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杨晨:我们在态度拼劲上都不如韩国队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处于重建过程之中的国足并没有在美好的期待中停留太久。7月7日,在东亚杯首场比赛中,这支年轻的球队以0:3的比分惨败于同样进行了大规模轮换的韩国队。这场失利足够惨痛,也足以让我们看清在备战2030年世界杯的道路上国足所面临的困难。
显然,在接手球队不到一周的情况下,让临时主帅久尔杰维奇承担失利的全部责任有失公允。对于这支开启大面积新老交替的年轻球队来说,当下也确实没有实力与亚洲一流球队抗衡。因此,如果说这场失利还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告诫国足必须尽快丢掉幻想,加足马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体系不健全才是最大短板
无论是此前的世预赛还是各项国际赛事,国足在与对手交手时球员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总是会被放大,这是现阶段中国球员整体水平的客观体现。但一支球队不能总依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就像球星云集的巴西队也需要邀请安切洛蒂这样的名帅来调教一样,只有具备了成熟的技战术体系,才能真正成为真正的强者。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国足总在不断试错。
2022年世界杯周期,我们曾经拥有过里皮这样的世界名帅,也起用了李霄鹏等本土教练。2026年世界杯周期,东欧教练成为国足的引导者,扬科维奇、伊万科维奇陆续登台亮相。但是,在不同的教练手中,国足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足球风格,里皮曾经尝试用归化球员激活进攻端,但随后这批球员高昂的身价成为中国足球的一大负担。扬科维奇崇尚高强度的对抗,但身体条件已经不占优势的国足却因此更加混乱。伊万科维奇用的是442的“老套路”,这是一名职业球员早就掌握的基本战术体系,但在世预赛的舞台上,国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没有体系,就决定了球员只能横冲直撞。对比来看,这支韩国队同样起用了众多年轻球员,但是他们的足球理念并没有改变,进攻端的横向调整,小范围内的轮转换位,这些基础的进攻线路就足以撕裂国足的防守,再加上他们更加出色的个人能力,国足首战失利也就“顺理成章”。
新老交替应该加大力度
久尔杰维奇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东亚杯的首发阵容中,他给了王钰栋、蒯纪闻、吾米提江等年轻球员机会,这让球迷看到了国足变革的积极一面。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塞尔维亚教头的用人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上海海港主要出任中后卫的吾米提江对于左后卫的位置安排并不适应,上半场他所负责的区域也是对手主要打击的目标。王钰栋与蒯纪闻在个别时间内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但由于距离球门位置太远,他们既没有有效的连线,也无法真正带动球队的进攻。
相比起上半场,国足在下半场的表现有所提升。韦世豪、陶强龙、徐新、巴顿、塞尔吉尼奥陆续登场,其中除了陶强龙属于中生代外,其他四人在国足中都算是老将。从这个角度看,国足目前也面临着明显的矛盾:起用年轻人就注定要交更多学费,老将的试错成本要更加低廉,如果无法抛弃成绩的指标,国足的新老交替便会磕磕绊绊。
但是,当下的中国足球需要怎样的成绩才算满意呢?东亚杯的意义本就在于练兵,世界杯、亚洲杯等才应该是国足聚焦的目标。既然全新周期已经开始,国足就必须有所取舍,新老交替的力度不妨更大一些,大名单中,于金永、刘诚宇、汪士钦等小将也同样值得关注。
7月12日,国足就要与日本队碰面。这场比赛注定不容乐观,我们也无需对结果有太多奢求。最重要的是教练组在短时间内带领球员找回自信,无论对手的表现如何,年轻的国足要向球迷展现自己的追求和进步。
记者:侯超 编辑:赵晨 校对:杨荷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