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人不把商品卖给美国,美国人对中国的敌意反而下降了!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五年来,美国人对中国敌意第一次出现缓和。
首先,美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咋样,直接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看法,过去几年,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结果呢?中国商品价格涨了,美国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就这么被蒸发了。
皮尤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人觉得关税对自己不利,53%的人认为关税影响了个人生活,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发现原本便宜的中国制造都涨价了,你能不骂娘吗?骂谁呢?
当然是骂制定政策的人,而不是中国。所以当中国减少对美出口,美国消费者反而松了口气——至少不用再为那些被关税垫高的价格买单了。
其次,美国政府的贸易战打得自己满地找牙,他们以为加征关税能把制造业逼回国内,结果呢?供应链乱成一锅粥,企业成本不降反升。
美国商会的数据显示,贸易战让美国损失了70多万个就业岗位,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芯片企业失去了中国市场。
更搞笑的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减少,反而扩大了——2024年逆差总额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从47%降到24.6%,但其他国家的逆差却飙升了。
这说明啥?美国老百姓该买的东西还是得买,只不过绕了个弯子,成本更高了。这种情况下,美国民众自然会反思:打贸易战到底图啥?
再看看中国这边,咱们的反制措施精准又有力,你不是加关税吗?我就减少进口美国农产品,让美国农民的选票说话。你不是限制技术出口吗?我就自己搞研发,现在中国的5G、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更绝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其他国家合作,把美国排除在外的市场都占了。美国企业眼瞅着中国市场越做越大,自己却被挡在门外,能不急吗?这种经济上的孤立反而让美国民众意识到,和中国脱钩是自断财路。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特朗普政府那会儿,为了选票拼命打中国牌,把中国当成所有问题的替罪羊。
但拜登上来后发现,光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还得务实合作,于是中美在气候变化、禁毒、公共卫生等领域重启对话,甚至成立了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这些合作让美国民众看到,中国不是只会对抗,也能在全球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留学、旅游等渠道了解中国,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父辈少得多。
最后,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在悄悄改变,以前美国媒体总把中国塑造成威胁,但现在中国在扶贫、抗疫、环保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的高铁、移动支付、电商平台让美国年轻人羡慕不已,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国家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话语权,比如推动乌克兰危机降温、促成加沙停火,这些行动让美国民众觉得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不是麻烦制造者。
说到底,美国民众的敌意从来不是针对中国本身,而是被政客和媒体煽动起来的,当贸易战让他们的生活变差,当合作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自然会用脚投票。
中国减少对美出口,其实是在倒逼美国反思自己的政策,让他们明白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才是正道。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至少说明,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美国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