续发光发热。那些当年连夜赶来的建设者,那些在泥泞中坚持的工人,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雷神山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从救治病人到储备物资,从应急建设到常态化准备,它一直在那里,等待着下一次被需要的时刻。

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5年后荒废了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