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董明珠海归间谍论逻辑槽点多

董明珠又引来一波舆论。


这次是在公开场合表示用人“绝不用海归派”——因为海归里面有间谍,由于无法辨别谁是间谍,所以还是用本土培养的人才。


一句话就暴露出来好几个槽点,比如逻辑硬伤,比如涉嫌歧视。


咱就说说逻辑硬伤——因为海归里有间谍,所以不聘用留学归国人员,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可以推导出因为中国人里有间谍,所以不聘用中国人。


按照这个逻辑,董明珠好多事儿不能做了。


比如,由于官员里有腐败分子,所以董明珠千万不要接触官员,被拉下水了怎么办,被腐蚀了怎么办。


逻辑能力比较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决定一个人能否辨别是非。


我这么说,一定会遭人嘲讽——你敢说董明珠认知不如你?人家能把格力做得很大,你做出了什么成就?你真要这样嘲讽我,那么我就回怼你一句:一个人的认知与其地位并没有必然关系。


特朗普的地位高吧,贵为全球最强大国家的总统,一句话就能血洗美国股市、影响俄乌局势。然而就从他上台以来的乱拳打关税战以及朝令夕改的玩法来看,认知水平实在太低,尤其是对中国的认知水平太低。


说到这里,需要明确,我写这些不是要为了吐槽董明珠,如果前面的话伤害到董女士,我在此向她深表歉意。


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个人的挣钱能力,一个人的事业成就,其实与他的认知能力没有必然的关系。


很多人功成名就,很多人地位极高,很多人富可敌国,其实并非认知水平很高所致。


同样,有些人一辈子落魄,穷困潦倒,也并不是他的认知水平太低所致。


人的成就或境遇,是无数因素共同促成的。


巴菲特NB吧,没有美国数十年的“国运”他能行吗?把他的策略应用于A股他能行吗?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原因就在于促成成功的因素太多了,多到你穷尽一生也发现不完,发现完了也没用,因为时过境迁了。


读再多投资大佬的传记,也难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听再多成功人士的教诲,也难把生活过得像他一样成功。


从玄学的角度说,每个人有每个人“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是文艺作品用来激励人的。人需要被激励,人需要努力奋斗,但激励与奋斗并不必然带来成功。


董明珠事业那么成功,言论却那么多槽点,这一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给成功人士 “祛魅”。


不仅需要对成功人士祛魅,也需要对名人祛魅,然后才能更客观地认识现实。


有些名人的“魅力”是后人赋予的。比如孔子曾自认是“丧家犬”,但后来被赋予了“至圣先师”的头衔,比如岳飞被杀与他对赵宋南渡后的局面缺乏深刻认知有一定关系,但到了明代他被追封为武圣人。


无论是孔子还是岳飞,他们在后世的地位,都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也不是努力奋斗得来的,是他们无法预料的因素决定的。


换个角度说,很多人吐槽董明珠,还是把她成“大人物”看待了,觉得这么成功的人物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


听到“大人物”说出不靠谱的话,不必惊诧,否则一个特朗普就能让你惊诧不过来。


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有认知缺陷,都一身毛病,不必自负,不必慕强。


那些成功人士,不如慎言一些,已经拥有了财富和地位还要展现更多话语权,会遭人讨厌的,不如少给还没成功的人指点迷津,不如少就与自己业务无关的话题表态。一则容易暴露认知缺陷,一则容易给自己惹麻烦。少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至于我们这些无名之辈,可能已注定一辈子平庸,无论怎样“努力奋斗”也不可能企及“成功人士”,但至少有一个方面还是有可能超越甚至碾压他们的,那就是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