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亚太股市似乎已逆转上一轮的暴跌态势。上周,亚太股市普遍回升,其中以新加坡股市涨势最为迅猛。
具体来看,上周东南亚股市多数上涨。新加坡股市领涨,新加坡海峡指数周涨5.92%,报3720.33点;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周涨3.07%,报1499.4点;菲律宾马尼拉指数周涨0.86%,报6134.62点;泰国SET指数周涨1.97%,报1150.95点;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JKSE)周涨2.81%或176点,报6438.27点;越南胡志明指数周跌0.27%,报1219.12点。
其他亚太股市同样上涨明显。日经225指数周涨3.41%或1144.7点,报34730.28点;韩国KOSPI指数周涨2.08%,报2483.42点;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周涨2.26%,报7819.1点。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促使亚太股市回稳,首先是美债收益率回落和美股阶段性企稳,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暂缓对部分国家加征新关税”的表态之后,全球市场波动短暂缓和,带动避险情绪下降,亚太风险资产得到提振;其次,亚太货币反弹,在美元指数连日下跌之际,亚太货币兑美元汇率回升,缓解资金外流与进口成本压力,增强市场风险偏好;再者,中国宏观数据超预期,强化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稳中趋升”的判断。
亚太市场仍被看好
上周,亚太股市呈现震荡回升的态势。
包括日韩、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印尼等股指纷纷扭转此前一周跌势,止跌回升。其中,新加坡股市上涨最为明显,从此前一周的下跌8.19%,转为上周上涨5.92%。同样反弹剧烈的还有日韩和澳大利亚股市,上周均涨超2%。
与此同时,亚太市场的货币表现坚挺。截至发稿,日元兑美元周涨0.94%,泰铢兑美元周涨0.23%,周内泰铢一度升至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加坡元兑美元周涨0.62%,韩元兑美元周涨0.21%,澳元兑美元周涨1.39%。
谈及美元指数的连续下滑,李徽徽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是政策不确定性与市场信心下降,特朗普政府近期实施的大规模关税政策,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削弱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信心;其次,资本外流与避险情绪上升,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下降,全球投资者转而投资黄金、欧元、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导致美元需求减少;再者,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债务水平攀升,增加了市场对美元长期价值的担忧。
种种因素下,亚太股市被市场看好。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亚太市场的波动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其经济有更大程度的贸易导向性。但亚洲货币相对于美元表现较好,尤其是日元,展现出防御性与避险特性。投资者应继续投资亚洲市场,该地区不仅在估值方面更具吸引力,且相对增长前景更佳。亚洲各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加大财政和货币刺激力度,以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并确保经济增长基本面稳固。
不过也有受访专家认为,当前亚太股市走势仍存在众多不确定性。李徽徽认为,上周亚太股反弹更多是对前期悲观预期的修正,并不具备趋势性反转基础。他认为,亚太股市将进入“高波动、结构分化”的阶段。
“短期看,本轮反弹具有超跌性质,但并未改变亚太市场‘外部扰动频繁、内部支撑有限’的格局。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再次转变、美债收益率再度波动,亚太市场仍将面临反复。”李徽徽表示,以中期走势来看,市场分化将持续。中国稳增长发力将带动周边经济复苏,而日韩和东南亚则受制于出口压力和资本外流,表现或相对滞后。
印尼股债走势背离
就在股市反弹的同时,印尼国债正连续遭遇抛售。
印尼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14日全球基金净卖出2560万美元印尼债券,为连续第九天遭到抛售;据交易所数据,4月15日全球基金净卖出1.47亿美元该国股票,为连续第六天遭到抛售。
在李徽徽看来,印尼债市承压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担忧,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的政策调整引发了投资者对印尼治理透明度的担忧;第二,美国对印尼征收关税,加剧了印尼的出口压力,导致印尼盾汇率下跌至历史新低。尽管印尼央行积极干预汇市,但外资对印尼债券的避险需求减少,转而寻求更稳定的投资渠道;第三,在股市大幅波动和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在新兴市场的债券敞口,转向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
日韩危机仍深重
据央视新闻报道,上周,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将冲击日本经济,并可能对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植田和男说,美国关税政策除直接影响贸易活动外,还导致不确定性增加,对企业和家庭的信心造成冲击。他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将对日本经济造成下行压力。他表示,现在需要不带预设地研判关税对经济和物价前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审慎决定恰当的金融政策。
李徽徽认为,美国关税对日本经济构成了多方面的冲击。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日本的汽车行业约有20%的出口面向美国市场。关税的实施直接增加了日本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削弱了其竞争力。
自2022年3月以来,日本政府首次下调了对企业信心的预期,称其“几乎持平”,此前日本央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3月的三个月内,大型制造商的商业情绪恶化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
由于食品成本持续上涨,日本3月核心通胀加速,使日本央行权衡上升的物价压力与美国关税上调带来的经济风险的任务复杂化。因此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将在下一次货币政策决议中维持利率不变,加息时机或推迟至7月或更晚。
韩国也在借助政策缓和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上周,韩国财政部发布声明,韩国计划发行8.1万亿韩元的债券,以为12.2万亿韩元的额外预算提供资金;其余部分资金将由财政盈余提供。
李徽徽认为,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此次补充预算具有明显的逆周期调节特征。在外部贸易环境恶化和内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旨在稳定经济增长、支持受影响行业、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预算案将使韩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8%上升至3.2%,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也将增加至48.4%。因此,政府需在刺激经济和维持财政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