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印度军方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巴基斯坦进行了还击。

因为游客遭恐袭事件导致的紧张局面,经过两个星期发酵,终于发展到大打出手。

不过综合各方面信息,这次激烈交火,也可能就到此为止,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更不用担心双方动用核武器。

印巴交火会点到为止还是继续升级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第一,有限规模的军事冲突看上去不可避免。

这次冲突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在克什米尔的一起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当时恐怖分子开枪射杀了26名游客,其中绝大部分是印度教男性。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在背后支持恐怖分子,巴基斯坦则予以否认。

印度随即对巴基斯坦采取一系列措施,巴基斯坦也进行了报复。双方军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两边连续几天交火。

印度的态度很强硬,有其国内原因。

莫迪政府在2019年修改了有关法律,以加强对印控克什米尔的控制,当时引起了巴基斯坦的抗议。莫迪政府在国内宣称,加强控制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会更加安全。

这次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莫迪必须做出回应。而且莫迪执政期间一直宣扬印度民族主义,导致印度民族主义情绪比较强烈。

这两种因素结合,莫迪政府可能认为必须要进行一些军事打击,才能有个交待。

第二,从这次大打出手看,双方也有所克制。

印度军方称,对巴基斯坦境内9个“恐怖基础设施”目标地点发起了袭击。印国防部说,这次军事行动“目标明确、慎重,而且不会升级”。

巴基斯坦方面则说,巴基斯坦境内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共有6个地点遭遇袭击,造成至少8名平民死亡、35人受伤,另有2人失踪。巴空军在反击行动中已击落5架印空军战机。

从目前信息看,这次印度没有袭击巴基斯坦军方,巴基斯坦也没有大规模反击。双方看上去都不愿升级。

第三,有三个因素可以制约战斗升级。

首先是印巴之间冲突一直比较频繁,双方有控制冲突升级的经验。

近二十年来,印巴之间的冲突几乎有了一定的模式。就是印度遭到恐怖袭击,然后指责巴基斯坦背后支持,巴基斯坦否认,但印度继续采取军事行动,包括轰炸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基地”,巴基斯坦展开还击。战斗造成一定损失后,双方都宣称获得胜利,局势得到缓和。

两国于2019年发生的冲突就是个典型案例。当年2月14日,印度警察部队在克什米尔遭袭,造成40多人丧生。巴基斯坦立即谴责这起袭击,但印度仍然派出幻影战斗机越境轰炸,双方地面也有交火。战斗中,印度一架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飞行员被捕,后来在外交压力下被释放。最后在各方劝解下,双方都于2月底宣称自己获胜,冲突结束。

其次是国际社会的劝解,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前两天就已经明确表示,将会为印巴局势缓和提供斡旋;特朗普得知印巴交火之后,也表态希望尽快停止。

还有一个因素是印巴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战事升级可能会导致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双方对此都会更加慎重。这就是所谓的核武器威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战争。

所以综合这些因素看,印巴这次交火虽然激烈,但战事升级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局势缓和还需要外交努力,和平不会自动到来。

文丨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

编辑:林丽爱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