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双方紧锣密鼓准备在瑞士即将开始的谈判之时,特朗普却突然宣布临阵换将,调整了谈判团队的重要成员。在中方严格评估谈判能否开展和美国巨头企业迫于关税压力颓然退市的前提下,特朗普只得放下身段做出妥协,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中美谈判即将启动,不过中方依然给出了一个前提条件,要严格的对事项的落地进行评估。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依然像之前那样死要面子,抱着自己的高姿态。中方就会判定美方诚意不足从而重新判定谈判可否继续。
从这一条件来看,这次谈判还尚未开始,中方就已经占据先机。目前着急的可是特朗普,如果他不拿出真正的诚意,那这场谈判就算坐到一起也很难达成任何共识。
7日,特朗普终于对谈判进程做出了实质性的动作。财长贝森特在出席众议院会议时,明确表示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不会参与这次谈判。与贝森特一起出席谈判的人被替换为贸易代表格利尔。
纳瓦罗在美国素有贸易战点火人的称号。作为一个鹰派政客,纳瓦罗长期鼓吹中方威胁论并推出了自己的相关著作。在中美贸易战关税战中,纳瓦罗为特朗普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针对中方的政策,一招“对等关税”,把中美贸易额在第一季度打掉了18%。纳瓦罗一直认为,建立关税壁垒是挽救美国经济的最好手段。
把纳瓦罗从谈判团队中踢出去,或许可以认为是特朗普向中方释放善意的信号。不过更准确的说,这依然是一次政治表演,西方政客们通常是表现一套实际在背后还做一套的,而这次特朗普也并不例外。
前几日,特朗普刚刚叫停了对华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并且就在7日前后,美国商务部又对中方的芯片产业的制裁进行了加码,财政部同时也掺和了一手,叫嚣要把中方新能源产业拉进他们的制裁名单中。
可见,特朗普的所谓善意只是着急的表现,他迫于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向中方抛出求和的信号,但他的底色依然是继续针对中方。
从前面特朗普数日内三次在中美谈判问题上欺骗全世界的动机和让对华强硬的珀杜出任驻华大使的操作来看,谁知道这次特朗普还会不会给中方泼上一盆脏水。
不过,对于这些美国政客和商人们来说,利益才是最优先的,现在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便只得暂时牺牲掉纳瓦罗,以换取谈判的正常进行。
显而易见,贝森特将成为此次谈判的核心人物。在他和特朗普的搭班中,二人一直在各种问题上分别互换唱着红白脸的角色。虽然他在政治参与中颇显生疏,但作为索罗斯门徒,在经济上贝森特可以说是绝非善类。
不过在目前美国各行各业面临巨大冲击的现状下,贝森特也势必要做出一定妥协来保住美国的最大利益。7日的会议中,贝森特已经透露出正在考虑免除部分对华关税的动向。
但我们也可以推测到,这样做的动机只是因为中方占据了婴幼儿用品行业90%的市场,对华示好只是为了顺利谈判的顺势而为。因此,中方还需要多多警惕特朗普和贝森特会不会给中方挖一些难以察觉的坑。
在特朗普调整阵容的背后,美国多个巨头企业正在集体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些是特朗普不得不踢掉纳瓦罗的重要原因。美国需要用谈判的进展挽救国内低迷的经济和制造业。
知名鞋业巨头斯凯奇就是关税大战的牺牲品之一,他们在上市了二十余年后,终于在这场关税大战中难以招架,选择退市以断臂求生。
作为美国鞋业的老牌大亨,斯凯奇将除美国外的市场重心悉数布局在了亚洲,他们的生产线更是几乎全部位于亚洲地区。在美国对中方及周边国家接连筑起关税高墙之时。终于顶不住的斯凯奇对美国递交了一份声明。
在声明中,斯凯奇表示关税政策让他们的成本急剧走高,产品销量却是一路惨跌。在让美国看到他们所遭受问题后,斯凯奇隐匿了财报,夺回了自己更多的自主经营权。
可以料到,如果美国再不做出改变,像斯凯奇这样断臂求生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强如斯凯奇都难逃退市,更别说其他品牌了。退市潮一旦爆发,受损的还是美国自己,到那时美国只会与让产业链回流、挽救经济、降低失业的初衷越行越远。
5日,谷歌前CEO施密特在文章中表示,在美国的封锁下,中方的科技和成果正在飞速进步,已然成为了全球的引领者。
施密特的观点一针见血,像全世界昭告了“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全盘告终”的事实。
特朗普也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该放弃自己和美国打肿脸充胖子营造出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