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怀晓
年仅12岁的于子迪未来可期。新华社发
12岁的年纪在泳池里能做什么?近日,中国小将于子迪在新加坡游泳世锦赛上给出了回答。刚结束不久的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于子迪以2分09秒21获得第四名,距离铜牌仅差0.06秒。虽然未能登上领奖台,但她能以如此年龄出现在决赛中,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也打破了游泳项目各项大赛,保持了89年的低龄选手参赛纪录。
尽管于子迪赛后强调自己不是天才,但完成这“惊世一战”后,她已然迈进了天才行列。这是中国游泳的幸事,也印证了中国游泳队科学训练体系的价值。
天才少女,世界瞩目
都说成名要趁早,于子迪做到了。
作为本届赛事年纪最小的游泳选手,于子迪来到新加坡后,受到了各国记者的关注。只要中国队在泳池训练,就有外媒和外国运动员过来询问于子迪来了没有,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奥运冠军选手。
这样的关注不无道理,因为早在世锦赛前,她的表现就已经惊艳众人。
在今年5月的深圳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世锦赛选拔赛上,于子迪在200米混合泳项目中游出2分10秒63,不仅远超美国12岁女孩2分18秒69、男孩2分13秒59的同龄纪录,还超过了巴黎奥运会该项目半决赛入围线,在2025年全球成年选手中能排到第14位。
同时,她还包揽了200米蝶泳、400米混合泳等5个项目的金牌,且全部刷新全球12岁年龄组历史纪录(含男女选手),其中200米蝶泳成绩若放在巴黎奥运会能获第四名,甚至超越了张雨霏当时的季军成绩。
此次新加坡世锦赛,于子迪参赛获得了世界泳联的特批,豁免了14岁的参赛年龄限制,依据是规则第81条补充条款,因为她的成绩远超标准。
来到新加坡之后,小小年纪的于子迪延续着惊喜。女子200米混合泳预赛,于子迪以2分11秒90“卡边”过关;半决赛游出2分10秒22,排名第七逆袭晋级。
决赛中,面对奥运冠军麦金托什、美国名将沃尔什等明星选手,于子迪毫不怯场,最终以2分09秒21第四位触壁,与第三名仅差0.06秒。
要是唯奖牌论,这个成绩确实有些遗憾,但要看决赛成绩的含金量,却值得大书特书。
今年冠军赛游出2分10秒63,世锦赛半决赛游出2分10秒22,决赛游出2分09秒21,除了一枪比一枪快,于子迪2分09秒21这个成绩放在中国泳坛也非常能打,可以排在女子200混全国历史成绩榜第四位。
这位6岁因避暑接触游泳的小将,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游泳天才,她可能是张雨霏的接班人,也可能是叶诗文的接班人,总之至少是中国女子游泳队未来两个奥运周期的潜力股,她的出现,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
中国泳军,人才辈出
职业体育的发展从来都需要“天才”的出现,中国游泳也从不缺乏年少成名的故事。
于子迪的偶像叶诗文,曾经便被称为“天才少女”。
2010年,14岁的叶诗文在广州亚运会上斩获两枚金牌,完成了她在国际级比赛上的首次亮相。随后的三年,她以耀眼的光芒掠过国际泳坛,成为世人眼中的“天才少女”。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16岁的叶诗文出道即巅峰,以2分07秒57的成绩获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以4分28秒43的成绩获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叶诗文成为金牌大满贯得主,比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完成这项成就的年纪还要小3岁。
“天才少女”的标签,也曾早早贴在李冰洁身上。12岁时,李冰洁在青少年比赛中惊艳四方,在仰泳、混合泳、自由泳等多项比赛中名列三甲。
14岁时,在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400米自由泳预赛中,李冰洁以4分08秒26的成绩获得第一,并达到奥运A标。15岁时,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上,李冰洁更是在女子400米自由泳和800米自由泳决赛中连得两块奖牌,并打破8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
今年在新加坡,李冰洁超越了自己的偶像莱德茨基,摘得女子400米自由泳银牌,续写了“天才少女”的篇章。
男子方面,潘展乐也是天赋尽显。18岁时,他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中以47秒65追平男子1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19岁时,他在全国游泳冠军赛、杭州亚运会中接连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成为世界第5位、亚洲首位游进47秒大关的选手。
20岁,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游出46秒40的成绩,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的亚洲选手。
自古英雄出少年,泳池里的天才们因为逆天的表现,显得更加突出。
回应质疑,前路漫漫
中国游泳的崛起并非偶然。在这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仅靠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是无法到达世界顶峰的,只有不断创新训练手段和理念,才能顺应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潮流,并走在最前沿。
创新训练手段,无疑为中国游泳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水中3D摄像和人工智能技术,360度的全息影像系统等各种先进仪器都已投入使用,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提供的准确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动作细节。
教练员还可以借助光电心率表及时监控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心率、时间、速度、动作划频划幅、左右手的功效、出发、转身等多个参数,对运动员的情况进行更加量化和科学的训练。
在运动员选材方面,世界各国选手的整体形态往瘦长方面发展,有肌肉、但肌肉不大。大家都更加重视技术、每划效果,在此基础上发展耐力,中国游泳一直在与时俱进。
现在的中国选手身体形态、技术和训练水平都很高,在各个泳姿、单项和接力上都具备了和世界强队一拼高低的竞争能力。
于子迪的横空出世,也让欧美泳坛的态度变得复杂微妙。一部分真心热爱游泳运动的人,为她的天赋和潜力感到由衷欣喜,也有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对于子迪展开无端质疑。
部分西方记者认为,于子迪当下身体轻盈,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更小,这与一些年龄小的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具优势同理,但随着未来身体发育,她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无论外界如何猜测与评价,于子迪已然成为欧美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外媒预测她可能成为“叶诗文混合泳耐力+张雨霏蝶泳爆发力”的最强结合体。
所谓“玉经雕琢方成器”,在为于子迪这块璞玉的出现感到欣喜的同时,未来如何保护、珍惜和打磨她,是更需要用心做好的功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