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逆差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总是有持续不断的大量的贸易逆差?
我统计了过去35年里全球所有国家的经常账户差额。咱们把美国、中国、德国、日本、石油输出国单拎出来。
下图中上面的就是顺差,下面的就是逆差。显而易见,美国简直是一个人撑起了贸易逆差的大旗,一个人扛下了所有~成了全世界最能买买买的国家,全世界最大的甲方。
这也是让特朗普非常不爽的地方,他多次提到要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一上任,首要任务就是开始贸易战。给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加关税。而这三个国家,恰巧就是美国最大的三个进口国。
虽然最后官方的理由,是表示为了报复边境安全、毒品问题、移民问题,但很多人认为这很有可能和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有关。
纵观历史,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的贸易逆差就持续扩大,这种现象在全球所有国家中绝无仅有,冠绝全球。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为什么美国会积累这么大的贸易逆差?
为什么也只有美国,才可能积累这么高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真的就是不好的吗?
这些问题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就是一个国家的总进口额大于总出口额,买的比卖的多。
所以贸易逆差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从最直观的这两方面去考虑:
要么是进口太多,要么是出口太少。
总进口太多,可能有人会表示:就是因为外国的东西太便宜了,东亚、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太低了,而且那些出口国还有各种补贴、甚至倾销的嫌疑,他们故意"勾引"美国的商家和消费者进口。
或者猜测:是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不足,导致他们竞争不过海外的企业,成本压不下来...等等诸如此类。
总储蓄 < 总投资
不过要是问一个经济学家,甚至问一个学经济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贸易逆差,他都能告诉你: 是因为这个经济体的储蓄率不足导致的。
怎么样?蒙了吧。大家别被吓到啊,我们要进入这期的经济小课堂了。
通过一些非常基础的公式推导,就会得出来这个很重要的公式:
一个国家的贸易差额 = 总储蓄 - 总投资
NX = S - I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因为这个公式比较重要,我简单解释一下。(大家放心,今天就这么一个公式)
这里面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可能和我们平时个人的储蓄和投资有些不一样。经济学定义的总储蓄,是你这一年的收入减去消费,比如你这一年赚了10万块钱,消费了6万,那剩下的4万,不管你是存银行了、买理财了、买股票了,统统算做是储蓄,而不是投资。
而总投资的意思,是指真实带动生产力的投资,比如买了设备、建了工厂,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库存,这都是投资,但你买股票买理财,那是储蓄,不是投资。
这个公式也就意味着:
当一个国家完全封闭的时候,没有贸易差额,它的总储蓄永远等于总投资;
当它开放的时候,如果总储蓄 > 总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就是贸易顺差;
反之则是贸易逆差。
这就是你问经济学家为什么会有贸易逆差,他可以脱口而出因为总储蓄不足的原因。
但这个让你听起来不明觉厉的因果关系,就是纯公式推导的结果,它基本上就是一句废话。就相当于你问为什么水从杯子里溢出来了,他告诉你因为杯子里的水太多了。
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水太多了,为什么美国这个杯子里的水太多了,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不足?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贸易逆差的原因
消费高
一些人就会进一步解释:储蓄低,其实就意味着消费高嘛。所以就是因为美国人太爱消费了!
太喜欢买买买,美国国内无法满足本国巨大的需求,只能从海外进口,导致这么巨大的贸易逆差。
所以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就认为:特朗普不是想要逆转美国的贸易逆差么? 那就应该想办法激励美国人多存钱,多储蓄,少花钱。这样贸易逆差自然就降下来了!
政府赤字
还有一种解释,说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赤字太多了,是政府,而不是美国民众的储蓄率太低了!
所以,美国必须通过减少财政赤字,少花点钱、少借点债,这贸易逆差自然就下来了。
大家想想,这经济学神不神奇,牵一发而动全身,谁能想到政府赤字严重,也能导致贸易逆差,大家不存钱也会导致贸易逆差。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听起来也有道理。但我认为都不是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外汇
因为这个分析框架里面少了一个变量,一个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因素一个变量,就是 —— 汇率。
咱们之前《外汇》那期也说过,你可以把汇率看成是不同国家,内部价格坐标体系的转换关系。
这东西可真是个"魔鬼",哪都有它。谁动一下都会影响汇率,而汇率一动又会影响所有人。那分析贸易问题,怎么能少了外汇呢。
假设美元要是一夜之间贬值50%,产品的价格不变,那对于所有手上持有非美元的人来说,所有美国的东西都将是"半价大甩卖",苹果手机、英伟达芯片全都半价,双十一、黑色星期五跟这比起来都弱爆了。那时全球市场会疯抢成什么样,美国的贸易逆差估计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我举这个极端的例子,是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汇率对贸易的巨大影响哈。
汇率升高,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导致更大的贸易逆差。
反过来,汇率降低,会导致更多贸易顺差。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外汇的自动调节机制
而外汇更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不光只是不同国家货币的一个转换器,它还是个特别灵敏的自动调节装置。
就是说如果有持续性的贸易不平衡,汇率会自发的通过升值或者贬值,来自动调节贸易水平。
比如,奶茶国如果贸易逆差的时候,不停的进口,进口要付美元,就要持续不停的买美元、卖奶币,奶币就会持续贬值;
贬值就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逐渐调整达到一个均衡状态,这时候奶币的贬值压力也随之消失了。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所以,如果没有人为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外汇市场会像无形的手,通过货币的供给需求去自动调节,让一国的贸易水平回到均衡状态。
上文提到的那些原因,美国人消费、政府赤字等等,短期内可能会引发美国的贸易逆差,但长期来看,按理说市场会自动调节美元让它贬值,逐渐纠正美国的贸易不平衡才对。
可事实是,美国持续了半个世纪的贸易逆差。所以我们得先搞清楚"美元自动调节机制失灵"的原因,这个可能才是解释美国会有持续贸易逆差的关键。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人为干预
首先一个正常的猜测就是:是不是有人为干预市场?扭曲了外汇的自动调节机制?
比如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贸易的稳定、经济的稳定,会和美元绑定,采取固定汇率,或者央行非常积极地调控汇率。这样就会抑制外汇的自动调节属性,经常会出现本币被高估的情况,从而导致贸易逆差。
IMF曾经统计过,2000年初的时候,全球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货币都被高估了,官方价格比黑市价格高出超过10%。
美国呢,之前确实也干过干预外汇这事儿。但方向是反的,它是人为让美元贬值,为了缓解贸易逆差。
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嘛。
80年代,美国当时的货币紧缩、财政扩张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让美国的出口受损,尤其是受到到日本出口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影响很大。里根总统就拉着日本、西德、法国、英国一起半商量半威胁:现在大哥我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你们是不是得帮帮忙啊?抬升一下本国货币汇率,让美元贬值,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啊~
这招确实奏效,1985年之后,美国贸易逆差明显的一个收缩,就是得益于《广场协议》之后美元的贬值。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当然我强调一下,这并不能说《广场协议》是成功的,这种外汇干预有很多副作用,我们今天就不展开了。但单从汇率对贸易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从这之后,美国就已经很少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了,要有也都是非常小的量。而1995年之后,美国的贸易逆差却变本加厉的持续扩大。所以很显然,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并不是美国政府或者央行人为抬高美元汇率的结果。
接下来,咱们终于要分析到问题的核心了。
金融资本账户
其实外汇自动调控的,不光是一个国家的贸易平衡,而是整体对外的资本流动。
一个国家和外界的资本流动,不只是有商品和服务带来的资本流动,还有资本本身的流动,比如跨境汇款、跨境投资等等。
由此可见,虽然美国一直持续的贸易逆差,可是如果我们再加上金融账户的资本流动。
多么漂亮的轴对称图表(见下图)。
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并没有失灵,只是大家听的很多故事只讲了一半,这张图才是故事的全貌,你听我细细道来...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三大账户
一个国家一般对外有这么三大账户:
经常账户 (Current Account)
资本账户 (Capital Account)
金融账户 (Financial Account)
这三大账户总体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经常账户下面最主要的就是贸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投资收入、股息、工资什么的零零碎碎,但主要就是贸易。所以很多人会把贸易顺差逆差和经常账户顺差逆差混着用。
但后面这两个账户,金融和资本账户,是我们之前一直忽略的账户,其实也非常重要。
它们包含了所有金融资产、负债的跨境流动,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FDI,跨境直接投资,再有全球各地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去买的美债、美股,还有各国央行买的美债美股等等,这些都属于金融账户。
大部分国家的资本流动,主要是经常账户里面的进出口带来的资本流动,但是美国不一样,它金融和资本账户,主要是金融账户,流动非常的频繁,这些资金又更灵活,相对于美国的贸易资金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
为何持续
贸易逆差
美国吃亏了吗?
所以,我们把这三个账户合起来看,美国的整体收支几乎就是平的,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并没有失效,它非常管用。只是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一高一低,长期处于"经常项目逆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组合模式,就是大家投资美元,美国用美元进口买商品。
美国持续半个世纪的贸易逆差,非常主要,甚至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这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导致美元升值,从而导致了持续的贸易逆差。
金融账户这边,大量的资金,从全世界各地涌向美国,买它的国债、公司债、股票,包括直接投资,让美国的公司、美国的政府可以有充足的融资去投资、扩张、花钱,这一边美国简直是非常大的受益方。尤其是华尔街和互联网公司,受益者也包括美国政府。
很多时候,一些媒体、包括美国的政客,只会强调商品的那一半,给大家感觉美国好像很委屈,被别的国家占多大的便宜。但实际上,美国的贸易逆差并不是说钱被别人赚走了,而更多的是它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之间的失衡而已。
所以大家理解到这层之后,就能轻易分析出来,如果单纯的通过贸易制裁,去限制一两个国家的商品进口,短期内估计会对贸易逆差有缓解,但长期来看,理论上只会让美国的进口结构重组一下,可能从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变成了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只要金融账户那边的流入需求旺盛,它的贸易逆差长期来讲就很难减少。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世界货币
那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资金通过金融账户流向美国呢?注意啊,我说的不是有时候进有时候出,而是持续不断的流入,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可能觉得是美国经济好、投资机会多,许多互联网巨头、金融巨头都在美国。这都对,但这里面我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其实也是美国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印的是美元,是世界货币。
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的?
咱来看看,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的?
比如奶茶国,大量的出口奶茶,持续不断的赚钱,可能主要赚的是美元。正常情况下,这些钱得换成本国的法定货币、奶币,才能在国内花。
这些商家得去市场上卖美元、买奶币,它会导致奶币的波动。
所以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做法是,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本币过度波动,说:"你别在市场上换了,都来找我,把美元给我,我给你奶币。"
这样一来,中央银行凭空印出来了一些奶币发行到了市场中去,自己积累下来了这些储备。
有人需要奶币,中央银行就凭空印一张;有人要美元,就把储存的美元拿给他,这样一来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外汇市场对奶币的供需,避免了奶币的大幅波动。
换言之,各国央行有多少外汇储备,其实说明背后它们就多印了多少等值的钞票。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纳闷了,我讲这个干什么。
别急啊,关键就是奶茶国的央行积累下来这么大量的外汇储备之后,它会拿来做什么呢?换成金子么?不是的。
毕竟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大多数央行,其实会把主要的一部分外汇储备,又都投回到了美国市场,买买美国国债、MBS、公司债什么的。
比如很典型的,日本,上万亿的外汇储备,几乎绝大多数就直接转头去买美国国债,成为了美国政府海外最大的债主。
大家看发现没有,这么绕一圈下来,各国从贸易顺差上赚来的钱,流到了央行,最后大多数又都投回到了美元,这部分资本流动每年大概有上千亿美元。
而且不光是各国央行,各种保险公司、银行、基金也一样,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投资标的、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大家在国际市场中赚来的钱,可能是澳元、欧元、日元,很多又都流向了美元、投资向了美国资产。
这就形成了美国持续不断地金融账户顺差、经常账户逆差的这么一个不平衡的平衡。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而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的时间点,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个理论。
它恰巧就是在美国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开始的,美元不需要再以黄金作为背书,奠定石油美元,美国可以持续大胆的扩大它的负债规模、信用规模,才让这个国际美元的循环开始指数级扩张。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美国的经济越好,它的贸易逆差就越大。
试想一下,它经济越好,越吸引投资,金融经常顺差越大,美元越升值,贸易逆差越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美国人这么爱消费,是个消费国而不是生产国,这一点很大一部分是它全球货币的属性决定的。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小结
我引用美联储的话,来给出咱们今天这么长的逻辑链条的一个结论:
"当美国仅通过印钞或发行债券,就能从世界市场购买商品时,它就注定会持续出现贸易逆差。"
"以美元作为主要世界储备货币、以美国政府债券作为最受追捧的价值储存手段为基础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是美国持续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由此可见,这不是我一个人胡乱的分析,美联储自己也承认。这个其实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有时候媒体、政治家可能会逮着这整块拼图的一部分,拿来说事儿,我希望大家看了今天这期内容之后,就能一眼就看穿它们的语言技巧~
其实咱们刚才说的,就是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也叫特里芬悖论 (Triffin Paradox)。
特里芬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早在1960年代就指出,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会不可避免的陷入贸易逆差,那时候还是金本位制时代呢,他简直是预言了之后美国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
一定不好么?
很多人讨论贸易逆差,就好像这是一个非常不好、对一个经济体非常不利的一个现象。因为大家可能会觉得,贸易逆差,钱都让人家别的国家赚去了,那不就是输给其它国家了么。
所以贸易逆差真的就这么不好,这么可怕吗?
大部分学者并不同意贸易逆差对经济有害的观点。但也肯定不是说它是好的,你要非让我用一个词来给出答案,那我就要说出那个经济学家最爱说的,也是大家最痛恨的答案了: 看情况...
咱们今天分析了这么多,我相信大家就应该有感受,贸易逆差只是一种表现,一个"症状",它对一个国家经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得看背后是什么引发了这个"症状"。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这就好比一个人现在心脏跳得快,你就能直接说他是不健康的吗?
他可能刚跑了1公里,或者看到了让他心动的人,那心跳加速就没什么、是健康的表现。但你要是心慌、心肌炎、冠心病等等,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跳过快,那就得赶紧去看看了。
贸易逆差也类似,如果是因为投资需求旺盛、消费需求旺盛,很多高速增长的国家、投资机会比较多的国家,都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时期,比如澳大利亚就几十年保持经常账户逆差,这问题就不大,因为背后是它在持续不断的吸引海外投资,这心跳快就很正常~
但如果一些国家是经济过热,消费过于旺盛、借债过多,比如2010年之前,欧元区内部非德国国家出现了集体的贸易逆差,主要都是从德国进口。然后德国出口赚来的钱,又投资向那些西班牙、意大利的廉价债券,最终导致了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当时明显就是经济过热了。
说句题外话,为什么欧债危机爆发以后,德国特别上心的救希腊、救意大利,我记得当时默克尔经常拉着各国领导人开会,乍一看德国非常有大哥风范,领头救小弟们。其实呢,德国自己就是这些濒临破产的国家的最大债主,它那是在救自己啊~
还有一种贸易逆差也非常不好,像斯里兰卡,国家经济面临崩溃,政府借了大量外债,它的货币面临崩盘压力,央行不得不人为抬高汇率,导致玻利瓦尔被严重高估,斯里兰卡就陷入了严重的贸易逆差,甚至物资严重短缺。
所以大家发现没有,贸易逆差可以发生在非常健康的国家,也可以发生在那种经济陷入泥潭的国家,也难怪经济学家只能告诉你: 不一定呢~
写在最后
好,这期内容是我当时查《关税》那期时产生的一些小思考。
说实在的,可能有点理论,更多的是一些推导推理和逻辑思考,而不是讲故事。能看到这的朋友们,也是辛苦你们了!
—— E N D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