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蛮好的人生》最新的剧情中,胡曼黎卖房还债、薛晓舟升任总监,在命运的安排下,这对黄金搭档在太盈国际强强联手、重新出发。

全新的岗位、全新的赛道,薛晓舟雄心壮志,胡曼黎发愤图强,两人正准备施展拳脚、大干一场,谁料习惯拉踩、日常作妖的唐玲又开始了添堵。

薛晓舟辛辛苦苦地拉客户、找资源,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签署合同,唐玲却不讲武德、弯道超车,生生地抢走了这一单。

心有不甘、满腹委屈的薛晓舟找到了李青青,希望上级领导能够主持公道,但是李青青却是这样回复的,“职场,谁拿下客户,谁就是赢家,就这么简单,没有先来后到这一说。”

对于唐玲的下作手段,薛晓舟原本寄望于李青青一碗水端平,谁知领导却根本没有考虑过端水的事情,反手就把碗给砸了。

李青青说,谁拿下客户,谁就是赢家。站在她的立场,签署保单、款项到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开单人是唐玲还是薛晓舟,反倒是无关紧要。

毕竟,这叫肉烂在锅里。何况,在太盈国际内部,向来奉行的是业绩为王、结果至上的信条。薛晓舟虽然是总监,但是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李青青的做法,看似不可理喻,实则合情合理。

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唐玲与薛晓舟的明争暗斗,真正的始作俑者居然是李青青。

在薛晓舟变身薛总监之后,李青青曾特意找到唐玲,看似无心、实则刻意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当初你来,是撬了胡曼黎的单子给我当投名状,业界有人可能会不齿你这种行为,可我就是欣赏你这种为了业绩可以不顾一切的劲头。可惜,你后来队伍做大了,思想上就有所松懈了。我提薛晓舟,就是想引入竞争,也给你提口气。唐玲,拿出你当年的斗志,给我看看。”

李青青这段话乍一看啰里啰嗦,细品就能发现她话里话外的中心思想——鼓励唐玲效仿当年的自己,继续和薛晓舟抢客户。

唐玲与薛晓舟,同样是公司的销售精英,同样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李青青为什么要挑拨关系、制造对立,激化两个下属之间的矛盾呢?

对于自己的搅屎棍行为,李青青说,她提拔薛晓舟,就是想引入竞争,也给唐玲提口气。按照她的说法,无论是重用新人薛晓舟,还是给唐玲打鸡血,都是为了发扬狼性文化、鼓励内部竞争。

在李青青看来,随着太盈国际的发展,公司上下疲惫懈怠、不思进取的心态在蔓延,员工们难免会产生松松劲、歇歇脚的想法。

因此,大力提拔薛晓舟也好,暗中鼓励唐玲也罢,都是希望引入竞争,让他们在公司充当鲶鱼的角色,通过引入竞争、加大外部刺激,激发公司员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活力。

毕竟,世上大多数的人,不逼上他一把,永远都不知道他的潜力有多大。

只是,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李青青全部的考量,显然是低估了她的能力和段位。李青青之所以要给唐玲煲鸡汤、打鸡血,通过制造冲突、激化矛盾的方式,来激发下属的潜力,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李青青提拔薛晓舟升任总监后,在胡曼黎的聘用上,两人产生了分歧,彼此之间短暂的蜜月期就此结束。

当时,李青青以胡曼黎遭遇前东家开除、遭到高额索赔为由,建议薛晓舟不再任用胡曼黎。

对于李青青的建议,薛晓舟当场表示了拒绝。他甚至言辞激烈地表示,想要换掉胡曼黎,就得先换掉自己。薛晓舟用最温柔的语气,给出了最硬气的回答。他甚至不惜立下军令状、力保胡曼黎。

被自己的下属这样当面回怼,李青青的面子往哪放?所以,暗中扶持唐玲与薛晓舟作对,是李青青的盘外招。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敲打不服管教的薛晓舟——你不过是我手中的一枚棋子,我能成就你,更能毁灭你;我能将你推向总监的位置,也能分分钟将你打回原形。

李青青说,“薛晓舟,你要明白,我可以捧你,也可捧其他人。”这句话,无异于掀了桌子;但薛晓舟却说,助理的位子非胡曼黎不可。

在这场对话的最后,李青青说,“太盈国际两个月的试用期,希望你在这试用期内,向我证明这一点。”这句话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杀机。李青青的潜台词很明白,一旦薛晓舟试用期的业绩表现一般,两个月的总监体验卡就立马到期。

为了胡曼黎,薛晓舟接下了领导的战书,也将自己逼到了绝路。

自古华山一条路。薛晓舟的总监之旅,注定不是一片坦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