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前前后后三次关税谈判,最终让贝森特痛快承认,美国手上没有太多筹码。

中美瑞典经贸谈判结束后这几天,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频频在公开场合露面,不是发表演讲就是接受采访,介绍瑞典谈判的具体成果,顺便提供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比如说,在瑞典会谈正式开始之前,美国团队会做周密的准备,明确谈判议题和目标。

为何说中美谈判后美方没太多筹码了

【贝森特透露了不少中美谈判的细节】


这更多是因为美国很清楚,要是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脱离议程安排,都有可能破坏谈判。美国的不按常理出牌,对中国已经不管用了。

据贝森特所说,中国的代表团规模在75人,而美国这边是15人,双方在会场各就各位之后,除去常规的念稿表态,就是围绕各自关注的议题来回讨论。

也就是事后通报中,提到的“坦诚、深入、建设性”的部分。

『三场谈判下来,中方给贝森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美国的视角而言,真正有成果的讨论,是双方代表团小组间的专题对话,还有高层间的小规模会谈,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以及中方这边对应级别的人物举行小规模会谈,随后,中美牵头人也举行了单独会谈。

这给贝森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就形容说,中方代表沉着冷静,是“老练的政治家”。

被问到这次瑞典会谈,与之前的两轮谈判有何不同,贝森特的看法是,有前面几次对话做铺垫,这次双方代表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个人关系”,可以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入手,就整体经济框架开展交流。而之前的谈判,相比起来就更为具体一些。

为何说中美谈判后美方没太多筹码了

【贝森特说没有筹码,不代表他们不会尝试制造筹码】


当然了,如果不解决具体问题,中美经贸谈判自然不可能往其他领域拓展。回过头来看,

日内瓦谈判,是为了给关税战按下暂停键,伦敦谈判,则是围绕出口管制进行交锋。

现在中美经贸互动稳定下来了,就可以讨论宏观议题,就经济政策交换意见。三场会谈是环环相扣的,贝森特也在有意识地基于前面两场谈判积累的经验,不断地调整与中国互动的方式。

『美国在中国面前没有太多筹码』

贝森特还主动透露,谈判期间,美国曾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但中方的答复相当不客气,直接撂下一句话,中国是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安全和能源需求,就差没直说,美国无权置喙中国的内部政策了。

至于中俄能源经贸,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贝森特就承认,警告归警告,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多筹码。

为何说中美谈判后美方没太多筹码了

【贝森特是中美经贸谈判美方牵头人】


能用的手段,前任又不是没试过,真要产生了效果,哪里还轮得到他们继续口头施压,说什么希望中国为100%关税“做好准备”。

美国现在要考虑的是,自己发出任何威胁,都有可能遭到中国的反制,乃至于为谈判带来大量不稳定性。之前关税战,特朗普政府已经因为误判付出了代价,不愿再节外生枝。

再说了,美国的关税政策,重心已经出现了调整,与中国达成协议是最高优先级,其他都得靠边站。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 近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口风软化得很厉害,在台海问题上也收敛了许多,就是担心一些场外因素,影响中美最后达成协议。干涉中国内政,是一个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的选项。

为何说中美谈判后美方没太多筹码了

【经贸谈判期间,中美高层会开展小规模对话】


『美国想和中国比拼耐心和定力』

美国承认自己手上没有筹码,不代表他们不会去尝试着制造筹码,这恰恰是特朗普擅长的领域。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美国要想与中国讨价还价,也就只能从与其他经贸伙伴谈好的协议入手,比如说与日本、韩国、欧盟的贸易协议。

采访期间,美媒同样很关注,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谈了一场,顺利达成美欧经贸协议,这会对中美谈判有何影响?

对这个问题,贝森特并未直接回答,但是到了其他场合,他又话里有话地表示,美国现在有了更大的筹码,在关税政策上不会给中国“特殊待遇”。

为何说中美谈判后美方没太多筹码了

【贝森特与格里尔通报谈判进展】


看得出来,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关税同盟”的构想,表面上不再炒作这个概念,但只是换了个形式继续布局。

虽说美国与日韩欧盟这几个达成的协议,都只是初步的框架,条款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敲定,能否建立起一个针对中国的壁垒,还有待商榷,但这不妨碍美国将此作为中美经贸谈判的潜在筹码。

贝森特很笃定,美国在8月前与多个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可能会让中国有些“紧迫感”。可能也正是因为美方抱有这样的想法,中美瑞典谈判,并未当即敲定延长停战期限,只是说要推动展期,看来会继续拉扯一段时日。

但如果要与中国比拼耐心和定力,那美国显然是选错了对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