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短剧成为备受关注的网络视听新形态。从“土味甜宠”到佳作频出,从“网剧补丁”到跨过500亿元产值大关,从下沉市场到出海掘金,短短几年,微短剧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令人刮目相看。如今,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持续作用下,“微短剧+”正引领行业从单一娱乐形态升级为跨界融合的新型载体。当城市、人文、创意、科技、品牌交汇于方寸小屏,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网民中微短剧用户的渗透率达70%,用户结构呈现全年龄覆盖特征,用户黏性持续提升。《报告》显示,微短剧行业相关企业超过8万家,涵盖网文业务公司、MCN机构、广告公司及传统影视公司等多元主体,政府机构与媒体机构也越来越多汇入微短剧创作大潮,展现出“政策引导+地方创新+产业落地”的联动效应。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微短剧行业驶入内容提质、题材创新、价值升维的快车道。以精品内容带动高质量发展,以模式创新延续增长态势,日渐成为行业共识。

内容导向始终是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的根基。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从行业协会到从业者、市场主体都要自觉摒弃粗制滥造、同质化、套路化的创作惰性,真正擦亮微短剧的新大众文艺特质。微短剧创作要深入生活,把镜头聚焦于平凡人的故事,以敏锐的洞察力快速捕捉社会热点,以深入的体验熟练运用镜头语言,以专业的创作激发从生活到艺术的“化学反应”,积极传播正能量,歌颂真善美,让灿烂的文化在竖屏影像中获得新生,定格新时代热腾腾的生活,这是微短剧持续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

微短剧从网络视听、数字经济的春风里萌发,也必将深深融入数字产业的生态之中。实践证明,“微短剧+”是激活优质内容的价值效用、以文化创意带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要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大众需要,充分凝聚创作者、长短视频平台、科技企业、广告公司等多方力量,开拓题材类型,创新表达方式,丰富传播手段,优化商业模式,以更多爆款作品带动产业再升级。

微短剧投资小、体量轻、周期短、见效快,是数字化时代影视创新的试验田和孵化器,也是影视人才储备库。精耕试验田需要不断深化对微短剧内容创作规律、网络传播规律、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并根据时代特点动态调整创作策略和方向。近年来,“繁星指数”等测评体系通过对文旅微短剧、品牌微短剧赋能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探索出了一套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行业协会要积极主动作为,持续加强与业界、学界、行业的深度合作,携手推动评价体系迭代升级,延伸服务培训交流功能,及时廓清行业和创作者的困惑、迷茫,引导行业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