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4月25日,朝鲜在南浦造船厂举行了5000吨级新造军舰“崔贤”号驱逐舰的下水仪式,该舰也是“崔贤”级的首舰,弦号51,同级舰还会继续建造。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亲自出席仪式并发表演讲,称该舰为“朝鲜海军现代化之路的里程碑”,强调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金正恩女儿、朝鲜海军司令金明植上将等的陪同下,金正恩亲自下令启动军舰的下水程序,“崔贤”号驱逐舰随即缓缓滑入水面,标志着建造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该舰将进入海试阶段,一步一步向服役迈进。
▲“崔贤”号,图片来源:网络
南浦船厂位于朝鲜西海岸,距离平壤大约50公里,是朝鲜最重要的船舶建造基地之一。船厂负责人介绍,该舰从开工到下水仅仅用时400多天,充分体现出了朝鲜军工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金正恩强调,该舰能够快速提升朝鲜的海战能力,尤其是在黄海、日本海等海域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金正恩指出,朝鲜日后要建造更多驱逐舰、护卫舰,并加速核动力潜艇等项目的研发。
“崔贤”的舰名取自于朝鲜早期近现代历史上的一名重要人物,即“朝鲜共和国英雄”,被金日成视为“亲密战友”,出任过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等职位,在朝鲜劳动党内部具有极其重要影响力的崔贤。一般来说,朝鲜军舰的名称主要来自三个渠道:革命英雄、地标、国家领导人,比如“白头山”号、“金日成”号等。作为5000吨级驱逐舰的首舰,“崔贤”的命名方式符合第一种情况,也显示出了朝鲜对于国家英雄的重视和敬仰。
▲“崔贤”号,图片来源:网络
“崔贤”号是朝鲜迄今为止建造过的最大型的现代化水面作战舰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空白,更能扭转外界长期以来对朝鲜海军的刻板印象。从朝鲜官方公布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崔贤”号的垂直发射系统(VLS)数量为74个单元,分成好几个区块,有4个不同的尺寸。第一部分位于前甲板主炮后方,包括两种型号,即尺寸比较小的4组8单元共32个小型垂发(A型),可能安装朝鲜仿制的俄版近程防空导弹。紧随其后的就是6组2单元共12个中型垂发(B型),可能安装中型防空导弹或者“超音速战略巡航导弹”。
第二部分是位于烟囱后部的两部分发射单元,包括4组2单元8个的中型发射单元(B型),以及比中型垂发略小一点的2组6单元共12个的发射单元(C型)。它可能安装巡航导弹,也可能安装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的远程防空导弹。第三部分是舰艇尾部的2组5单元10个超大型垂发(D型),可能安装朝鲜的弹道导弹,尤其是对陆打击高超声速导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朝鲜这艘军舰的发射单元布置情况,那绝对是“主打一个混搭”。
▲“崔贤”号有4中不同口径的垂发,图片来源:网络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崔贤”号的垂发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或许是因为朝鲜第一次研发,要防止导弹发射中可能出现意外伤及自身船体。另外,如此复杂的垂发布置方式,大概率出自对各型号导弹尺寸的妥协。朝鲜希望在舰上安装对地打击巡航导弹、防空导弹、反舰导弹,但因为各型号导弹的发射问题难以用统一尺寸的垂发解决,设计本身也“不够成熟”,所以只能做出这样的安排。
除了这些发射单元外,“崔贤”号拥有一门主炮,口径可能为127毫米或者130毫米,用于近距离对海、对岸火力支援,射程可能不超过30公里,但安装了隐身外壳。这门主炮的火控系统也较为简陋,甚至保留了观察窗,这也算是“朝鲜特色”,显然这和它依赖光学瞄准和基本雷达辅助的特点有关系,猜测难以应对高速目标。“崔贤”号的两侧还有2个4联装的倾斜发射架,这是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能安装“金星-3”反舰导弹,技术很可能来源于俄罗斯海军的Kh-35“天王星”反舰导弹。
▲“崔贤”号,图片来源:网络
“崔贤”号拥有一定的近防能力,舰艇两侧分别部署了一部AK630近防炮、1部“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舰桥后部有一个倾斜的结构,有人猜测这里是雷达,但大概率是两侧可以打开的储物空间。至于朝鲜到底给里边放了什么,也就没人清楚了。由于“崔贤”号在原本应当是直升机机库的位置安装了大型垂发单元,意味着“崔贤”号直接放弃了搭载反潜直升机,也就不具备持续性的反潜能力。但要说一点没有可能也不对:它可能具备释放轻型反潜鱼雷或深水炸弹的能力,鱼雷型号猜测可能是朝鲜仿制于俄罗斯的型号,射程数十公里左右。朝鲜缺乏先进声呐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舰载反潜大体上也只能达到近海防御的水平。
对于一艘现代化的军舰来说,雷达的性能非常重要。“崔贤”号安装了一部四面阵相控阵雷达,位置放的比较高,可以用于基本的目标探测和火控,但推测技术和性能都比较简陋。朝鲜的雷达技术不佳,长期严重依赖外部支持,生产能力也没法保障,所以起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跟踪的能力应当都十分有限。
▲“崔贤”号,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肉眼可见“崔贤”号的舰桥、桅杆实在是有点“干净整洁”了——除了4面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外,似乎也就只有两部火控雷达了。“阿利·伯克”级曾因为在桅杆上堆积了很多雷达和电子设备而被戏称为“晾衣架”,但它起码也是因为太多。而朝鲜的驱逐舰过于“干净”的外表,意味着其电子设备的数量不足。现代军舰通常都需要安装大量电子设备,甚至因此不得不花大力气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包括探测敌方雷达信号并且能够进行电子干扰和欺骗的电子战系统,比如圆柱型干扰机、旁瓣对消阵列等。
以及能支持远洋任务的通信与数据链系统,它可以帮助舰艇实现舰队协同作战,共享雷达和火控数据,还有能够为舰载直升机或编队内其他舰载机提供导航数据的信标天线,用于覆盖防空、反导、对地打击、反舰等多种任务的搜索目标搜索、跟踪和火控综合雷达等等。虽然“崔贤”号“武备充足”,却拥有与之不大适配,数量和性能有些拖了后腿的雷达和电子设备。那么在面对韩国“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时,“崔贤”号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都要弱了不少。
▲“崔贤”号下水仪式,图片来源:网络
大量的垂发单元上舰,对“崔贤”号也有负面影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牺牲了远洋作战能力;第二,牺牲了舰艇安全性;第三,牺牲了舒适度。因为被大型弹药挤占了太多空间,官兵的生活空间被压缩。偏偏朝鲜军舰的自动化程度又不够高,在同等吨位下的人手需求。必然高于其他国家。那么这种情况下,朝鲜海军官兵的作战环境绝对无法用“舒适”来形容。同样的原因,导致“崔贤”号无法携带太多生活物资,大大压缩了舰艇的远洋航行自持力,限制了活动范围。
“崔贤”号因为武器众多,携带了大量的弹药,使其宛如一座海上的超大型移动弹药库。“崔贤”号的排水量和中国的054B相当,但是054B只有32个垂发单元,连“崔贤”号的一半都不到。就算是吨位7000吨的052D,垂发数量也只有62个,还是要比“崔贤”号的74个垂直发射单元少。武器装备多,意味着即使它有比较好的损管系统,也还是很难拉低安全风险。所以一旦“崔贤”号被击中要害起火,迅速殉爆的可能性非常大。
▲早期建造中的“崔贤”号显示相控阵雷达位置有所调整,图片来源:网络
“崔贤”号的动力系统也是一个谜,但根据一些外部特征,还是能推测其动力系统很可能是柴燃联合动力,这也是一个比较可靠的选择。由于朝鲜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上有一定合作,俄罗斯的燃气轮机可能是一个对朝鲜中型舰艇最合适的选项。如果朝鲜没有直接引进,而是选择逆向后进行独立生产,考虑到本国军工体系带来的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等等问题,会造成的燃气轮机存在潜在的不可靠因素,因此就必须引入柴油机保证军舰的基本航行性能。稳妥起见,采用传统轴系推进,也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动力稳定。
基于以上种种分析,朝鲜对于这艘舰艇的定位不可能是一艘远洋军舰,相反必然是一艘近海作战舰艇,而且非常有可能就是一艘“武库舰”,且只有一个目标国家:韩国。
▲“崔贤”号,图片来源:网络
朝鲜官方对“崔贤”号的定位,就是“多用途攻击型驱逐舰”。这个定义多出来的“攻击型”这三个字,就已经明确说出了它的独特之处。一般而言,“多用途驱逐舰”在其他国家军队中,是具备多种功能,尤其是兼具防空、反潜、对海、对陆打击的舰艇。它单独拿出来,可以作为多艘中小型吨位军舰混编小队的旗舰,可以作为海上的反导平台,可以作为远程火力投送的基地。融入大规模编队中,那就是航母的“带刀侍卫”,体系化作战的关键海上信息节点。
但是朝鲜的多用途攻击型驱逐舰不完全是上述内容,而更像是一艘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导弹扔向韩国,包括但不限于舰炮炮弹、打击舰艇的反舰导弹、鱼雷、带有核弹头的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等。至于防空、反潜,虽说看上去有,但实际上能力并不强,也都为了“进攻”而做出了一定得牺牲。所以“崔贤”号更像是“武库舰”,它是根据朝鲜自身的战略需求而“量身打造”的专用驱逐舰。或许它的使命,是只要能在自己被击沉之前,把所有火力都倾泻到韩国军队身上,就足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了。
#国际瞭望专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