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东面临更为动荡拉锯局面媒体:中东面临更为动荡拉锯局面

短暂的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到期后,巴勒斯坦人没能等来第二阶段停火。3月18日,以色列恢复对加沙的大规模空袭及地面行动。近日,美军对胡塞武装发起大规模空袭,胡塞武装对美军航空母舰及其编队发动打击。

当前中东冲突再起,较为激烈的矛盾主要聚焦于加沙、也门和伊朗等三个区域,背后折射的是巴以关系和加沙重建安排、胡塞武装与红海安全以及美伊新一轮复杂博弈三大地区问题。

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军事施压是巴以冲突的最新延续,美国与伊朗在战争与和谈之间的扑朔迷离增添了两国关系的不确定性,而美军与胡塞武装的互袭,既是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外溢的激烈表现,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美伊冲突加剧的必然产物。

当前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与爆点环环相扣、相互作用,对于中东格局将产生不可避免的震荡作用,地区局势难有总体上缓和的迹象,僵持与反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各方“过招”的基本方式。

以方“摊牌”重启战端

以色列与哈马斯今年1月实现第一阶段停火,一度提振国际社会的信心。然而双方围绕开启第二阶段停火谈判的斗争日趋激烈。面对哈马斯提出的释放部分被扣押人员换取停火时间的提议,以色列方面愈发失去耐心。一方面是因为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甚久,以色列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压力,坚持相信“消灭哈马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助攻”以色列,兜售的“清理加沙”和“接管加沙”的计划增强了以色列的“底气”。以色列开启第二阶段停火谈判的前置条件事实上是对哈马斯明白无误的“摊牌”,其结果必然是战端重启,哈马斯也难以做出根本性妥协。

3月18日,以色列以哈马斯拒绝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和释放被扣押人员为由,恢复对加沙地带的猛烈空袭和地面军事行动。加沙多个目标遭遇以军空袭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哈马斯多名高级官员丧生。3月3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准备开启第二阶段谈判,但前提是哈马斯放下武器,允许哈马斯领导人离开加沙,以方将负责加沙的总体安全,并着力促成实施特朗普提出的“自愿移居”计划。

不难看出,以色列已不满足于哈马斯“挤牙膏”式的释放被扣押人员模式,而是期望能在拥有明显武力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两大目标——所有存活被扣押人员的一次性释放以及一个没有哈马斯统治的加沙。

美与胡塞激烈互袭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伊朗为首的“抵抗之弧”成员展开针对以色列的袭击活动,试图缓解哈马斯的军事压力,并促使以色列停火止战,其中便包括也门胡塞武装。胡塞武装针对美以目标的频繁袭击以及美以对也门胡塞控制区的军事行动,不断加剧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进入3月,随着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陷入困局,以色列恢复了对加沙地带的空袭,美国则加大了对胡塞武装的打击。

媒体:中东面临更为动荡拉锯局面

也门民众在萨那集会,抗议美军空袭胡塞武装目标 新华社 发

3月15日以来,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进入新一轮的激烈互袭状态。美国加大对胡塞武装的空袭,胡塞武装则针对美军航母编队进行打击。3月25日,美军对也门萨达市及郊区实施13次空袭,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至少15次空袭。3月28日,有消息称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正前往红海,将与“哈里·杜鲁门号”航母编队一起,对胡塞武装形成新的军事威慑。3月30日,胡塞武装发言人称,对红海水域的“哈里·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发动打击。4月1日凌晨,美军对也门萨达省发动空袭。胡塞武装击落美军MQ-9型无人机。此外,胡塞武装还对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发动弹道导弹打击。

特朗普政府将胡塞武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绝非偶然。胡塞武装主要控制区在也门西部和北部地区,包括首都萨那和荷台达港等战略要地,从地缘上可以直接对连通红海与亚丁湾的曼德海峡的通行安全产生威胁。此外,胡塞武装2014年9月以来一直掌控首都萨那,并于2024年8月建立了名为“变革与建设”的“新政府”,其组织建设与政权化发展高度融合。

美国期望在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受到重创的背景下,集中精力大幅削弱当前中东反美反以组织的首要力量胡塞武装,进而重塑红海地区安全秩序。但美国面临的现实尴尬是,显著的海空优势在遭遇胡塞武装的地形优势时,往往会陷入非对称战争的困境。

美伊将陷漫长拉锯

也门和加沙战火重燃,引发国际社会忧虑。两场冲突的外溢风险正不断上升,中东或将面临更加动荡的局面。

伊朗问题的局势显得相对平静,但美伊唇枪舌战之下的矛盾与冲突暗流涌动。3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已经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伊朗就放弃开发核武器计划与美国谈判。3月30日,伊朗政府发言人称,已就美国发出的信件递交了回信,与美国的间接谈判已经提上日程,外交进程仍在继续之中。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强调,伊朗不会在“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的条件下进行直接谈判,间接谈判则可以继续。3月30日,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不忘“补刀”称,还将像“四年前一样”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伊朗对于特朗普重返白宫早已做好心理准备,美国新政府的对伊政策仍旧是“熟悉的配方”,但特朗普的信件更加直白地将伊朗打上了“开发核武器”的标签,伊朗对此保持高度警惕,避免陷入其话语陷阱,因为伊朗长期以来宣称不寻求拥有核武器。

对于美以发起的军事行动,伊朗方面目前反应相对克制。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的目标不是直接与美国或以色列开战,而是维持“代理人”战争,用最小的成本让美以陷入长期消耗。加沙冲突久拖不决是目前中东乱局持续的核心原因之一。要想阻止当前局势升级为更大规模的地区冲突,各方需要加紧寻找推动加沙停火、冲突解决的可行路径。

特朗普再度上台后,通过支持以色列继续强力打击哈马斯,以及自身加大对胡塞武装打击力度的“组合拳”,旨在从伊朗的“外围”着手,削弱其在中东的总体实力。尽管特朗普对伊朗抛出的“轰炸”威胁杀气腾腾,但美国仍难突破对伊“极限施压”的基本运作模式,美伊围绕核协议问题仍将会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