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太饱了?”9月16日上海,一家面包店的店员将卖不完的面包都扔进了垃圾袋,有人看了很心疼,上前询问能不能打折出售,不料店员表示,这是他们店铺的规定,当天吃不完的都要扔掉,网友:不浪费粮食的办法很多,非要用这种方法抬高商品的价值吗?[作揖]上海一家面包店的做法最近让人看不下去了,店员把当天卖不完的面包整筐整筐地倒进垃圾袋,里面还有不少当天刚出炉的新鲜面包。有顾客看到后觉得可惜,问能不能打折卖,结果店员说这是公司规定,卖不完的必须扔掉,连折扣都不给。这些面包在店里一个要卖几十块,转眼就被当垃圾处理了,这反差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什么保证品质,分明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搞饥饿营销。故意把产量控制得少一些,宁可扔掉也不降价,就是为了让顾客觉得这家的东西稀缺,值那个价钱。这些被扔掉的面包其实完全可以帮助到需要的人,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还是有不少人为了温饱发愁。现在的年轻消费者特别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看到这种大量浪费食物的做法,很多人会选择用脚投票,不再光顾这样的店铺。其实商家可以在最后一两个小时推出特价,或者只对会员开放,或者换个包装和名称,这样既处理了库存,又不会让人觉得降价了。当然消费者自己也要反思,平时是不是也有浪费的行为,点餐时量力而行,吃不完的打包带走,这些小事做好了,整个社会的浪费现象就会减少很多。看到此事件的网友表示反感的不是“不卖隔夜面包”的规矩,而是那种“宁可变垃圾也不愿分享”的冷漠劲儿。“纯属饥饿营销,玩砸了!东西卖不完宁愿扔了也不便宜卖,不就是想营造一种‘我家面包抢手,从不降价’的高端人设嘛?说白了就是套路。”“看着真心疼啊!有多少人早上舍不得吃这么贵的面包,他们倒好,整筐整筐扔,就不能学学别的店,晚上八点后半价?或者送给环卫工人也行啊,这样扔太伤人心了。”“说白了就是成本算得精,降价会影响品牌定位,捐赠要付出人力物流成本,直接扔掉‘成本最低’,但良心这笔账,他们没算进去。”“杭州、上海很多面包店都和食物银行合作了,临期的完全可以送给有需要的人,既做了公益又节约粮食,双赢,只能说这家店格局没打开。”你平时遇到过这种食物浪费的情况吗?觉得商家应该怎样处理卖不完的食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议。信息来源:杭州网2025年9月16日

商家应该怎样处理卖不完的食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