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印巴摩擦结束之后,很多人都在网上调侃一句话: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这场冲突的赢家,只有法国是唯一的输家。
网友们之所以如此调侃,是因为巴基斯坦在本轮冲突中取得了切实胜利,使用歼-10 CE战机,击落了包括“阵风”在内的六架印度战机;而印度开启了“鸵鸟模式”,单方面宣布胜利并在国内大肆庆祝;只有法国因为“阵风”的坠落,而在全球面前露了底裤。
大家发现,这架法国最先进的战机,似乎没有“卖家秀”中宣传的强大战力。在法国口中比肩五代机的“阵风”,在四代机级别的现代化超视距空战体系面前,仍旧显得十分分脆弱。
法国的国防威慑能力甚至都因此大大降低,有美国媒体就直接刊文评价,法国已成“五常垫底”,认为其落后中国20年。
01.法国已落后中国两代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刊出一篇评论文章,借法国公布新航母计划一事,对法国“阵风M”战斗机提出了质疑。文中引用法国官员透露的信息称,预计在2038年左右服役的法国新一代航母,仍旧以“阵风M”为中心建造,这意味着在2040年代,中美两国六代机都已经服役十年之时,法国仍旧完全依赖第四代战斗机作为国防主力。
甚至连英国都已经开始接受来自美国的F-35战机,俄罗斯则拥有苏-57战斗机,法国却没有任何五代、六代机计划,俨然已经成为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垫底的存在。
中国六代机与“阵风”
文中还以近期的作战案例鞭尸“阵风”称,实战测试不断证明,“阵风”这样体型轻、性能全面的多用途四代战斗机,由于航程短、雷达小型化与发动机性能弱,在四代机中尚且处于落后地位,与五代机之间的差距更是显著。
在诸多舆论鼓吹“阵风”能够“比肩五代机”、“单杀F-22与歼20”的时代,很少有人会如此彻底地质疑与否定这款战机。但如今,实战已经揭露了真相,很多军事评论家都开始意识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轻量化与多用途化的设计,必然会导致战机在制空能力上做出牺牲——而制空恰恰是一切其它打击活动的前提。
法国过度依赖“阵风”战机,就意味着法军在如今是一支只能打治安战的二流军队,根本无法作为大国博弈的筹码;法军的航母战斗群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略威慑能力,只能作为一个移动打击基地。
而从未来的长远角度来看,法国的处境更加糟糕。在中国已经试飞六代机、美国已经提出六代机项目的今天,以五代机为核心的先进空战体系,已经出现了扩散趋势,如果将来大量发展中国家都装备了五代机及其配套体系,法国仍旧只有“阵风”能够拿得出手,那么法国连干涉小国的能力都会失去,彻底成为一个三流国家。
美军F-35C舰载机
这对于法国来说,是战略层面的巨大打击。一直以来,法国都希望以欧盟领导者的角色,促成中美俄欧多边体系,成为未来的“世界一极”。如今法国的威慑能力大降,很可能会加速欧洲的人心离散,削弱法国以及欧盟的国际地位,导致法国的长期战略走向失败。
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曾经的独立大国法国,如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未来法国又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来重构自身的威慑能力?
02.法国为何沦落至此
法国沦落至此,与其自身战略延承以及时代变迁有着密切关系。
在戴高乐二次上台以后,法国就开始以戴高乐主义为自身的核心政策,追求大法兰西独立自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虽然有过争议与修改,但至今仍旧影响着法国。
戴国乐主义要求法国维持独立自主的防务能力、独立的外交观,以及建立“欧洲人的欧洲观”,确保经济、军事、外交不过度依附于某个国家或某个群体,给自己留足“翻脸的本钱”,确保不会受制于盟友。
而在这一系列理念中,独立自主的防务能力最为重要,这是国家威慑能力的根本,也是“翻脸”的最大本钱。
印巴空战中被击落的“阵风”
于是乎,法国过去半个多世纪一直在军工领域投入大量精力,维持着国内的完整军工体系,确保本国可以供给绝大部分军队装备。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一个国家想要维持完整的军工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尤其是在航空领域,新一代战斗机对上一代战斗机形成战力碾压的同时,技术水平也有着断崖式的提升,技术复杂程度逐渐超出了普通大国所能承受的范围,凭借单一国家研发新一代战斗机的难度不断提高。
四代机尚且有很多国家能够独立研发,到了五代机,就只有中美俄这三个体量够大、技术基础够厚的国家能够独立研发。如今其它装备或研发五代机的国家,或是直接进口货架产品;或是产品不成熟、达不到五代机标准,只是挂名五代;或是有美俄等国的技术支持。
F-35B降落在“伊丽莎白女王”号上
而法国的独立政策,注定其不能接受来自外部的核心技术支持,仅凭法国的能力则很难完成五代机研发,这导致法国进入了一个危险的死循环,只能始终依赖“阵风”作为空中主力。
这也是为何法国在过去十余年中,如此热衷于“阵风”的舆论宣传,只需要通过“4.5代”、“4.75代”、“比肩五代”等模糊化的名词,来不断降低公众认知中“阵风”与真正五代机之间的差距,法国就可以继续维持一定的威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独立大国的地位。
但如今,法国也不得不面对落后中国两代的现实,为了在将来继续维持自身的大国地位,法国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03.法国的路在何方
在“阵风”神话破灭之后,对于法国来说,未来有三条路可以走:
其一是立即投入海量资金,自主研发五代与六代战机;
其二是加入现有的欧洲联合项目,开发新一代战机;
其三是以北约盟友的身份,购买美国战机;
目前来看,以法国的经济与技术水平,第一条路很难走通,而第二、第三条路需要法国作出不同程度的牺牲。
目前欧洲已有的新一代战机项目之中,技术基础最为扎实的,是英国主导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计划,这一计划早在2010年代就已经立项,近几年又有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国加入。
在参与项目的企业中,有大名鼎鼎的英国BAE系统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意大利利奥纳多公司以及日本三菱公司,这些企业至少可以解决最核心的航空引擎、雷达等技术,法国若是加入其中,有很可能在2035年前后完成第六代战机开发。
英国展出的FCAS概念模型
但问题在于,英法之间长期理念不合,英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独立自主的欧洲,想要加入这个项目,法国恐怕要放弃自己欧盟领头羊的地位,修改自身的基础战略。
而向美国购买现成的F-35战机,则需要法国彻底放弃独立自主的策略,全面拥抱北约军事体系,受到来自美国的控制。
目前来看,法国很有可能选择美国路线,因为法国内部对于戴高乐主义实际上争议很大。如今法国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实际上和2010年代一系列对法国本土的袭击事件,以及马克龙的上台有关,这只是在短期内维护法国安全与稳定的措施,将来随着法国国际地位危机的愈发深重,法国政坛很可能会再次放弃戴高乐主义,重新选择倒向美国。
同时,在英美二选一的局面之下,英法矛盾也会促使法国倒向美国,从而增强法国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制衡英国搅乱欧陆的策略。
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也无法下定论,法国究竟要如何面对这场国际地位危机?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我们还需要且听且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