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欣

编辑/曹乐溪

打开 2025 年的影视成绩单,新生代主创者的名字正在疯狂刷屏:

85后导演杨龙的《雁回时》以 "女本位+复仇权谋" 的强叙事引爆社媒,上线 11 天腾讯视频热度破 3 万;

90后编剧曹笑天凭借此剧以及之前的《九义人》、《苍兰诀》上桌;

同样由85后的丁梓光执导的古装剧《国色芳华》,登顶Q1猫眼电视剧热度榜top1,而此前《去有风的地方》、《以家人之名》等作品,已为丁梓光打上高口碑导演的烙印;

而在短剧领域,上线不到10天播放量突破10亿的《好一个乖乖女》,让95后翟诗帆崭露头角、成为短剧行业炙手可热的导演;

推出《古相思曲》《东栏雪》《长公主在上》的知竹更是被誉为90后“短剧女王”,第一部长剧作品《入青云》,由侯明昊卢昱晓主演, 引发行业高关注度。

江山代有才人出,随着越来越多85后、90后主创跻身剧集行业中流砥柱,他们带着新鲜的创意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取代流量艺人成为爆款作品的保障。

新生代主创如何用“硬核操作”抓住年轻观众的心,而曾经辉煌的大导与中生代导演们,尚能饭否?

这届导演,人均“电影质感”

曾经电影>剧集的行业鄙视链被打破后,越来越多的新锐电影导演在剧集领域掀起波澜

比如在反诈题材中游刃有余的申奥导演,通过《受益人》、《孤注一掷》验证其市场成功性后,执导的优酷白夜剧场剧集《新生》聚焦熟人诈骗拷问人性灰度。

接下来的《新生2》据说是「女版费可」的信息差心理战,看来申奥导演的“诈骗宇宙”还会继续丰富,而生存冒险电影《用武之地》改编自真实事件,申奥x肖央的组合令人期待。

电影质感是这群85后导演带给剧集行业的变革风暴,比如滕丛丛将《送我上青云》的女性主义视角搬到了《我的阿勒泰》,用电影级的镜头语言捕捉哈萨克族的日常,让观众在慢节奏中感受生命的本真;

柯汶利则用《误杀》的悬疑基因改造《唐人街探案》;

陈奕甫更绝,直接把《沉默的真相》拍成了 "迷雾剧场版《杀人回忆》",手持镜头带来的窒息感让人忘记这是部电视剧。

很多人并不知道“类型剧操盘手”邓科导演,其实早期也是拍电影出身的。从《赘婿》古代商战混搭网络热梗,到《与凤行》的“田园慢生活”,再到《大奉打更人》成为今年Q1热度破30000的爆款剧,成功在影视圈打出一片天。

他的作品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让人惊艳,更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不断突破。待播作《与晋长安》 "失忆 - 觉醒 - 反杀" 公式精准踩中爽点;

《折腰》"先婚后爱 + 家国大义" 组合拳捕获古偶受众;

《赘婿2》以苏文兴的全新视角,继续挖掘“赘婿”相关的妙趣故事,让人欲罢不能,期待值拉满。

悬疑刑侦一直是剧集市场热门赛道,也是新人辈出的领域。

近期口碑不错的《沙尘暴》、《棋士》,背后的主创都很年轻。

而去年凭借《边水往事》跻身热门剧导演的算,曾是文艺片起家,但之后用悬疑公式玩转观众心跳:《疯人院》的科幻悬疑、《开端》的无限流循环、《边水往事》的架空世界。

每次的作品都能突破想象力边界,算导不愧是"悬疑界的 ENTP",辩论家型人格在他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总在跟观众玩 "你猜我下一步要怎么颠覆" 的游戏。

加入阿里大文娱、成立三边坡工作室后,算的待播作品将 "反套路悬疑" 推向新高度。

《悬案》的录像带质感、港式警匪画风,让观众穿越回90 年代,而岳云鹏主演也让大家调侃导演是不是对德云社有什么特殊情结;

《境外组》将悬疑战场搬到金三角,国安小组不能开枪,用无人机、大数据、卫星遥感玩 "高科技捉迷藏"。

悬疑剧界的“创新狂魔”,除了老算,还有吕行。他说自己对犯罪的理解没比别人深,但他就是能融入不同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无证之罪》将复杂人性剖析得那叫一个透,《雪迷宫》则画风大变,前一秒还在和毒贩玩命,后一秒就开吃炸鸡架,这体验,谁不爱?

还有待播作《势在必行》,国内首部监狱刑侦题材剧,题材本身就自带“王炸”属性。另一部历史剧《大唐赋之破阵乐》,吕导将带来怎样的突破令人期待。

钟青是谁?这个问题要是5年前问,估计得全网考古才能扒出他的作品。但现在再提,观众脑内弹幕绝对清一色飘过—那个拍甜宠剧突然玩起中式恐怖的“疯批”导演:靠甜宠剧《一不小心捡到爱》打响名号,转头就在《花间令》里塞验尸房,把观众从齁甜拉到毛骨悚然。

待播作《十万狂花入梦来》继续在“中式恐怖”上加麻加辣,该剧是志怪类的单元故事,有点像《聊斋志异》。

钟导说自己没有舒适区,从不局限于一种类型,“女频”出道的他转身操刀“男频”漫改剧《镇魂街》,新作《百花杀》将融合权谋、悬疑、双强、爱情等多种元素。

古偶甜宠赛道往往需要审美高级的年轻导演,比如执导过《周生如故》《沉香如屑》《莲花楼》等多部热门影视剧的导演郭虎,正在用“郭氏美学”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从《宸汐缘》的“暗调水墨”到《沉香如屑》的“流光渐变”,再到《周生如故》的黑白色调,李莲花的“破庙”都充满东方美学意境。

郭导还热衷于搞 "类型乱炖",待播作古装剧《书卷一梦》玩起了“无限流穿越+剧本杀”

仙侠剧《佳偶天成》的“五感五换+克苏鲁战鬼“设定,精准拿捏观众情绪。

当其他导演还在为 "如何平衡口碑与流量" 发愁时,郭导用 "视觉系爽剧" 开辟了新赛道。

而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的导演秦榛,从甜宠剧《当她恋爱时》,到《良辰美景好时光》用“电竞 + 综艺”玩出新花样,再到《长相思》的东方奇幻美学,每次出手都在拆解观众对类型剧的刻板印象。

待播作《慕胥辞》“鬼王+短命将军”的设定踩爆观众XP系统,以命换命的禁忌恋直接把虐恋浓度拉满。更绝的是,剧组请来了《甄嬛传》造型师陈同勋、《苍兰诀》视效团队,从路透就看出制作yyds。

近期网上热议度超高的《尚公主》,不少网友在看清导演是秦榛时,更是直言“追定了”。

叨叨发现,剧集赛道也是年轻导演跨行转型的试炼场,比如从广告圈杀进影视界的李漠导演,凭精准戳中年轻人 G点的本事,被网友封为「最懂打工人」的导演。

《我在他乡挺好的》里胡晶晶的纵身一跃成了当代社畜的集体意难平,《三悦有了新工作》让年轻倔强的95后赵三悦被殡葬行业整顿,《装腔启示录》中展现真实的律师牛马生活状态,

《180天重启计划》里顾云苏蹲在医院走廊啃煎饼果子的镜头,直接把「全职女儿」话题冲上热搜。

李漠导演的厉害之处在于总能在一地鸡毛里缝出创可贴 —— 闺蜜抱团取暖的酒局、成年人把软肋当铠甲的博弈、母女隔着肚皮和解的阵痛,这些带着生活毛边的故事,比心灵鸡汤更能烫平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褶皱。

演员转型导演这事儿就像开盲盒,有人转型扑街成「烂片制造机」,赵一龙却像开了挂。从《长河落日》的战争史诗到《建国大业》的主旋律正剧,再到《我要逆风去》的都市商战,什么类型都不在话下。

最绝的是《永夜星河》,明明是头一回碰古装剧,却一拍就爆。

如今他手握《古乐风华录》这个大 IP,网友一边调侃「别让编剧拖累导演」,一边又对他的镜头语言充满期待。

戴墨则是另一位演员转导演的“开挂王“。曾在话剧舞台塑造多个经典角色,2014 年以《北京爱情故事》执行导演身份进行跨界。《唐人街探案:玫瑰的名字》一出手,直接把网剧拍成了犯罪类型电影质感——谁说网剧不能有电影魂?

《误杀2》,一场雨夜追逐戏拍得比原版更生猛;《三大队》把犯罪片拍出了文艺片的质感;《唐探1900》直接把喜剧、动作、悬疑揉成一团。

待播的《球状闪电》、《带上她的眼睛》则押注在国产科幻的风口,要是能将科幻冷感和人性温度调和成一杯“赛博苦酒”,那国产科幻剧或许真能跳出“特效炫技”的怪圈。

快节奏反套路,破解爆款密码

相比长剧,“短国”早早已经被90、95后主创占领,成为Z世代的 "流量密码破解者"。

《古相思曲》的爆火堪称现象级,导演知竹用"双向时空错位" 结构,14 集讲完 20 年时空错位,每集埋设 "玉佩密码"" 诗句伏笔 ",让观众在哭着数细节,不知不觉陷入跨越时空的情感漩涡。这种爽中带悲的手法,既有短视频时代的即时快感,又有长剧独有的情感厚度。

" 反向穿越+烧脑+虐恋 " 的组合,最终让该剧豆瓣飙至 8.6 分,成为年度口碑黑马。

待播作《入青云》再次展现她对类型融合的精准把控。这部剧改编自白鹭成双小说,将 "罪囚逆袭 + 女战神伪装" 的设定玩出新花样—— 用快节奏的叙事钩子吸引观众,用值得反复咀嚼的细节留住人心。

广告专业出身的短剧导演翟诗帆,用 "前三秒定生死" 的广告思维把 "霸总甜宠" 拍出了 "土味美学" 的高级感。

《我的双面甜妻》中,女主开场就遭遇 "丈夫出轨 + 车祸重生" 的双重暴击,用 30 秒完成身份反转;《后来的我们》中,单集埋设 "婚礼逃婚"" 车祸失忆 ""遗产争夺" 等爆点。2025年,她从甜宠剧"向偶像+悬疑 进化,执导出爆款作品《好一个乖乖女》。

还有导演将短剧思维引入长剧市场,掀起爆款风暴

比如《虚颜》、《招惹》的导演曾庆杰。

在《九重紫》中将短剧的强冲突节奏移植到长剧,用 "重生复仇 + 宅斗权谋" 的双线叙事打破传统古偶框架,成了当之无愧的黑马。

《墨雨云间》导演马诗歌此前拍过《一纸寄风月》,即是融合了穿越、宫斗、复仇等爽剧元素的短剧。

通过短剧强情节思维重构长剧框架,在《墨雨云间》中得以体现,40集的篇幅里塞进了堪比美剧的高密度叙事,尤其是反派塑造,拒绝脸谱化的 “工具人”,而是给每个角色都编了部 “暗黑前传”, “全员皆有故事” 的写法,给人一种 “拆盲盒” 的感觉。

如果说《墨雨云间》是场古装悬疑大戏,那《五福临门》就是北宋版的《家有儿女》,“古代职场 + 婚恋” 的双线叙事,让观众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女性成长的力量。

再来看看85后编剧的代表作清单,都说影视行业寒冬,但他们简直是在横店买了套房—人均手握三四个项目。

贾彬彬,从《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的都市甜虐到《九重紫》《国色芳华》的宅斗权谋,这位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选手把 "先婚后爱" 玩出了花样、用奇思妙想重新定义古装剧的打开方式,古装剧不只有宫斗宅斗,还有职场梗、创业魂、文化输出。

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拒绝雌竞,选择 "girls help girls",钱唯和闺蜜的职场互助、窦昭和女伴的情报联盟,何惟芳与同行的商业合作,打破了 "宫斗剧必撕 X" 的魔咒。这种现代女性价值观的植入,让古装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曹笑天,大概是编剧圈最懂 “反套路” 的男人。这位从文学赛道跨界而来的选手,出道作《屏里狐》就敢让男狐当主角,在 2016 年贡献了初代 “男色经济” 爆款。不过真正让他封神的,是这几年在女性题材里的 “精准打击”—— 既能写《江照黎明》里被家暴妻子的绝地反杀,又能搞《苍兰诀》的仙魔甜虐恋,《雁回时》更是把宅斗权谋和破镜重圆结合,让粉丝直呼 “有生之年”。

待播作《金枝》设定像 “女版《庆余年》”:贱民之女冒名顶替混入东京府,在权贵堆里玩 “刀尖跳舞”。

90后编剧吴桐,少见的 "历史型选手"。凭借《战长沙》《知否》两部爆款奠定地位,待播剧《雨霖铃》又将挑战武侠悬疑新领域。

她的创作以 "历史细节狂魔" 著称,《战长沙》中霍家米缸里的糙米数量对应战时粮价、胡湘湘的护士服严格参照民国护理标准,连日军空袭警报的节奏都经过考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 "孔嬷嬷教规矩" 的礼仪动作,严格参照《朱子家礼》。

期待《雨霖铃》开播时,这位 "历史细节控" 编剧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 毕竟在她笔下,展昭的官服纹样都可能暗藏破案线索!

从中传走出的85后编剧白锦锦,《民初奇人传》玩转民国江湖的奇人异事,《苍兰诀》、《永夜星河》驾驭仙侠世界的甜虐爱情,《长风渡》、《风起洛阳》把古代商战和悬疑探案玩出新花样。六部代表作横跨五个题材,部部都能精准戳中观众嗨点。

除此之外,南镇用《传闻中的陈芊芊》把穿越剧玩出反套路新花样,

正在筹备的《折腰》被原著粉每天敲木鱼催更;

周木楠凭一己之力把"少年"两个字写成了流量密码,《少年歌行》带火中二武侠风,待播的《少年歌行2》已经让B站剪刀手们提前进入亢奋模式;

汪洪更绝,《司藤》里大女主手撕渣男,《花琉璃轶闻》中假千金智斗朝堂,

连待播的《山河枕》都透着 "姐就是女王" 的霸气。

这些85后编剧的作品清单就像一面镜子 —— 既照见观众对 “爽感” 的刚需,也折射出社会对性别议题的深层关注。

老将稳坐"C位",

"老树新花"打脸退场论

要说85后导演和编剧的崛起,那真是“年轻人上桌”的时代来了。但别急着拍板,老将们还没退场!他们依然能稳稳地撑起半边天。

比如国产剧界金字招牌、正午阳光系导演孔笙,执导作品《父母爱情》《战长沙》《琅琊榜》《欢乐颂》《山海情》,每一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将 "正午出品" 四个字锻造成国剧界的 ISO 认证。

今年,孔笙导演与兰晓龙编剧再度合作,带着电影《得闲谨制》杀回大银幕,能否再创经典?期待值还蛮高的。

郑晓龙导演,从《金婚》里的家长里短到《甄嬛传》的宫闱暗战,从《红高粱》的野性生长到《功勋》的时代群像,用 20 年时间完成了国剧题材的 "全满贯"。

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待播作《藏海传》因为肖战主演未播先火,电影级的转场手法呈现朝堂博弈,质感华丽厚重,看完预告片叨叨就觉得品质是有保障的。

近期热播的悬疑剧《沙尘暴》,背后监制是被网友戏称“警匪剧祖师爷”的60后导演高群书,其执导的《征服》,孙红雷饰演的刘华强提着西瓜刀劈开国产警匪剧的天花板,让“这瓜保熟吗”成了初代网络梗王。

高群书近几年的作品《刑警的日子》《三叉戟》《猎冰》再次证明了他在警匪剧领域的统治力。

待播作《法官荣誉》更是让人搓手期待:会不会拍出《底线》+《沉默的真相》的混合体?

在影视圈集体焦虑 "长剧已死" 的当下,65 岁的姚晓峰导演却频频出成绩,《追风者》从金融视角切入民国谍战故事,成为首部热度破万的谍战剧;

《北上》通过“乡愁”书写90后一代的个体成长史。

待播作《交锋》将与知名编剧王小枪合作,“瞄准”当代国安谍战题材。

在微短剧冲击下逆势而上,他的秘诀是“求新,求变”— 市场需要不断升级,以匹配观众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一直停留在原来创作的类型里,观众腻了就会弃剧。姚导用作品证明:只要把长剧当 "时代切片" 做,观众永远愿意花时间追剧。

去年凭借9.6分的《山花烂漫时》刷新豆瓣国产剧纪录的导演费振翔,则是类型剧多面手,既能拍好《龙岭迷窟》、《云南虫谷》这样的鬼吹灯探险宇宙,

又能在《纵有疾风起》里解构都市困局,在《星汉灿烂》中以新古典主义美学重塑古装偶像剧。

除了与管虎导演合作电影《东极岛》,大家也比较期待“费宝”改编猫腻的古装悬疑探案剧《什锦》,是目前剧圈小生人均渴望攀上的大饼之一。

在这个 "年轻人上桌" 的时代,依然制霸黄金档的传统大导们"老树开新花" 的创作策略,让他们持续领跑国剧赛道。毕竟在观众用遥控器投票的时代,能创作出多部爆款作品的导演,本就是行业稀缺品。

编剧这边,大神们更是稳如泰山。

比如编剧浪潮中的 "常青树"桐华,从 "网文大神" 到 "白玉兰入围编剧",当行业在讨论 "IP 枯竭" 时,她的作品依然是影视公司的 "安全牌"。

从2005 年的《步步惊心》横空出世,到2025年深刻洞察女性成长等情感新议题的《滤镜》,桐华不断拓展言情剧的边界。

《长相思》的 BE 美学余韵未消,她将带着《兰香如故》杀入古偶赛道。

秦雯,从2004年儿童情景剧的《十二楼的流星雨》,到2024年的《繁花》封神,用 20 年时间完成从 "行业新人" 到 "爆款制造机" 的蜕变。

《辣妈正传》的职场女性困境、《我的前半生》的婚姻困局、《流金岁月》的女性友谊图鉴、《赘婿》的商战传奇,秦雯始终在寻找时代命题与人性温度的平衡。

这位手握现象级爆款的编剧破圈不设限,待播作《红尘四合》的刽子手师徒闯入悬疑江湖;《独身女人》为都市女性的婚恋观写下当代注脚;《慈悲殿》的兄妹救赎故事,或将开辟古装剧情感表达的新维度。

还有深耕行业十余年的知名编剧刘芳,从都市情感剧到古装武侠剧全类型覆盖,尤其是古装武侠赛道已经有《琉璃》、《莲花楼》等诸多爆款作品。

新作《赴山海》将穿书与传统武侠相融合,势要把成毅焊死在武侠男神的位子上。

成熟编剧通过持续产出众多现象级作品,证明了他们对题材把控的核心价值、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这种在工业化生产中坚持创新的创作模式,为新生代编剧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路径。

年轻主创也需警惕预制爽点

年轻主创之所以能够成功“上桌”,除了他们的"破圈创作",还有平台的"买股策略"以及剧集市场的深刻变革。

曾庆杰用《招惹》证明 "23 天也能出爆款",随后,又执导了A级制作的《九重紫》,凭借唯美的画风和强氛围感,硬是把一部平平无奇的剧拍出了S+级的播出效果,成功实现了从短剧到长剧的跨越。于是,腾讯视频果断将其纳入 "人才储备库",反手就给了 S + 古偶《逐玉》。

丁梓光带着《去有风的地方》的治愈美学加盟芒果 TV,李漠用 "打工人显微镜" 视角成为优酷的座上宾。当腾讯视频尝到 "投资导演" 的甜头,其他平台也开始摩拳擦掌,一场 "人才争夺战" 悄然打响,《边水往事》后,优酷很快官宣算入职阿里大文娱,随后别克、刘吾驷、栗坤、李蔚然等等行业头部导演、编剧、制作人,接连入职并成立工作室。

剧集市场也从“流量明星”转向“内容为王”。导演作为关键人物,其叙事节奏、镜头语言和视觉效果,直接决定了剧集的成败。

杨龙在《雁回时》中,用绝美的构图和神级转场,让观众眼前一亮;丁梓光在《国色芳华》中,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创新的叙事手法,打破了古装剧的套路化表达。这些新锐导演的崛起,恰是剧集市场对内容质量追求的缩影。

在一些60、70后导演尝试翻拍经典剧,却因为“爹味审美”被观众群嘲时,新生代们的优势在于对年轻观众喜好的敏锐把握,但他们的短板也同样明显:缺乏深度和沉淀,陷入"爽点堆砌"的陷阱:虐到极致是爽,甜到齁也是爽。

比如某些爆款剧前期热度极高,却因剧情崩塌而烂尾,甚至登上热搜。如果新生代们无法在创新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他们的“新”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反观依然扛起半边天的老将,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依赖情怀,靠扎实的故事和人物说话。所以“新生代上桌“并不是"老人退场,新人接棒",观众永远愿意为好故事买单,只要故事够精彩,谁主沉浮并不重要。

视觉| 蛋蛋

运营 | 晓满、杜杜

请联系:TDDshangwu(微信ID)

转载

请联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爱豆 · 看剧 · 聊电影 · 吃瓜

↓关注【AKA桃叨叨】视频号,收获更多快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