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特朗普在欧洲狠狠砸下一锤,冯德莱恩终于意识到,中方当初的警告,并不只是外交场上的寒暄。

这一局,局势变了,节奏也全乱了。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历史最大交易”?特朗普打了谁的脸?

一开始没人当回事,白宫宣布要和欧盟谈新关税安排,欧洲各国议会照旧内斗,外界普遍以为就是美国人例行吓唬人。

谁也没料到,协议真签下来了,特朗普站在苏格兰外景镜头前,表明了“我们赢了”。

媒体第一时间给出数字——15%,是美国对欧盟商品即将征收的实际关税比例,这一下,原本指望谈判打个平手的欧盟,彻底被打懵了。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在欧洲人还在反应怎么这么快、为什么妥协时,美国媒体已经在分析受益清单了。

军工、农业、天然气、飞机零部件,每一项都扎在欧盟神经上。

小寻注意到,欧洲那边没人敢称这是一场胜利。

哪怕是冯德莱恩,在联合声明里也只用了“稳定”、“避免冲突”、“务实”这些模糊词,明显是在避免刺激内部情绪。

为什么会妥协?特朗普拿着两个筹码:能源与战火。

美国天然气已经开始替代俄气,只要欧盟继续推进脱俄路线,能源替代就必须加快步伐,而天然气从哪来?美国。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第二张牌就是乌克兰,如果美欧战略配合出现裂缝,援助体系立即瘫痪。

特朗普现在是共和党的实际掌控人,下一任总统大概率还是他,欧盟要赌未来,不如先保眼前。

于是这场协议就这么签了。

表面是“重构跨大西洋贸易”,实则是“交换战略顺从”,欧盟用开放市场换取安全庇护,美国则把这个成果包装成胜利,甩给了国内选民。

也就是在这个节点,小寻开始回想不久前冯德莱恩访华时,中方提的那些话。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冯德莱恩访华前的警告,中方讲明了几次?

当时中欧关系正绷得紧,欧盟刚宣布对部分中资企业和银行进行制裁,理由是它们与俄罗斯存在“间接关联”。

中方第一时间回应,内容很克制,句句带锋。

“欧方若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句话看似客套,其实在外交语言体系里,已经等同于红线声明。

冯德莱恩在这种背景下踏上访华行程。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她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联合出访,名义上是中欧峰会,外界都清楚,这次来就是摊牌。

小寻查了会前欧方三项诉求:

其一是限制对俄的科技流通;其二,削减“产能过剩”;其三,开放市场准入。

这三点,中方公开场合逐一回应,没有退让,也没有模糊。

“欧方是否也限制自己对俄出口?”

“产能过剩”是谁定义的?谁来测算?

市场准入,欧企在中国赚了多少年了?现在突然说不公平,逻辑通吗?

冯德莱恩并没有直接回应这些,却在中欧峰会后的发布会上说,“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拐点”,还表示“必须解决经贸结构性不平衡问题”。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发布会一结束,回到布鲁塞尔就静悄悄了。

没有新协议,没有路线图,也没有联合声明推动具体改革,那次访问,欧方没捞到实质性东西。

可真正的提醒,已经给出去了。

中方已经明确说了——欧方不能在中美之间搞双重游戏。

如果继续边制裁、边提要求,那中方不会配合。

谁都知道欧盟想要的是什么:既想要中国这个市场,又想维持与美国的准军事同盟,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过去还能凑合,现在已经走不通了。

冯德莱恩明白了吗?也许当时没完全意识到,这次特朗普“胜利”之后,小寻相信她已经感觉到了。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美国不需要盟友站在身后,只要站队,谁犹豫,谁就得吃亏。

中方当初讲的话,现在看不就全成了现实吗?

欧洲没拦住关税,反而签了协议;也没在中国市场打开突破口,反而又激化矛盾,这场双线博弈,欧盟两边都没赢。

下一步欧盟怎么办?会继续押宝美国,还是回头调整对中政策?

或者说,这次事件,会不会成为中欧关系的一次“现实对照”?

欧洲这一轮到底“学到了”什么?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协议背后的算计,特朗普为什么挑这个时候下手?

不少人以为这是巧合,特朗普站出来宣布“历史性胜利”,欧盟立马响应,场面热闹得像场胜选发布会。

可小寻觉得这根本不是突发,是蓄谋已久。

从能源供应,到乌克兰前线,再到军火合同,美欧之间过去这一年的所有交集,基本都是美国强推,欧洲被动配合。

协议签署的前一周,美方突然释放“可能单方面加税”的信号,欧盟高层紧急联系华盛顿,会议就这么定下了。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特朗普在这个时候要的不是谈判结果,而是“胜利姿态”。

美方经济增长承压,通胀仍在高位,贸易数据不理想。

共和党大会即将召开,特朗普需要一个可被包装的故事,一个欧洲被征服的故事,听起来特别顺耳。

协议的具体条款其实对欧方压力不小。

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农产品、天然气这些核心领域的互惠程度严重失衡。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欧盟大量让利,美国只象征性开放部分工业制品进口。

说白了,美方用15%的关税,把欧盟推到谈判桌前;欧方则是用实实在在的让步,换来美国放下关税大棒。

可最核心的问题并不在条款,美国通过这次谈判,再次把欧洲摆在“次要顺从者”位置。

特朗普用“胜利”的语言告诉世界——欧盟妥协了,站队了,听话了。

这就解释了一个问题,在签署协议之后,特朗普突然提到“与中国的谈判仍在进行,难度很大”。

这句话表面和欧盟无关,其实说给中国听。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小寻看来,这又是新一轮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前奏。

美国要的就是对话话语权和供应链定价权,把欧洲先压服,再逼中国让步,是整个战略的逻辑顺序。

所以,冯德莱恩当初访华时中方说的“战略选择”,其实是一个提前下发的提示信号。

中方看得出美欧勾连趋势,也明白欧盟处境艰难,中方不会接受“既要在中国赚钱,又跟着美国搞遏制”的路线。

这点,中方在会上已经讲清楚了,欧方听没听进去?这次协议之后,该明白了。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中方已经表态,欧方下一步会往哪走?

中欧之间的问题,不是因为哪个国家出了事,而是长期结构性分歧积累所致。

中方其实没太多复杂要求,说白了就一句:别踩线。

中方讲过几次了,不接受对华制裁与正常经贸合作“并行”。

欧方如果继续用“价值观”、“人权议题”包装贸易限制,那合作空间会被一点点压缩。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冯德莱恩峰会后专门提了“中方稀土出口”的问题,说欧盟必须保证战略原料供应安全。

中方当时没有正面驳斥,第二天发布会有官员暗示,“中国不会任由产业链被裹挟”。

这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中方对欧盟的技术依赖性理解得很清楚,也知道哪些底线不能破。

可欧方自己把局面玩死了。

小寻觉得冯德莱恩这趟访华回来,可能正面临双重压力。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一边是布鲁塞尔内部越来越多声音质疑“过硬”,说这样损害欧洲工业竞争力;另一边是特朗普趁热打铁,把欧盟变成“可塑的盟友”。

这种时候,欧方如果不调整路线,就可能在中美两个市场都碰壁。

从峰会后的动静来看,中欧短期内不会破局,“信任”两个字,已经在往下掉,中方没封门,会逐步收紧,欧方要想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在实际行动上改弦更张。

可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法国担心农业,德国担心汽车,波兰怕军事,美英又分化东欧,冯德莱恩自己也不掌握全部话语权。

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这就让中欧关系变得很像一艘大船——方向对不对,不光靠掌舵,还得船员不造反。

现在这艘船正驶进风暴区,特朗普这一击,把海图打碎了一半。

小寻认为,这场“关税胜利”不过是个开始,下一步还是未知数。

反正中方已经提前发出了告诫,选择也已经摆在台面上,谁犹豫,谁承担后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