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苏-35,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这款俄罗斯卖给咱们的战斗机,当初可是顶着“第四代半”的名头来的,2015年花了20亿美元买了24架,军迷们都觉得这下空军要起飞了。
可没几年,这家伙的名声就有点臭大街了——被多国退货,演习里干不过歼-10C,实战里还老被打下来。网上吵得沸沸扬扬,都在问:这玩意儿到底还有啥用?
苏-35是啥来头?
苏-35这家伙,最早得追溯到苏联那会儿。80年代末,美国搞出了F-22,苏联一看不妙,得赶紧弄个能抗衡的家伙出来,苏霍伊设计局就拿苏-27开刀。
这就是最早的苏-35,加了鸭翼、弄了个数字电传系统,还换了个更牛的雷达,1988年在莫斯科郊外首飞,轰隆隆地上了天。
可惜好景不长,91年苏联崩了,经济一团糟,这项目也就造了几架原型机,没下文了。
不过,苏霍伊没放弃这技术。90年代中期,他们搞了个苏-37演示机,第一次用上了推力矢量技术,能在空中翻跟头、玩“眼镜蛇”机动,1996年在英国航展上亮了个相,惊艳了一堆老外。后来这技术用到了出口印度的苏-30MKI上,也为现在的苏-35S打下了基础。
到了2000年代,俄罗斯经济缓过来点,空军也得换新装备,2003年就启动了苏-35BM项目,后改名叫苏-35S。2008年在远东共青城首飞,算是正式亮相。
这家伙装备了两台117S发动机,单台推力14,500千克,还能三维推力矢量,能干出“库尔比特”这种高难度动作。雷达是Irbis-E无源相控阵,号称能看400公里远,实际上得看具体模式,能带8吨弹药,装R-77空空导弹、Kh-31反舰导弹啥的。
驾驶舱全是玻璃化显示屏,还有头盔瞄准系统,看着挺高大上。2009年俄罗斯空军先用了,2014年正式服役。2013年在巴黎航展上,苏-35S秀了一波操作,超机动性能让不少国家动了心。
中国这边,2006年就看上了这货,磨了好几年,2015年终于签合同,20亿美元买了24架。2016年底第一批4架送到河北沧州,2018年全交完。
当时歼-20还没大规模服役,大家都盼着苏-35能接苏-27的班,撑起空军的门面。可现实呢?这货的表现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被多国退货,国际名声有点惨
苏-35本来是俄罗斯想靠它捞一笔的外销明星,结果卖着卖着就翻车了。先说印尼,2018年定了11架,合同11亿美元,还打算用咖啡、棕榈油抵账,挺有创意的。
可美国拿CAATSA法案一威胁,说买这货就制裁你,印尼扛不住,2021年底直接退货,转头买了法国的“阵风”和美国的F-15EX。苏-35在中国演习里输给歼-10C的消息传出去,印尼估计也心里打鼓,不敢赌了。
再看埃及,2018年订了24到26架,30亿美元的大单。2020年7月,第一批5架都下线了,就等着送过去。可美国又来横插一脚,还是CAATSA那套。
埃及顶不住压力,2022年初取消订单,改买F-15“先进鹰”。结果俄罗斯工厂堆了17架造好的苏-35,卖不出去,传言可能甩给伊朗。阿尔及利亚也试过这货,但觉得它的PESA雷达太落后,直接pass。
这些退货的事儿,搁谁身上都尴尬。苏-35本来想靠性能打开市场,结果国际客户一看,技术不过硬,还得罪美国,不值当,纷纷跑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脸算是丢大了,中国买的那24架看着也怪不是滋味的。
演习里干不过歼-10C,咋回事?
苏-35在中国最丢人的一次,估计得数“金头盔”空战对抗赛。这可是空军内部的大考,专门测战机和飞行员的真功夫。
2019年,苏-35跟歼-10C杠上了,结果让人傻眼——歼-10C完胜。2020、2021年连着两年,还是这结果,歼-10C拿了最多“金头盔”,把苏-35和歼-16都踩在脚下。
为啥输得这么惨?得从技术上看。苏-35的Irbis-E雷达是无源相控阵,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比歼-10C的有源相控阵差了一截。歼-10C的雷达能更快锁定目标,配上PL-15导弹,射程200公里,超视距作战直接占上风。
苏-35的R-77导弹射程短,打远了够不着。近距格斗呢?歼-10C有PL-10导弹,也不虚。加上歼-10C重量轻、机动灵活,苏-35那大块头反倒显得笨拙了。
还有战术问题。空军演习里,歼-10C的飞行员明显更熟悉自家装备,能把性能发挥到极致。苏-35刚引进没几年,飞行员还在摸索,配合上不够默契,输了也不奇怪。网上军迷都炸锅了,说好的“超机动”呢?咋连国产3.5代机都干不过?这脸打得啪啪响。
实战被击落,短板暴露得太明显
苏-35实战咋样?得看俄乌冲突。2022年2月开打,俄罗斯空天军拿苏-35去炸地面目标、护航,结果没多久就挨揍了。2022年4月3日,一架苏-35在乌克兰哈尔科夫附近被打下来,7月19日又一架在赫尔松坠毁。
到2023年初,乌克兰说至少干掉了5架苏-35,2024年2月还三天内搞定两架苏-35加四架苏-34。武器呢?有的是“毒刺”这种单兵防空导弹,有的是更高级的防空系统。
为啥这么脆?一是苏-35没啥隐身能力,雷达反射面大,容易被发现。二是俄罗斯缺精确制导武器,苏-35得飞低了才能打准,可低空就是防空导弹的菜。乌克兰的防空网不算顶尖,但对付这种没隐身的大目标够用了。
苏-35的超机动在现代战争里作用有限,打近战的机会都不多,更多是超视距拼电子战和导弹,它这短板就太扎眼了。
中国买的苏-35没上过战场,但看俄罗斯的教训,心里估计也有数。这货要是碰上强敌,能不能顶住还真不好说。
中国买的苏-35咋样了?
24架苏-35现在主要在南海晃悠,归广东湛江的“南疆利剑”航空旅管。2019年7月,它们在那儿搞过演习,练了夜间作战和反舰攻击,长航程和大载弹量的优势多少露了点脸。平时还干点驱离外机的事儿,但表现一般,歼-10C和歼-16明显更抢眼,苏-35有点边缘化的意思。
空军也没完全扔下这货。2018年5月,有一架送回俄罗斯升级,装了国产PL-15导弹,还弄了个新头盔,火控系统也改了改,算是有点“中国味儿”。
2023年一次联合演习里,苏-35跟歼-20、歼-16搭档,歼-20打头阵,苏-35负责火力支援,配合起来还行。2019年7月中俄在日本海巡逻,苏-35也跟着露了个脸,多少刷了点存在感。
但说实话,随着歼-20和歼-16越来越多,苏-35的主力地位早就没了。24架数量少,升级潜力也有限,慢慢就成了配角。
别看苏-35现在混得不行,它对中国的意义还真不小。首先是技术上。117S发动机是个宝,中国拆开研究过,推力矢量怎么弄、涡轮叶片咋设计,都学了不少。
这对WS-15发动机的研发帮了大忙,算是个意外收获。其次,维护这货让空军攒了不少经验,复杂战机的后勤体系更完善了,对歼-20量产也有好处。
实战上,苏-35还能干点活儿。南海那种地方,航程远、能带多弹的优势有点用,跟歼-20搭档也能凑合着打配合。它不至于一点用没有,就是性价比不高,花20亿美元买的预期没达到。苏-35这趟买卖,赚了技术,赔了面子,算是交了学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