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立秋临近,天气却依然闷热,许多人会疑惑:入秋不是应该凉快吗?但实际上,“立秋”只是节气上的秋,并非气温立降的信号。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南方多地此时仍处“秋老虎”的统治之下,昼夜温差渐大,身体调节压力也随之增加。每年这个节气,医院里因为忽视调养而引发的心脑血管意外肠胃不适过敏反应等患者明显增多。

问题是,很多人一边喊着“快感冒了”,一边还穿着短裤吹空调,晚上困顿不改熬夜习惯,三餐依旧冷饮配烧烤——习惯性忽略了身体早已发出的“换季警报”。

这个时候,调护得当,就是为接下来的深秋、初冬打好健康基础。调护不当,很可能种下整个秋冬反复生病的伏笔。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不少人觉得,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年轻人撑一撑就过去了。但事实是,免疫力下降从不是某个年龄段的专利,而是不良生活方式的积累结果。立秋前后,身体最怕的不是冷,而是“忽冷忽热”。

不穿、不睡、不喝、要吃,四句话看似简单,却藏着秋季养生的关键逻辑,也连接着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先说第一个“不穿”——别再裸露肩膀、肚脐、脚踝这些“风邪入口”。很多人以为“穿得少”更凉快,实则忽视了局部防护。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尤其是空调房里,寒气侵入最容易通过这几个部位。肩颈着凉,不仅引起肌肉酸痛,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偏头痛或面瘫。

再者,夜晚虽然还热,但凌晨三四点气温骤降,脚踝暴露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引发腹泻、腹痛等问题。用一句老话说:“寒从脚起,病从口入”,一语中的。

第二个“不睡”,说的是别再熬夜、通宵。很多人以为立秋以后天气凉快,熬夜不容易上火,但忽略了秋季本就是肺气收敛阳气渐弱的时节。夜晚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段,长期熬夜,不仅免疫系统紊乱,还可能打乱生物钟节律,导致入秋后情绪低落、注意力涣散。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尤其是青少年和上班族,常常白天高强度工作学习,晚上又用手机“放松”,结果睡眠质量差,白天更疲惫,形成恶性循环。科学研究早已指出,深睡期的修复作用是浅睡的数倍,错过了黄金时段,即便补觉也难以弥补。

第三个“不喝”,其实是针对“冷饮”而言。很多人习惯性地一热就喝冰饮降温,但秋季是“燥”在潜伏、寒在积蓄。冷饮虽一时爽快,却会刺激肠胃收缩,破坏黏膜屏障,长期下来,容易引起腹胀、胃痛、食欲下降等问题。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尤其是空腹状态下喝冷饮,胃酸分泌紊乱的风险更高。本该进入调养阶段的肠胃,被硬生生地“冻住”,无异于逆天行事。中国传统饮食强调“温而不燥”,秋季更应如此。

相比之下,热水或温茶不仅更利于消化吸收,还能缓解秋燥。特别推荐菊花茶、桂花茶等带有润肺功效的花草饮,既养生又顺应时节。

别忘了第四个“要吃”——秋天其实是最适合“进补”的时节之一,但这个“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补气养阴”。很多人一听“进补”,就想到大鱼大肉、鸡汤排骨,其实不然。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立秋后,建议多吃一些润肺养胃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莲子、山药、南瓜等。这些食材性温而不燥,既能补充微量元素,又不会加重肠胃负担。

特别是山药,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黏液蛋白,有助于调节血糖稳定血脂,对于现代“亚健康人群”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食材。正确的“进补”是为身体储备能量,而不是增加负担。

这时候,有人会问:不是说秋燥吗,那为什么还有人便秘、上火?问题恰恰出在没有“顺时养生”。秋燥分“温燥”与“凉燥”,不同地域、个体体质不同,表现也不同。有些人一入秋就皮肤干、口唇裂,有些人却反而腹泻、怕冷。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这就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和起居。比如偏寒体质的人,更适合适度吃点温补食物如红枣、桂圆;而燥热体质的人则要控制油腻,适度增加滋润食材,如梨、蜂蜜、黑芝麻。

常见误区是把“秋补”理解为“多吃”,其实秋补也讲究一个“度”。过度进补反而增加肝肾负担,造成代谢紊乱,可能引发肥胖、高血压等问题。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信号,就是“情绪”。入秋后,日照减少,褪黑素分泌变化,可能导致部分人出现情绪波动,甚至短暂的“季节性抑郁”。这时候更需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去调节身心。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也能稳定情绪。运动不需要高强度,散步、太极、骑车都可以,关键是持之以恒。

至于穿衣、饮食、作息,其实说到底,是一种对身体节律的尊重。不顺应节气变化,就像逆水行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秋主收”,是个“藏”的季节,而非“放”的季节。现代生活节奏快,但越是快节奏,越要学会在“节气”中找到节奏感。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有些人等到真正生病才开始思考健康,其实早在立秋这个节点,身体就已经给了足够的提示。只不过,人们常常选择忽略。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没有健康知识,而是有了知识却不行动。立秋不是一个节气的结束,而是一个健康节奏的开始。

别等到寒冬才追悔莫及,趁着现在,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养护的起点。健康,从来不是“保养”,而是“顺势而为”。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就像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茂盛,到了秋天该落叶、该收敛,不是凋谢,而是沉淀能量,准备迎接下一个春天。

从今天起,穿得稍厚一点,睡得早一点,少喝一杯冰饮,多吃一口热饭,其实已经在悄悄保护自己未来几个月的健康轨迹。

别小看这些微小的改变,它们就像是给身体安装了一个“秋日防护罩”。

明日立秋,提醒大家:无论多忙,1不穿、2不睡、3不喝、4要吃!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不妨收藏一下,或者转发给你关心的人。一个小动作,可能就是一份健康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王建斌,韩雪.立秋节气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7):3691-3694.

[2]刘艳,李红.节气变化对肠胃道疾病影响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04):92-95.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