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交锋还没平息,中欧之间的贸易再起波澜!5月18日,我国商务部再次果断出手,公告宣布对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及欧盟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并且现在已经生效了。
这一拳下去,欧美企业瞬间肉疼。
尤其是欧盟,因为中国是欧盟化工产品的重要市场,这一征税直接影响其数十亿欧元的出口生意。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中国反制令刚落地不到48小时,欧盟就急吼吼地跳出来,宣布要对我们进行报复!欧盟的冯德莱恩更是直接放出狠话,声称要对中国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征关税,甚至可能启动新的贸易调查。不得不说,欧盟的翻脸速度之快令人可笑!
欧盟这次的反应如此激烈,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猫腻,他们既想跟着美国对华施压,又怕自己吃亏,所以一边喊着"公平贸易",一边又急着报复,活脱脱一副"既想占便宜又怕挨打"的嘴脸。
欧盟对华搞“双标”
欧盟这几年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简直像个反复横跳的“墙头草”,一会儿说要合作,一会儿又挥起关税大棍,变脸比川剧还快。
在和我国的贸易中,欧盟的"温和派"在前期虽然嘴上喊着合作,背后却向我们捅刀子,在俄乌冲突后,欧盟能源危机,急需中国新能源产品(如光伏板、电动车),所以嘴上一直说"不想脱钩"。
到了2023年,冯德莱恩访华,期间大谈"中欧合作",结果回国后立马推动《反胁迫工具法案》,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专门针对中国。
之后又开始跟风美国,在一旁帮腔做势,大放厥词指责我国的新能源太强,为了保持全球的平衡,所以必须打压。随后欧盟突然对我国启动商品的反补贴调查,理由是"中国车太便宜,威胁欧洲车企"。
这还不算完,近期的欧盟又对中国风电企业搞突击审查,声称"中企拿政府补贴,这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
再到现在欧盟再次翻脸,我们这边刚一进行合理反击,欧盟就立马忍受不住了,开始有所行动。这次中国对欧盟化工产品加税,欧盟连48小时都等不了,迫不及待地要“惩罚”我国,摆明了就是"只许我打你,不许你还手"的双标逻辑,和美国的贸易霸权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方加税,被“打疼”的欧盟要报复
说到底,欧盟这次之所以对我们加税的反应这么大,不惜叫嚷着要对我们进行“威胁报复”:
计划将取消针对低于150欧元小包裹的免税政策,转而对每件包裹征收所谓的“管理费用”。
很明显,欧盟的这个决定直指我国的跨境企业,企图增加我国各个行业的出口成本。
欧盟为什么这么急?因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早已经将欧盟甩出了一大截,比如我们的比亚迪、蔚来等电动汽车在欧洲销量暴涨,德国大众、法国雷诺根本挡不住。
在光伏产业中,我国就占到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欧盟企业早被卷死了;还有风电领域,我国的技术通过不断发展,呈现出了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特点,而反观欧洲企业只能靠政府补贴硬撑。
欧盟现在的心态就是:既然争不过,那我就不讲道理!所以趁机加关税,企图通过这种手段保护自己的落后产业。
欧盟想学美国那一套,通过对华强硬来捞好处,但欧盟真的能扛住吗?现实情况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德国车企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敢跟中国硬刚?法国葡萄酒、意大利奢侈品每年对华出口几百亿,加关税等于自断财路!荷兰光刻机(ASML)要是被中国反制,欧洲科技产业直接瘫痪!
欧盟现在是被美国当枪使,一边挨中国的打,一边还要替美国冲锋,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此番我们的反制,其实已经给对方留了很多余地,我国这次征税主要针对化工原料,而不是汽车、红酒这些欧盟的命脉产业,说明我国不想和欧盟撕破脸,给他们留了台阶。但欧盟要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下一步可能就是对葡萄酒、豪车、飞机加税,那欧洲企业可真要哭晕在厕所了!
手握王牌,不怕报复
我国商务部这次的举措,可以说是既快又准,直接打中了欧盟的"七寸"!欧盟既然放出了狠话,要对我国采取一定的报复措施,那我们就眼睁睁地承受吗?当然是不会的,我们手中也有一些应对措施。
其一就是法律战,用WTO规则应对。中国强调征税符合WTO反倾销规则,欧盟要是乱来,我们可以直接告到世贸组织。欧盟自己搞补贴,哪里有资格来指责别人?"
其二就是经济战,瞄准欧盟弱点。我国手中现在握有汽车、奢侈品、航空三大王牌,随时可以加税反制。欧盟胆敢轻举妄动,就先要掂量一下他们汽车、红酒能不能扛得住。
还有就是外交战,分化欧盟的内部。德国、匈牙利此前给出过明确的表态,他们不希望跟中国硬刚,毕竟像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肯定不想失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和这些“亲华国家”们加强贸易合作联系,到时候,不用我们出手,他们内部就先乱了阵脚。

而且即便是没有欧盟这个市场,我们还有其他合作的伙伴,目前我国内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有的转战中东市场,有的在欧洲建海外仓绕开新规。说白了就是,你欧盟想卡我脖子?我有的是办法应对,看最后谁先扛不住!
这场中欧贸易博弈,表面上是关税战,实则是产业竞争力的终极对决。欧盟想靠关税保护落后产业,根本是饮鸩止渴,最后只会让欧洲企业失去中国市场,自食其果。
中国手握市场、技术、供应链三大王牌,欧盟真要硬刚,吃亏的只会是自己。现在留给欧盟的时间不多了,他们是跟着美国一条路走到黑,还是及时止损跟中国合作?就看他们接下来如何选择了......
参考资料:
欧盟欲对小包裹下手,“大部分来自中国”.--观察者网2025-05-21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欧等地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终裁.--光明网2025-05-2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