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普遍认为当前中国车市最有希望超过Model Y的小米YU7,在5月22日晚间发布。
新车提供三个版本,分为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和双电机高性能四驱,雷军直言是对标ModelY设计。
此时距离小米SU7致命交通事故过去1个月左右。雷军介绍YU7时表示,侧碰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点,新车采用2200兆帕超强钢,前门承载能力提升50%,后门提升37%,有效提高侧碰安全性。
而在本次发布会上,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那场事故,但处处都有小米针对性调整的影子。例如,小米为YU7标配了全系激光雷达,雷军称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00米,异形障碍物识别精度也有所提高。此前出事的小米SU7为标准版,未配置激光雷达。
此外,他介绍高阶驾驶培训时强调,“遇到紧急状况,最好一脚踩死刹车”。小米训练营里提供的一项课程包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于锥桶前刹车。
至于仍然保密中的价格,雷军表示,按照YU7的配置,至少应该比ModelY价格贵6-7万,“19.9万不可能的,以Model Y定价逻辑,YU7配置绝对30万以上。”
雷军还表示,YU7目标受众群体是精英阶层,“不是给甘于平庸的人设计的”。
经历了致命交通事故风波、碳纤维选装件引发车主维权、前保险杠靠近大灯处出现形变、车辆马力限制争议等系列负面事件后,小米汽车对本次YU7的发布似乎较以往更为重视。
为了发布YU7,雷军特意下场换了一件更显正式的白西装。另一处细节是,官方在本次发布会上不仅沿用率先介绍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为汽车引流的做法,还展出备受关注的自研全新3nm制程芯片玄戒O1,令外界关注度更高。
发布会上,雷军介绍称小米SU7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25.8万辆。他还表示,未来五年小米在核心技术上的研发投入预计为2000亿。
小米没有在这场预发布会上正式公布YU7的价格,也不会开启小订。这一消息直到发布会当日中午才由雷军在社交平台宣布,令不少关心者感到失望。
但即便没有按照外界预期发布核心信息,小米在网络上车界顶流的位置并未易主。同日举办活动的深蓝汽车,受到的关注度远不及小米,事实上,更多的公司选择避其锋芒,尽量不与小米发布会撞期。
价格和预定“虚晃一枪”带来的影响,可能更直接地体现在小米股价上。消息释放后,小米集团股价午后跳水跌近3%。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数据显示近日机构做空力量增强,5月14日至22日期间,小米卖空股数从1258.62万股激增至3238.18万股,增加157.28%,卖空比例同步由7.23%攀升至16.20%。
早在今年1月份新款Model Y上市之际,雷军就曾在社交平台表态,YU7将会正面与Model Y进行较量。
如果将时钟倒回至两年前,恐怕很少有人能相信小米有实力挑战特斯拉的江湖地位。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后来者,小米汽车曾受到诸多质疑,直到其首款产品小米SU7获得市场认可。
这款车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单月交付连续破2万,超越一众新能源竞品,其中也包括被雷军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Model 3。第三方数据平台易车显示,小米SU7已经连续五个月单月销量高于后者。
首款产品打响,小米汽车与特斯拉曾悬殊的地位发生微妙的变化。其第二款产品YU7,将剑指特斯拉最重要的走量车型Model Y。据易车统计数据推测计算,除换代带来的特殊影响外,后者长期占据特斯拉在华销量六至七成。
换言之,YU7推出意味着,小米与特斯拉将在核心SUV市场正面竞争。
小米并非第一家或唯一一家试图挑战Model Y地位的汽车公司,仅在去年,乐道、极氪、智界、智己、阿维塔、岚图等6家公司在一个月内先后发布新产品,每款产品都将特斯拉Model Y作为对标产品,这一现象被一些业内高管戏称为“六大门派围剿特斯拉”。
上述车型没能从根基动摇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份额,从最近一月销量数据来看,六家公司的新车销量加和,与Model Y基本持平。
小米YU7的出现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为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获取优势,小米YU7主打亮点包括更高的配置和更全面的生态系统。
性能上,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的YU7最高马力达到690,这一数据远超特斯拉Model Y 在售高配版本的450左右马力。零百加速方面,Model Y 高性能版用时为3.7秒,据雷军介绍,YU7的零百加速则仅需3.23秒左右。
至于车身尺寸,雷军在发布会现场称,前后排空间比Model Y和保时捷卡宴都要更充裕,“堪比豪车的舒适度”。
当前,智能驾驶正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核心项。小米YU7预计将支持端到端智驾技术。参考小米SU7系列车型的市场策略,业内猜测小米YU7在首发时可能会赠送智驾权益。作为对比,特斯拉Model Y所支持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需要用户额外花费超过6万元进行选装。
小米YU7标准版续航为835KM,雷军称位于所有中大型续航的第一。而在充电效率和电池容量上,YU7较ModelY也更为出色。
当小米公开YU7更多产品信息,观望已久的潜在用户对其价值有了更充分的判断依据。一些小米最忠实的粉丝已表达了对这款车的喜爱,一位在现场的米粉表示,希望在预定开启时第一时间订购。
而想要真正在电动汽车市场立足,除了小米资深粉丝,YU7需要广泛争取更多品牌拥趸以外的消费者。面向这一群体,小米YU7与Model Y竞争不得不翻过的一座大山,恐怕是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仅从产品参数而言,Model Y相较小米YU7等一众新近推出的国产电动新车,并不一定是最新最好的产品。但在技术和产品力足以达成用户需求的前提条件下,特斯拉极强的品牌效应始终让多数中国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
入华十余年间,特斯拉在华的先锋形象仍然深入人心。跳出传统汽车的框架,这家公司人形机器人、Robotaxi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以及马斯克个人科技领袖的身份,共同强化了品牌溢价。
国内也有不少汽车企业高管宣称向科技公司转型,包括小米。但已推出或规划中的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相比马斯克提出的太空旅行和移民火星的狂野梦想,对品牌溢价的赋魅程度可能略逊一筹。
更现实的情况是,小米尚未完全走出近期系列负面事件的阴霾。在品牌公信力受到挑战的状态下,YU7能否凭借雷军所述的产品力优势撼动Model Y的地位还是未知数。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YU7还未正式发布,二手平台已经出现大量小米YU7的代抢黄牛,卖家声称可实现全国首批提车,价格最高的超过1万元,种种迹象显示出小米新车热度丝毫不逊于此前SU7问世。
但眼下的喧嚣能否真正转化为订单,恐怕还需等待7月正式上市的最终价格。毕竟,此前对标Model 3的SU7,标准版定价较前者低3万。YU7的价格会在多大程度上复现小米的性价比思维,可能直接影响销量表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