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洞察丨美学者:“美国受害论”极其讽刺 “产业回流说” 奇怪低效

BI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 卡尔·费(美籍)

观点速览:

美国在国际贸易当中“受害”的言论极具讽刺性

所谓“产业回流”是奇怪且低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中国推动绿色转型的优异表现应获掌声而非惩罚

贸易壁垒与高科技封锁锁不住中国科技企业创新

全球洞察丨美学者:“美国受害论”极其讽刺 “产业回流说” 奇怪低效

外媒截图

美国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屡屡宣称美国在过去数十年的国际贸易当中被其他国家“占了便宜”,甚至所谓“吃亏80年”。相关言论直接否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贸易秩序。

那么,在美国学者的眼中,这个结论成立吗?

卡尔·费:美国“受害论”极其讽刺

美国一直是国际化和开放市场的受益者,在低关税的环境下,美国公司能够在进口产品的同时,无需支付巨额的额外费用,并且实现再出口。从历史上看,这确实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好处。多年来,制造业从美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这的确对美国的某些行业有负面影响,但讨论贸易平衡,综合考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逆差和顺差会更准确。

事实证明,尽管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货物贸易方面存在逆差,但同时,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存在顺差。

我认为,仅仅关注货物贸易平衡并不是正确做法,这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美国历史上确实受益于高度开放的经济。而不幸和讽刺的是,现在的美国从开放经济的支持者变成了开放经济的最强烈反对者。

现在,通过挥舞关税大棒,美国要求世界各国都买美国货,要求各国企业都到美国去投资,给美国创造就业。那么,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高度分工的当下,美国的目标能实现吗?

卡尔·费:所谓“产业回流”是奇怪且低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制造业的投资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规模,或许需要数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数十年。因为如果只有一家企业决定迁移,这是不够的,需要迁移整个供应链。所以我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产业回流”发生的速度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另一方面,我认为不同的国家应当做不同分工。如果你(美国)一定要用奇怪且低效的方式重新配置全球价值链,这将损害美国和全球产业运作的效率,进而导致创新减少、经济增长放缓,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即便美国希望恢复某些制造业,当下能够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也无法与10到20年前,这些制造业向国外转移时相比。当前,由于自动化程度更高,很可能无法创造预期数量的新岗位。

特朗普政府就职后,自2025年4月2日起,对全部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此前在2024年9月,时任美国拜登政府启动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的高额关税。同年10月,欧盟决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税率不等的反补贴税。

全球洞察丨美学者:“美国受害论”极其讽刺 “产业回流说” 奇怪低效

最新的进展是,2025年4月8日,中欧双方同意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寻求以此替代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税,并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如何看待相关进展?

卡尔·费:中国推动绿色转型的优异表现应获掌声而非惩罚

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其实早在欧盟最初讨论对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时,双方就已做出过相当大的努力来推动设定中国电动汽车销往欧洲的价格下限,欧盟也对此持开放的态度。

所以我很高兴听双方再次讨论这个方式,我认为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途径,也就是从根本上降低关税,把关税转为最低价格。

但我认为无论是关税还是最低价格,都令人遗憾。因为全球实现绿色转型是当前的关键问题,而电动汽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中国有先见之明。中国意识到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趋势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潜力,有助于中国和世界的绿色转型。

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值得称赞,因为电动汽车发展需要非常周密的计划,耗费大量精力、投资和工作。我们需要实现更多绿色转型。我认为,中国应当受到赞扬而不是指责,更不应该因为在电动汽车行业的优异表现而受到惩罚。

除了宣称美国在过去数十年间吃了亏,被占便宜之外,本届美国政府还宣称遭受了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冲击和影响—包括出口补贴、产品标准、配额禁令、许可制度等。

但可笑的是,美国现下公开通过“非关税壁垒”限制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芯片出口禁令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不过,在专业人士眼中,这个想法是“一厢情愿”。

全球洞察丨美学者:“美国受害论”极其讽刺 “产业回流说” 奇怪低效

智库截图

4月14日,知名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网站刊文指出,依靠出口限制,无法确保美国在半导体设计、生产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这种做法的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支持中国取得更具突破性进展。

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

卡尔·费:贸易壁垒与高科技封锁锁不住中国科技企业创新

科技领先的企业和国家,在创新方面都具备惊人的敏感度,能够突破各种障碍,包括应对美国现在正在尝试的做法。中国公司开发的DeepSeek就是典型的例子。美国已经限制了高端芯片的出口,而DeepSeek找到能够满足技术开发需求,同时对算力要求更低的方式,对高端芯片的需求也更少。

你(美国)或许认为通过技术封锁阻止可以支持本国产业,但实际情况是,这只会激发竞争对手的创新热情,最终受伤的是你(美国)自己。所以总的来说,美国封锁高端技术,短期内或许会对中国造成一些伤害,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将能够继续前进。

更重要的是,垄断不是行业发展的良策,良策是各国根据其拥有资源的不同,专注于不同行业并开展合作,这才是更好的方式。而如果我们设置高关税壁垒,无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全球的进步都会放缓。

记者|汪一鸣 陈濛

签审|邹浩宇

监制|关娟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