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医学院校有点惨,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这些往年热门学校今年投档线暴跌。拿南医大临床医学5年制来说,去年还能排全省前两三千名,今年直接掉出前三千五。连北大医学部在广东招人都不行,临床八年制从前年的全省150多名掉到今年500多名。

医学生自己说起来更惨。前两年毕业的医学生现在都在医院规培,5+3模式算下来要八年才能正式上岗。有的在三甲医院实习一个月才1500块钱,连吃饭都不够。江苏有个医学生说他们那里更绝,实习根本没工资,父母每个月偷偷给生活费。

普通人不愿做耗材了,广东医学专业全面遇冷,实习不给钱谁奉献?

家长们终于看明白了。以前觉得学医旱涝保收,现在发现不对劲。一个北大的医学硕士去基层当医生,和普通大专护士干同样的活,工资还低。家里供了孩子这么多年,结果毕业了还要倒贴钱。

医学院以前是香饽饽,现在家长不敢报。重庆那边985大学提前批招医学专业,分数掉得吓人。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把临床和法医这些冷热专业打包卖,结果没人买账。以前觉得读名校能上岸,现在发现名校医学生也要从最底层干起。

普通人不愿做耗材了,广东医学专业全面遇冷,实习不给钱谁奉献?

医学生在规培期更遭罪。连续工作40小时算正常,晚上值班还要处理急诊,有时候累得直接晕过去。规培合同写着每月1500块钱,结果能按时发都算好的。有的医院干脆不算正式职工,生病了自己掏钱看。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说去年医生辞职率涨了27%。教育部也发通知说医学类专业退档率创十年新高。基层医院缺人,大医院却留不住年轻人。供了孩子二十年读书,结果孩子毕业了还得倒贴钱继续培训,普通家庭真撑不住这个。

普通人不愿做耗材了,广东医学专业全面遇冷,实习不给钱谁奉献?

现在有人觉得这事会走极端。二十年前医学太热门,现在突然变冷,说不定过十年又抢着学医。但问题是政策能调整这么快吗?培养一个医生需要八年,等人才短缺时再扩招,到时候又要重复现在的循环。

深圳有些医院开始试点给规培生补贴,还有地方推行双导师制度。但效果还没显现,很多学生还是觉得风险太大。今年报考医学的家长和学生都在算账,读八年出来能赚回本吗?如果连基本工资都没有,这买卖不划算。

普通人不愿做耗材了,广东医学专业全面遇冷,实习不给钱谁奉献?

广东这边有医学院调整了课程,增加临床实践时间。但医学生说改变不大,该累还是累,该穷还是穷。最近网上有人说要是十年后医生又成了金饭碗,那现在不报的人肯定后悔。但更多人觉得,谁能保证到时候不会变得更糟?

反正现在没人愿意去当那个耗材了。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还得自己贴钱实习。就算想奉献青春,至少得让付出有回报吧。现在的医学生看得清楚:没保障的工作,干着没意思。

普通人不愿做耗材了,广东医学专业全面遇冷,实习不给钱谁奉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