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餐饮没生意的根本原因是:顾客不是吃不起,而是不想消费
9898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近总听身边做餐饮的朋友说到:“生意难做啊!”街上人不少,店里却冷清。
是大家真的吃不起吗?未必。
和几位常在外吃饭的顾客聊了聊,发现更扎心事实——不是钱包空了,而是心凉了。
一、价格涨了,人情味却薄了
“一碗牛肉面从15元涨到25元,肉片薄得能透光,汤头淡得像兑水。”
一位老顾客摇头,“贵不怕,怕的是不值。”
如今菜价涨跌如溪水,可有些老板的心也跟着浮动了。
顾客不怕明码标价,只怕付了真金白银,换来的却是敷衍的味道、冰冷的服务。
当“性价比”成了笑话,人情味就成了奢侈品了。
二、跟风网红,丢了立身之本
有位开私房菜的大姐苦笑:“隔壁搞‘ins风装修’,我也跟着改,结果老客嫌贵,新客拍完照就走。”
太多餐饮人盲目追逐流量,今天学日式极简,明天仿市井烟火,却忘了自己最拿手的那道红烧肉、那碗手工馄饨。
顾客要的不是滤镜下的摆盘,而是记忆里滚烫的诚意。
三、服务冷漠,伤了人心
“上次带孩子吃饭,服务员嫌孩子吵闹,直接甩脸色。”
一位宝妈说起这事仍气愤,“我们消费的不是饭菜,是舒心。”
餐饮本质是“伺候人”的行当,可有些店把“扫码点单”当借口,连句问候都省了。
顾客推门进来,求的是“宾至如归”,不是“自助求生”。
四、跟风涨价,却忘了“共情”
去年猪肉降价时,有家饺子馆贴出告示:“原料成本降了,咱也降价。”
结果排队排到街角。老板说:“大家日子都不容易,互相体谅。”
如今有些店一见原材料波动就急吼吼涨价,却从不见回调。
顾客心里有杆秤——雪中送炭的店,永远比趁火打劫的值得回头!
五、浮躁时代,静心者胜
认识一位做了30年早点的老师傅,每天凌晨三点揉面,油条永远酥脆。
问他秘诀,他只说:“急什么?该熟的馒头,少蒸一分钟都不行。”
真正的好生意,从来不是靠花哨套路,而是熬出来的信任,养出来的习惯。
当满街都是“快招加盟”时,那些肯慢下来的人,反而成了稀缺品。
结语:餐饮的根,是“人心”
说到底,餐饮萧条不是消费降级,而是信任降级。
顾客不怕花钱,怕的是花了钱还受气;不怕尝新,怕的是丢了老味道的踏实。
能在这个浮躁时代守住本心的店家,终会等来懂他的人!
毕竟,人的胃和心一样——认准了那个温度,就再难将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