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继去年登上珠海航展舞台后,“九天”无人机近日又由《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曝出即将在6月首飞的消息。作为一款本来就因为科幻布局,而饱受关注的装备,“九天”这次享受的待遇极其罕见——这么多年只见过事后公开首飞信息的情况,像这种提前一个月透露要首飞的例子,基本没有。

九天无人机将首飞 轰6要“失业”吗

▲“九天”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很快

从性能上来看,“九天”最大重量16吨,位于歼-10C和“枭龙”之间,最大载重6吨,既可以挂载1000千克级重型武器,也能使用霹雳-15这种先进空空导弹。7000千米航程/12小时航时,已经和不进行空中加油的轰-6K差不多。再加上“异构蜂巢任务舱”这种科幻色彩浓郁,实际上可以搭载大量微型无人机、巡飞弹的特种设计,“九天”已经把属性拉满。而按照官方说法,“九天”可以胜任从“空运空投”、“信息对抗”,到“火力打击”,甚至是“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这就有点难以置信了。

九天无人机将首飞 轰6要“失业”吗

▲“枭龙”最大起飞重量甚至不及“九天”

国内现在发展的无人机非常多,大体上仍然是侦查、察打一体、运输、火力支援这几类。“九天”以16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创造了无人机的新高度,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机身容量。这一方面造就了不俗的载重,理论上具备执行运输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得以容纳丰富的机载设备,配合使用先进空空导弹、远程反舰导弹,甚至是执行侦查、信息压制等高端任务。当然,这些性能不会同时出现在一架“九天”身上,而是基于优秀平台发展不同批次、定位的衍生型号。

九天无人机将首飞 轰6要“失业”吗

▲“九天”可以搭载因击中S-400而扬名的CM-400AKG

问题在于,航空装备发展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到像“九天”这种,集几乎所有任务于一身,将多用途发挥到极致的装备。从技术上来说,发展这种通用化武器确实是好事,但技术难度确实苛刻。“九天”自身的态势感知系统,不足以满足攻击数百千米外目标的条件,基本不存在的隐身、机动性能,在传统空战中也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九天”想实现这两类设计指标,只能凭借远程数据链的支持,也就是和月初南亚上空的歼-10CE差不多。

九天无人机将首飞 轰6要“失业”吗

▲预警机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当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交战距离越来越远,指挥系统和数据链的价值愈发关键,那么武器平台本身的价值就会下降,或者说要求降低。“九天”最大的价值,在于拥有接近传统战术战斗机载重的同时,还有典型中程轰炸机的航程和滞空时间。如果未来再加入空中加油体系,那么叠加不需要飞行员的特性,“九天”实际上能以相对低廉的成本,组建稳定巡航,能随时按照需求发起打击的空中巡逻编队。相比于以隐身为关键性能的攻击-11无人机,低成本和通用化是“九天”的核心理念。

九天无人机将首飞 轰6要“失业”吗

▲彩虹-7其实定位和攻击-11有点相似

微型无人蜂群的情况看起来很科幻,但本质上只是运输任务的一种,未来甚至不排除普通战斗机,像战区投掷这种装备的可能——相比于传统箱型子母弹,微型无人机蜂群主要是增加了独立的简易制导能力,这与载机的关系并不大。总体而言,“九天”的设计思路,有点像传统上的战斗轰炸机,只不过去掉了飞行员,同时增加了一定程度的运输能力。

九天无人机将首飞 轰6要“失业”吗

▲本来就指望低成本争得生存空间的轰-6,现在又面对“九天”的挑战

换句话说,等到“九天”服役,实际上将取代歼轰-7A和轰-6系列的大部分作用,未来很有可能与“轰-20”,或者其他大型隐身平台组队,分别执行中低风险、高难度远程支援任务。从这一点来说,“九天”确实配得上万众瞩目的待遇,也不用担心性能泄露——其本身技术并不关键,真正难点在于支持体系的建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