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的最后72小时,马斯克对着2.5亿X用户发誓,要让特朗普为"大而美"法案付出惨痛代价,甚至威胁要成立新政党来对抗现有的两党制度。
最后三天的政治对决
时间回到6月30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出了他从政以来最严厉的威胁。
他写道:"所有在竞选时呼吁削减政府开支,然后又立即投票支持史上最大债务增长的国会议员都应感到惭愧!"
随后他发誓说:"如果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事,我要确保他们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初选中败选。"
几个小时后,马斯克又向2.5亿用户承诺:"如果疯狂的支出法案获得通过,'美国党'将于第二天成立。"他表示,美国需要一个替代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党,以便人民真正拥有发言权。
这已经是马斯克第二次公开抨击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了。所谓"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政府将诸多小而复杂的法案杂糅在一起组合而成的综合性法案。特朗普必须在7月4日之前让这个法案通过,而马斯克则誓要在最后3天内全力狙击。
这场对决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要知道,马斯克可是特朗普的核心幕僚,他在白宫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帮助特朗普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两人曾经亲密无间,现在却要在全世界面前撕破脸。
马斯克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难绝非偶然。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也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日子。如果法案在这一天通过,无疑会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巨大的政治红利。但马斯克显然不想让特朗普如愿,他要在这个关键节点给对方致命一击。
美国两党制历史悠久,第三党要想获得成功极其困难。但马斯克拥有2.5亿X用户的巨大影响力,再加上他的财力和声望,确实有可能撼动现有的政治格局。
三重打击让首富彻底爆发
马斯克之所以如此愤怒,主要有三个原因,每一个都足以让这位世界首富坐立不安。
第一重打击来自核心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大而美"法案计划废除拜登时期《通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这一政策变动可能威胁特斯拉2025年超一半的利润,并导致其加州零排放积分销售损失20亿美元。
这个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看似不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足以影响他们的购车决策。失去这个优惠,特斯拉在与传统汽车厂商的竞争中将失去重要优势。
法案还计划取消绿色能源补贴,对特斯拉储能业务造成年超10亿美元的损失。有预测显示,北美电动车销量可能因此腰斩56%。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对他整个商业帝国根基的动摇。特斯拉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它更是马斯克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旗舰企业。
如果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逆转,那么马斯克多年来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布局都可能付诸东流。
第二重打击则是对马斯克政治遗产的彻底摧毁。在过去130天里,马斯克作为白宫"政府效率部"负责人,为特朗普政府削减了115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虽然这远低于马斯克上任之初所承诺的1万亿美元,但考虑到他遇到的巨大阻力,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期间推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精简政府部门、减少冗余支出、提高行政效率等。
这1150亿美元的削减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是马斯克和他的团队经过详细分析和艰难博弈才争取到的。
然而,"大而美"法案却要在未来10年让美国增加2.4万亿至3.8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马斯克4个多月努力成果的20多倍被一笔勾销。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种大规模增加债务的做法,完全违背了马斯克一直倡导的财政纪律原则。
难怪马斯克要怒斥这是"财政伦理毁灭",任何一个有理想的改革者看到自己的心血被如此践踏,都会愤怒到极点。
马斯克在商界以追求效率和创新著称,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僚主义的可怕。好不容易取得一些改革成果,却要被一个法案全部推翻,这种挫败感可想而知。
第三重打击来自社会公平性的严重撕裂。马斯克发现,这个法案本质上就是"劫贫济富"的典型代表。
富人方面,法案准备永久化2017年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将遗产税免征额提至1500万美元,美国高收入群体将独占四分之一的减税收益。
而穷人方面的遭遇则完全相反。法案拟削减医疗补助约7000亿美元,增设每月工作80小时等严苛门槛,可能导致860万人失去医保。同时,法案还将提高食品援助年龄限制到64岁,使400万人失去食品补助。
马斯克虽然是世界首富,但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财富应该用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无论是电动汽车、太空探索还是脑机接口技术,马斯克的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改变世界的理想。看到这样一个明显加剧社会分化的政策,怎能不让他愤怒?
打造富人天堂穷人地狱
从"大而美"法案的内容来看,特朗普政府的真正野心昭然若揭:他们想要把美国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卡塔尔模式"国家。
什么是"卡塔尔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让美国成为全世界富人的聚集地,而穷人根本不配在美国生存。这个法案实际上是在用法律途径加速淘汰美国的穷人,同时从世界各地虹吸富人。
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富人国家,人均GDP极高,但这种繁荣建立在石油资源和外来劳工的基础上。大量的外来劳工承担着最艰苦的工作,却无法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
如果美国真的按照这种模式发展,那么本土的低收入群体就会成为新的"外来劳工",被边缘化甚至被驱逐。
这种模式在短期内确实能够带来经济数据的好看。当低收入人群被排除在外时,人均收入自然会大幅提升,各种经济指标也会显得非常亮眼。但代价是什么?是整个社会基础的撕裂,是人道主义底线的彻底沦丧。
这种发展模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都需要各个阶层的人群。富人需要服务,需要有人为他们工作。
如果把所有的穷人都赶走了,谁来提供这些基础服务?到时候恐怕还是要从其他国家引进劳工,这不就又回到了卡塔尔模式的老路上?
马斯克深知这种模式的危险性。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清楚地知道创新和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和完整的社会生态。如果美国真的变成一个只为富人服务的国家,那么它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即使是特朗普家族,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永远处于富人阶层。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够永远富有。商业有风险,政治有变数,经济有周期。
如果美国真的按照这个法案的设计发展下去,那么当特朗普家族有朝一日没落时,他们也会被这个体制毫不犹豫地抛弃。
马斯克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愤怒。他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更是在为美国的未来而战。一个没有人道主义基础的发展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这场3天决战的结果,不仅关系到马斯克和特朗普的个人命运,更关系到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大而美"法案真的通过,那么美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个阶段是否真的美好,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当政治、经济、道德三重考量交织在一起时,连世界首富都要为之拼命,这场博弈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马斯克的威胁不是空话,他有足够的资源和影响力来兑现自己的承诺。而特朗普也不会轻易妥协,毕竟这个法案关系到他整个政治遗产的成败。
最终的胜负究竟如何?这不仅是两个人的较量,更是两种价值观、两种发展模式的碰撞。答案即将在7月4日揭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