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陈佩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花1亿拍的《戏台》最终折在了院线手上
3608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戏台》正在各大院线热映中。
一部电影想要拿到高票房,哪个环节最重要?是电影质量?是演员阵容?是宣发成本?其实这些因素在院线排片眼中一毛不值。
因为最终决定票房的是老百姓手里的每一张票,有场次,老百姓才有机会看,没有场次,哪怕口碑再好,也会亏得一塌糊涂。
《戏台》是陈佩斯告别大荧幕30多年之后推出的作品,为了对得起老百姓的每一张电影票,他邀请到最适合出演某个角色的演员,单就是剧本就打磨了13年!
首映礼上来了很多明星,正式上映后,又有数不清的50后、60后、70后、80后到场支持,当所有人都觉得《戏台》要一飞冲天,让陈佩斯赚的盆满钵满时,意外出现了。
我们先来看一份数据,7月29日,也就是昨天,电影戏台的排片是15%,单日票房1980万,上座率8.2%,观影人次54.1万。
同一天,电影长安的荔枝的排片是16.8%,单日票房1735万,上座率5.8%。观影人次47.8万。
通过数据对比不难看出,《长安的荔枝》拿到高排片,却贡献了低票房,而拿到低排片的《戏台》贡献了高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电影不是同时期上映的,《长安的荔枝》要比《戏台》早了一个星期。
早上映的电影却比晚上映的电影拿的场次多,且贡献的票房还不如后者,如此反常的一幕,到底是为了什么?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院线或者说资本更愿意让《长安的荔枝》取得成功。
我们来简单算笔账,陈佩斯在抖音的粉丝是1100万左右,中老年人居多,一张票35元,所有粉丝买票,总票房在4亿左右,其他的演员也有自己的粉丝,再加上好友捧场,就有了猫眼平台预测的5.6亿票房。
想要更进一步,陈佩斯需要做的是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可看过戏台的人都知道,严格意义上讲,这不算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台话剧,和我们花几百块走进话剧院看演员演出没有什么区别。
陈佩斯是中老年人的偶像,《戏台》里的剧情和表演模式也适合中老年人看,这就导致这部电影的受众人群就是中老年人,而这些人从来不是电影院的消费主力,相比之下,《长安的荔枝》更有可能俘获年轻人的心,试问如果你是一家电影院的老板,是会为了迎合年轻人而增加《长安的荔枝》的场次?还是为了情怀力捧陈佩斯?
所以,《戏台》票房不佳是大概率事件,或许从一开始陈佩斯就没打算迎合观众,干净了一辈子的老爷子,只是想通过一部电影传递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罢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