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产“伟哥”一哥,金戈近来的日子不太好过。
根据白云山近日发布的年报,去年全年,金戈销量共8785.19万片,与2023年相比,每天少卖了近36500片,销售额也从上一年的12.90亿元下降至去年的10.34亿元。
自2014年问世以来,金戈还是第一次面临销量和营收双双大幅下降的局面。
要知道,作为辉瑞治疗ED(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药物万艾可的首款国产仿制药,金戈上市五年后便在国内药店终端市场完成了对原研药的反超,并于此后坐稳了国内“伟哥”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这不禁更令人好奇,解决男性“难言之隐”的金戈,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药店
“最硬的品种”
金戈诞生时,是被寄予厚望的。
“金戈的获批生产是我国医药行业中的一件大事,它将结束跨国药企在中国抗ED市场长达13年的垄断。”被誉为中国男科学学科带头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曾公开评价。
彼时,作为全球首款,也是首个获批进入中国的ED治疗药物,辉瑞研发的西地那非片(商品名:万艾可)一度是男性恢复正常性功能、提升性生活质量,或者更通俗地说是“壮阳”的不二选择,也是国内“伟哥”一词的由来。
《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全球ED患者数量将可能从1995年的1.52亿人增加至2025年的3.22亿人。庞大的需求市场也为万艾可持久的造富能力奠定了基础,公开资料显示,万艾可在1998年上市当年销售额便达7.88亿美元,次年冲破10亿美元,至2014年已为辉瑞贡献营收近300亿美元。
在中国,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约为40%,市场潜力颇大。因而万艾可于2000年进入国内时,即便每片(100mg)价格有100多元之高,也挡不住销量迅速增长,2013年销售额约10亿元。
即便拜耳的伐地那非片(商品名:艾力达)和礼来的他达拉非片(商品名:希爱力)两款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相继于2004年、2005年在中国获准上市,但万艾可的地位并未被动摇。IMS Health数据显示,2013年,万艾可的市占率仍有约六成;2014年,万艾可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增长47%。
这门好生意,国内药企自然也不想错过。不过直到2014年7月万艾可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国产“伟哥”才迎来了进场的资格。而金戈,在其中可谓一马当先。
2014年10月28日,白云山宣布其首款万艾可仿制药——金戈上市。与原研药相比,金戈同剂量价格下降30%,单次用药剂量下降一半,综合来看患者单次用药金额下降60%。
当年国信证券曾在研报中表示,仿制药上市后将较万艾可具有性价比优势,被抑制的需求和购买廉价“假伟哥”的患者将转移购买仿制“伟哥”,中国潜在市场规模达百亿元级别,具数十倍潜在增长空间。
如业内所料,金戈上市后快速放量。
根据白云山财报,金戈的销量从2014年的292万片迅速增长至2015年的1495万片,随后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注:除2022年略有下降)到2023年首次突破1亿片,九年间销量翻了近35倍;销售额也从2015年的2.34亿元一路增长至2023年的12.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79%。
2015—2024年金戈销售额及销量。图/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白云山财报
金戈在国内的风头,更是逐步盖过了原研药。米内网数据显示,在抗ED药物最重要的销售市场零售终端(实体药店及医药电商渠道,占比超9成)中,2018年,万艾可销售额同比下滑3.2%,金戈则同比增长了10.9%;2019年,金戈销售额和销量正式超越万艾可,成为国内抗ED药物的一哥。
华西证券过往研报显示,金戈在2021年我国西地那非市场中占据了48.56%的份额,与辉瑞合计市场份额达到92.9%。单品销售额过10亿元,毛利率长年保持在90%左右,也让金戈成了白云山手中“最硬的品种”。
以金戈为代表的便宜国产仿制药崛起,叠加上ED患者的年轻化——《2024年中国抗ED药物行业白皮书》调研显示,超80%的ED患者分布在21岁—40岁年龄区间中,以及男性健康科普教育的不断加强,带动了中国抗ED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容。
观研天下研报数据显示,2015—2019年国内抗ED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24.3亿元、27.6亿元、31.4亿元、36.5亿元、42.8亿元;据《2024年中国抗ED药物行业白皮书》,2019—2023年,中国抗ED药物行业的规模实现从42.8亿元到78.9亿元的增长,预计2024—2028年将从93.1亿元进一步增至157.0亿元。
图/视觉中国
激战
不过,行业虽仍在增长,但国产“伟哥”扛旗者金戈却在这个过程中突然表现出了疲软之态。
财报显示,去年,金戈销量为8785.19万片,较上年同期的1.01亿片减少13%左右,库存量激增近50%至2420.11万片;销售额则同比减少了近20%至10.3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金戈首次经历销量下滑。2022年,金戈便较前一年少卖了1166.91万片,只不过当时其销售额不降反增,同比微涨6.43%至10.52亿元。
如果简单理解,去年的业绩几乎等于金戈降价了,但反而卖得更不好了。
究其原因,首先就是蛋糕大了,但分蛋糕的人也变多了。在财报中,白云山便将金戈去年销量下降、库存量增加主要归因为“竞品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激烈”。
检索国家药监局相关数据库可以看到,国内目前已有88款境内外生产的不同规格(如20mg、50mg、100mg)、不同剂型(如普通片、口崩片、干混悬剂)的西地那非获批上市。且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137条西地那非仿制药相关申请,其中仅今年已有7条。
这其中,便涉及诸多玩家前赴后继入局,诸如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修正药业、科伦药业、常山药业、海王生物等一众药企。
西地那非类药物拥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价格战。2018年齐鲁制药的西地那非片“千威”刚上市时,每片售价折合下来仅为9.9元,比之万艾可的百元、金戈的数十元自然有其吸引力。
在E药产业研究院前执行院长杜臣看来,同质化竞争另一个无法避免的局面是应对集采。
2020年第三批国采中,齐鲁制药的千威以2.08元/片的报价中标,金戈和辉瑞一道出局。这次集采,便改写了西地那非院内的销售格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上半年,千威占据的公立医院市场份额已是万艾可的近两倍,金戈等在公立医院的销售额则几乎降为0。
“以前金戈‘一家独大’的时候无所谓集采不集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来,集采的影响也会放大。”杜臣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财经观察人士屈放也指出,由于金戈产品近年来缺乏创新,譬如并没有推出服用更便利、起效更快的口崩片,其竞争力也存在一定的下降。
不过,CIC灼识咨询高级咨询顾问班文丽认为,集采主要影响院内市场,对抗ED药物庞大的院外市场影响不大,“目前金戈的毛利水平依然比较健康,有空间和余地去做进一步的市场应对”。
如果说仿制药间的价格战,白云山尚且可以凭借过往的中高端品牌形象与渠道积累保持竞争优势,但如果来势汹汹的是一贯“高高在上”的万艾可呢?
事实上,这一幕已经发生了。如今在电商平台上,万艾可50mg片最大优惠后的单价约为29.8元,与上市之初换算后相比降幅超50%。虽同规格、同平台价格仍较金戈高40%以上,但在杜臣看来,考虑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程度,万艾可的定价策略对金戈将形成直接冲击——毕竟路过药店,大家更常能看到门口醒目的“万艾可已到货”告示,而不是金戈。
西地那非赛道混战的同时,同作用机制下有所改良的他达拉非、伐地那非以及阿伐那非等抗ED药物也正在国内崛起。“从疗效上、用药安全性上看,这些药比西地那非更有竞争力,但实际销售情况如何还是要看品牌怎么做工作。”杜臣表示。
三款主要抗ED药物对比。图/头豹研究院
在班文丽看来,他达拉非的市场份额扩大对西地那非而言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患者对药品的偏好和长期使用习惯等因素也使市场格局的变化较为缓和。
但屈放认为,随着他达拉非等专利保护相继到期,这几个赛道的仿制药不断放量或将使抗ED药物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对西地那非的份额可能造成挤压,金戈自然也无法避免。
一个参考是,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球范围来看,他达拉非在2015年时销量便已超越了西地那非,成为最主要的抗ED药物。根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他达拉非片在国内公立医院、城市零售药店和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1.75亿元、12.48亿元和16.19亿元。
动荡之后
当然,面对手中明星单品所处市场的动荡,白云山并非毫无准备。
一方面,白云山给西地那非产品线拓宽了路。去年11月,白云山发布公告称,其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20mg规格西地那非片补充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不过,白云山拿下的这个新适应证,并不是真正的新鲜。要知道,西地那非最早便是为心血管疾病而研发的,只不过临床中发现了其能改善性生活的意外惊喜。目前单就国内的肺动脉高压适应证领域而言,辉瑞早在2020年便已获批,齐鲁制药、亚邦爱普森等企业也先于白云山拿到了入场券。
因此,新适应证能给白云山带来多少增量或许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白云山也布局了增长中的他达拉非市场,丰富了抗ED药物产品线。去年6月及10月,其宣布旗下白云山制药总厂已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他达拉非片10mg、20mg的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治疗ED。
图/截取自白云山年报
“由于白云山品牌和渠道优势比较扎实,新产品销售预期较其他新进入企业更好。”班文丽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过他达拉非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弱于西地那非,甚至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中可检索到的药品相关信息数量更多,因而其实际销售情况,还需要时间观察。
于白云山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只抗ED药物产品的失速。
去年,白云山整体营收同比下滑0.69%至749.93亿元,延续了此前四年增长已显乏力的趋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09%至28.35亿元,是过去七年中的最差水平。
2014—2024年,白云山营收、归母净利润情况。图/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财报
具体来看,构成其业务的大南药(医药制造)、大健康(食品、医疗及保健品等)、大商业(医药流通)、大医疗(医疗服务及器械等)四大板块中,金戈所属的大南药和以王老吉凉茶销售为主的大健康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0.40%、12.70%。
2024年白云山各板块营收情况。图/截自白云山年报
其中,在金戈和王老吉两大明星单品萎缩的同时,白云山其他的产品也无力驱动其增长。以其9款主要药品为例,在金戈之外,消渴丸和阿莫西林系列营收也分别同比下滑23.45%、36.65%;其余6款药品,除小柴胡颗粒有两位数增长(10.99%)外,均只有个位数乃至不足1%的增长。
这也就意味着,白云山想要业绩重回快车道,需要在金戈和王老吉之外,找到更多的明星单品。
“由于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医药市场正处于洗牌过程中,中药和一般的仿制药已经维持不住老牌药企过去的辉煌了。白云山作为老牌的中药国有企业,创新基因有待加强。”杜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财报显示,去年白云山的研发费用为7.64亿元,销售费用为56.20亿元。“研发费用不足销售费用的1/7,说明近年来企业更侧重于营销市场。”屈放表示。
参考资料:
1、《“伟哥之父”为仿制药开发鼓与呼》,2014年10月16日,中国医药报
2、《中国“伟哥”价格出来了:单次使用费用降60%》,2014年10月28日,澎湃新闻
3、《从百元一片到灵魂砍价2元,“伟哥”的传奇一生还没结束》,2023年11月9日,丁香园
作者:石晗旭
编辑:余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