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加征关税。这将很可能意味着美国与经济伙伴的贸易摩擦又一次重大升级。欧洲社会上下也交相议论,惴惴等待华盛顿的关税大棒。差不多前后脚,一些欧洲人却对中国打起了算盘。
有消息传出,欧洲一些利益群体秉持“贸易转移”的不实认知,认为中国商品一旦被挡在美国关税的高墙之下,就会转变流向,如洪水般涌向欧洲市场。因此,他们正在向欧盟决策层施压,要求欧盟酝酿新的政策架构,意图针对中国商品,层层加高欧盟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高墙,甚至打算主动联系特朗普政府,加强双边磋商,构建美欧联手阻挡中国商品和投资的协作机制。他们的这种做法,实属饮鸩止渴,缺乏远见,不仅会给中欧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重重阻力,而且会使整个欧洲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在日趋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愈加步履维艰。
“贸易转移论”源于19世纪50年代,原本用于探讨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等合作架构对第三方的影响。现在中美欧三方的两两之间并不存在此类架构,“贸易转移论”赖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不存在。持续数十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已使全球贸易成为瞬息万变的庞杂体系,层次众多,变量繁杂,“蝴蝶效应”广泛存在。传统经济学的线性理论难以解释其变化缘由,更无法准确预测其趋势,使用“贸易转移论”这一传统概念评估中美欧三方贸易关系,恐怕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更何况,计算贸易的得失,不能停留在直观层面,只看货物进出口的统计数据,而应放眼全球,观察世界范围内商品与要素流动的动态平衡。中欧贸易的当前格局,是双方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向对方高度开放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商业互动而自发形成的。这反映出双方先天形成的经济互补性,既满足了双方消费者和生产商的需求,实现了资源和要素在双方之间的高效配置,又极大地深化和拓展了全球经济的分工协作,成为维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稳定锚。中欧贸易关系相对稳定,且互利互惠,对这一关系的任何干扰,都可能损害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有序运行,阻碍全球治理的推进,使当前经济全球化严重受挫的局面雪上加霜。
今年恰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30周年。30年前,世贸组织这艘巨轮在万众瞩目中鸣笛起航,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浮出水面,当时的各国政治精英都将其视作历史前行的方向,却未曾想会遭遇现在这样的重挫。
中国和欧洲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作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世贸组织的成立将全球带入高歌猛进的贸易自由化时代。此后欧洲共同市场一步步建章立制,欧元区横空出世,欧洲一体化进入快车道,而中国也在同一时期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欧双方都收获了丰厚的时代红利。
然而,2015年欧洲出现难民潮,2016年英国启动“脱欧”,2017年特朗普上台,2018年美国对中欧发起贸易战,一连串事件使欧洲一体化失速,陷入多重危机。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和中东战乱的延宕导致欧洲周边的地缘战略格局越来越趋于碎片化,欧洲内部也因能源危机和供应链震荡而陷入经济滞胀与产业空心化的泥潭,一些国家出现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的现象。当前美国再次祭出经济民族主义、国家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霸凌手段,欧洲很可能再次成为受害者,它的内外困境也将愈加严重。
如今,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故伎重施,在贸易和战略安全等方面步步威逼欧洲,美欧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和互相防范难免持续加重。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特朗普对欧盟疾言厉色:“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欧盟对我们非常非常不公平。(这)非常糟糕。”他对欧盟的这番激烈抨击,并不只是因为在金钱利益的层面,他觉得欧洲占了美国的便宜,而且这也反映出右翼民粹主义力量对建制派政治人士的强烈反感。普遍看法是,欧盟是精英政治的产物,这就导致它难免落在特朗普枪口的准星上。
长期以来,欧盟希冀在中美之间实现平衡,但以技术专精见长的欧盟决策层中,不少人有些时候固守畛域之见,注重细节的精准,却往往欠缺战略上的远见和灵活性。这些人被欧洲民间称作“布鲁塞尔官僚”。对美国,欧盟因“共同价值观”而生的理想主义温情,被冷酷的美式现实主义击得粉碎;对中国,欧盟的一些政治人士又从“贸易转移论”这一空泛的技术性概念出发,不断拨弄算盘珠,缺乏着眼于全球体系的宏大气度。
实际上,中国愿意与欧洲共享市场,共同推动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希望与欧洲共同参与世界经济领域的全球治理。贸易战硝烟又起,中欧应该携起手来,加快完善双边磋商机制,努力实现中欧双边协调,共同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此,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有了相对清醒的认识。她日前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这种合作“大部分是互惠互利的”;欧方有空间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找到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希望欧洲以互利共赢为指引发展中欧关系,切莫陷入“贸易转移论”的无谓担心。(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