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普京依旧不为所动,俄罗斯很清楚,没有战场上的胜利,自己在谈判桌上就拿不到想要的一切。

博主:普京对特朗普的通牒不为所动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普京依旧不为所动】


特朗普日前宣布恢复向乌克兰供应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内的武器供应,同时要求普京政府在50天时间里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不然的话,美国将会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同时向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

在特朗普表态后,有3名消息人士透露称,普京没有因为特朗普的威胁而改变态度,俄方仍旧准备继续在乌克兰的战争,直到西方与乌克兰接受俄方的停火条件,且随着俄军在前线推进,普京可能提出更多领土要求。

普京现在不惧特朗普威胁,主要是因为在普京看来,特朗普的行动不足以改变战场局势。

首先,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俄的经济合作就基本断绝,特朗普是否征收这100%的关税,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有限。

博主:普京对特朗普的通牒不为所动

【特朗普的关税等威胁没能吓住普京政府】


真正可能对俄方造成较大影响的,是特朗普对他国的“二级制裁”威胁,可能会导致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出口继续下滑。

只是在经历了西方3年多的全面制裁后,俄罗斯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普京政府对于此类威胁也有了充足的应对经验,并有信心作出有效应对。

伊朗在长期遭遇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仍旧没有发生经济全面崩盘情况,也足以证明,西方很难单纯靠制裁手段压垮一国经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与韧性还要强于伊朗。

所以,就算特朗普真的发起了“二级制裁”,一些国家的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减少了俄罗斯石油进口,对于俄方也算不上伤筋动骨,且俄方可以通过与中国等方的及时沟通,来降低新一轮制裁的负面影响。

博主:普京对特朗普的通牒不为所动

【特朗普对俄罗斯能源伙伴的“二级制裁”威胁,不足以让普京政府伤筋动骨】


其次,特朗普虽然宣布恢复援乌,但其很多实际动作都说明,特朗普在此事上仍有所保留,不想付出太大的代价。

特朗普提出了一个援乌方案是让欧洲国家在北约框架下出钱采购美国的武器,然后将武器移交给乌克兰,等于是在利用欧洲的安全焦虑,让美国军工企业赚个盆满钵满,并有限支持乌克兰,以迫使俄方让步。

可大部分欧洲国家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方案。

再加上持续向乌克兰、以色列提供军援,导致美方的武器装备储备不足,特朗普政府最后援助给乌克兰的武器弹药总量应该较为有限。

美方新一批援乌的“爱国者”导弹就只有10枚,还不够乌军一天的作战需求。

博主:普京对特朗普的通牒不为所动

【美方新一批援乌的“爱国者”导弹就只有10枚】


反观俄方,不仅国内军工产能在持续升高,还从盟友朝鲜那里要到了更多的军事援助,朝鲜领导人几天前向来访的俄外长拉夫罗夫承诺,朝鲜将在乌克兰问题上坚定支持俄罗斯。

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朝鲜的武器弹药被运往前线,朝鲜军队也有可能正式进入乌克兰作战。

而在当前阶段,俄军本就在战场上占据着优势。

乌军在苏梅州发起的反击“虎头蛇尾”,在初期夺回几个定居点后,就没能继续扩大战果,反而是消耗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武器弹药和宝贵的有生力量。

俄军不仅在苏梅州挡住了乌军,还在乌克兰东部快速推进,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俄军占领区面积扩大了约1415平方公里,已经有近五分之一的乌克兰领土落入了俄罗斯手中。

如果朝鲜军队未来进入乌克兰参战,俄罗斯必然能够进一步扩大优势,更快地在乌东部前线实现突破,拿下乌军占据的几个重要城市,争取实现夺取乌东四州的既定目标。

博主:普京对特朗普的通牒不为所动

【朝鲜领导人向拉夫罗夫作出了将坚定支持俄罗斯的承诺】


这种战场上的优势,无疑给了普京继续进行战争,拒绝向特朗普低头,接受西方停火条件的底气。

当然,为了确保双方能够有一个对话渠道,同时避免过多地激怒特朗普,俄方暂时不会退出俄乌和谈。

综上所述,面对特朗普的最新施压,普京政府展现出的强硬姿态并非无的放矢。

普京政府的核心底气源于自身对局势的清晰判断:俄军在乌东持续取得进展,西方尤其是美国看似强硬的威胁,或因缺乏实质杀伤力,或因存在执行上的掣肘,均不足以动摇其在乌克兰的战略目标。

普京深知,谈判桌上的博弈结果,最终都要由战场上的胜负决定。

因此,尽管俄方出于策略考量仍会保留对话渠道,避免彻底关闭外交大门,但其核心立场已然明确——只有在俄军达成其设定的军事目标、迫使西方和乌克兰接受其停火条件之后,真正的和平才有可能到来。

当前的僵局,正是俄罗斯基于对实力和形势评估,选择以“打”促“谈”策略的必然体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