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不能让航母“挨饿”,4万吨级的901型大补伸出软管连上航母右舷,还有多架直升机穿梭不停吊运物资。
前段时间,有关中国海军最引人注目的动态,莫过于现役的两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会师第二岛链以东海域,圆满完成实战化训练任务。
从央视新闻等官媒报道来看,两支航母打击群对侦察预警、对海突击、防空作战等作战科目展开演训,从其他一部分照片来看,航母打击群应该还进行了不太受关注但重要性不亚于主战科目的海上补给演练。
(山东舰接受横向补给)
海上补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舰队整体战斗力,虽谈不上什么机密,但整个流程能够得到官媒展示却也不多见,更不用说这次还是对航空母舰战斗力意义重大的垂直补给,直-8和直-9等舰载直升机,几乎可以算忙得不可开交。
少见的垂直补给
舰队的补给方式主要有横向、纵向、垂直和靠帮这四种补给方式。
最常见的是横向补给,作业时补给舰来到航母的右舷也就是舰岛一侧,与航母平行航行并保持间距30米到50米,通过钢缆架设输送液体的高压软管或干货输送索道,之后就可以开始补给作业。
横向补给的优点是成本低且传输效率高,每小时可输油400到600吨,适合远洋持续作战情况,不过若是遇上海况恶劣或分散部署时,通过直升机运输的垂直补给便成为首选。
(直-8C吊运航空弹药的密封储运包装箱)
特别是在紧急转移重要物品如医疗设备、关键零部件、机密文件时,垂直补给不但是首选,还几乎就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解放军用来执行这个任务的直升机,主要是直-8、直-9和直-18等型号,单次可运载或吊挂1到4吨物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快速机动。
比如从央视新闻公布的照片来看,就有直-8C和直-9D吊挂物资转运的照片,表明解放军已将垂直补给常态化,今后还有可能发展无人机或无人直升机进行垂直补给。
(直-9吊运物资不明,但也证明直-9拥有一定的垂直补给能力)
尽管航空补给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效率低、成本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固定翼舰载机起降作业,但在航母急需导弹、零部件等情况下,垂直补给可以保证快速响应,仅仅这一点就可以抵消缺点了。
航空母舰进行补给的不同之处
相比一般的驱护舰海上补给,航空母舰除在特定领域更依赖垂直补给外,其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补给作业有较大差异。航母吨位是其他主战舰艇的数倍乃至十几倍,各方面消耗也更多。
(不同时期山东舰接受横向补给,可见补给舰总是位于航母舰岛一侧)
首先就是燃料,辽宁舰和山东舰均以重油为主要燃料,日均补充500到800吨,就算是核动力的尼米兹级,每天也要补充150到200吨航空煤油;
弹药消耗也是大头,尤其是舰载机高强度作战时,一天就可能消耗数十吨导弹、炸弹,航母自身储备虽多,可总不能等到完全耗尽才补充;
至于各类食品和饮用水,航空母舰上两三千人,每天不止三顿饭,消耗量之大可想而知。所以航母在远洋部署时平均3到5天就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横向补给,而一般的驱护舰大约为7到10天。
(日本海自拍摄到的解放军航母打击群,补给舰一同出镜或说明补给次数不少)
航母编队如此巨大的消耗量,也对补给舰提出严苛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开建满载48000吨的901A型,4台QC-280燃气轮机提供25节最高航速和10000海里以上续航,装载舰用燃油10000到15000吨、航空煤油5000吨、淡水1000到1500吨,干货弹药3000吨。
此外,901A型左舷的4个补给站中,其中一个专门为航母右舷补给设置。
(901A补给舰构造)
相比起专门建造的高速补给舰,解放军在垂直补给方面仍有一定不足。
目前解放军用于执行垂直补给任务的直-8C和直-18A,辽宁舰和山东舰各配置4到6架,理论上单日可垂直补给96吨物资,考虑到甲板调度和天气、检修等限制因素,要降到40到50吨。
美军用于执行这个任务的直升机是MH-60S和MV-22,日均投送量80到120吨,且具备夜间补给能力,垂直补给量占到总补给量约3%到5%,而解放军目前仅有1%到2%。
未来发展
虽说差距明显,但也不必因此灰心,美国海军用了几十年航母,经验丰富之程度不是仅装备航母十多年的解放军能比的,再加上美国仍在传统技术领域占有先发优势,能在航母打击群垂直补给能力方面领先并不值得奇怪。
(停在辽宁舰加班的直-18A(右),严格来说并不是很理想的舰载直升机)
可以肯定的是,解放军不会只依靠直-8和直-18系列作为舰载直升机的主力,直-20舰载型已经服役,近期应该就会登上航母甲板,取代直-8和直-9系列的生态位,同时担负搜救、反潜、通信和垂直补给等多项任务。
不过考虑到解放军的选择其实要比美军更多,预计无人直升机亦有可能登舰,进一步拔高解放军的海上垂直补给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