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医院关键人物,甘肃已处分433人!

紧盯医院关键人物,甘肃已处分433人!

作者|叶正松

4月3日,中纪委官网发文,介绍甘肃整治医药领域风腐顽疾的最新动作。


文中提到,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近十几年以来的医药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建立台账,对未办结或新的问题线索,优先查办、快查快办。


并且,对已办结的问题线索开展“回头看”,看是否将问题查清查透。


据甘肃省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医院的药品、医疗设备、耗材采购、基建等重要决策权大都集中于‘一把手’,因此医院院长很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甘肃省纪委监委专项整治,紧盯这些“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重点查处以权谋私、利益输送、关联交易等违纪违法问题。


截至目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465条,处分433人。


这么多院长被查,许多一线基层医务人员深感“人间不值得”。


但老叶觉得,“人间不值得”不是指人间不值得你过,而是人间充满了一些操蛋的人、操蛋的事物,男盗女娼,你活在人间,没必要太较真,知道它操蛋就好,看淡它,不值得你为之愤青和伤心。


许多人都说落马院长所在的医院领导班子是草台班子。


也对。


但草台班子不见得是草包构成的,其实能走上院领导班子位置上,个个都是精英,一个比一个懂。


问题是,人是有私心的。


尤其牵涉利益的时候,尤其入局的时候。明知道没用的事情,还要装作一本正经的去做,因为人性。


这,才是老叶我对医疗领域重点岗位、关键人物的贪腐,深恶痛绝之处。


你贪就贪了,却将一些形式主义贯彻的一本正经,拿到一根鸡毛当如山的令箭。


老叶在此奉劝,查到的倒霉,没查到的,赶紧收敛一些。


要有唇亡齿寒之感。


能保全下来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清醒的。


别被欲望拿捏,更别被自己膨胀的野心蒙了眼。


钱要一分一分挣,路要一步一步走。你扛得住多少诱惑,才能接得住多少富贵。


最近,医疗反腐、医保严打,许多临床一线同行,都灰心丧气。


其实,大可不必。


陈晓卿讲了一件很受触动的事。2008年他们去四川救灾拍纪录片,想着说着大震后是不是所有的娱乐都要取消,第二天街道上应该一片肃穆沉寂,饭都没得吃。


谁知道早上一起来,街头巷尾的叫卖声依旧,那些美食和麻将桌照摆,于是对四川人这种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打动。


最好的应对,是真真切切好好的生活,踏踏实实的工作。因为过度忧虑未来,都是在以另一种方式错过现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被迫开始搞房改;1999年,开始搞大学扩招。以上三次,我们这一代人,全部都经历过,能深刻认识到,每一次让利,每一次财富崛起,都是被迫才做出的反应。包括我们这一代人,能大规模的上大学,也是一个被迫扩张的结果。背后,有经济规律。


社会只管它当下的KPI,它不会管你具体的未来,更不在意你真实的幸福。在社会那里,从来就没有什么三好生,优等生。只有生存和胜出。


丘吉尔说,每当发生大事,随众起哄的多,精心思考的少。每逢遇到危机,盯着风险的人多,看到机会的人少。


一场危机,会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人生的残忍之处,是人总是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里。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脱,总是被时代和命运摁到另一种轮回里。我们都是在命运大手推动的选择里,承担各自的因果,而已。


所以,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要衔枚疾行,要学会在夹缝中恣意生长。


当所有人都觉得你这个行业不行了,你知道一定要有稳操胜券的定力。他们设法把你推入深渊,却不知那正是你的起点。命运总爱反转,你以为要烂尾,其实下一页就是风生水起。


很多人误以为黑夜很长,长到觉得天永远都不会亮了,但看过日出的人都知道,天亮就是一瞬间的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