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新华社:团圆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长假已尽,年味日淡。还没有从团聚的幸福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又开始告别父母,开着车、拎着箱,踏上归程。
陪伴家人的时间,总觉得不够。父母还有不少拿手菜,没来得及做;亲友邀约宴请的日程,也没赶上紧凑的归期……
“装满特产的后备箱”“温暖心间的食品箱”“让人湿了眼眶的行李箱”……各种各样的“箱”,满载着亲情、乡情,记录下“‘箱’亲‘箱’爱”的一幕幕暖心故事。
“切好的菜、煮得热乎乎的肉,全给我装上了”“各种家乡年货、饮料小食,大包小包,好像就老家才有一样”……网友在社交平台,也纷纷晒出父母的各种“箱式牵挂”。
在父母眼里,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子女们眼里,父母的这般牵挂和关爱,又何尝不带着纯朴天真的“孩子气”呢?
在这个物质丰裕、物流发达的时代,天南地北的年货,动动手指就能送货到家。但父母的心里,总觉得家里的鸡蛋更有营养,自己晒的鱼片、包的水饺、灌的香肠最好吃最健康……
于是,一趟又一趟,一遍又一遍,塞了又塞,挤了又挤,仿佛有限的后备箱,总能挤出更多盛放牵挂的空间。
望着父母进进出出、日益蹒跚的脚步,望着后视镜中含泪不舍的眼神和渐渐模糊的身影,我们,又怎能忍心打破这份纯真温暖的“稚”爱!
回家和出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永恒的主题。回家的时候,近乡情更怯,怯的是父母两鬓岁月落下的霜雪;出发的时候,临行密密缝,缝的是父母扯不断的牵挂和不舍。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传统的乡村家族家庭结构,正在被城市化的社区所取代。求学、谋生、创业、在外成家,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父母在,不远游”正在成为记忆中日益模糊的镜头。
网络上,无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家庭群,时时刻刻表达着彼此的眷念;春节里,“相亲相爱一家人”从线上走到线下,欢聚一堂;春节后,“‘箱’亲‘箱’爱一家人”,随着“超载超重”的后备箱,又奔向五湖四海。
团圆,是年的主题;出发,是春的序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满载着父母的爱和牵挂,选好路线、踩好油门,我们驶向新的家和远方。
团圆,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出发,赋予团圆更深的意义。后备箱里沉甸甸的爱,是父母对子女平安健康成长的深深祝福,更是对子女成器成才成栋梁的殷殷期待。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经历了春节的团圆充电和温暖陪伴,我们又精神抖擞地踏上新的征程,朝着梦想成功的方向,奋进、前行!
记者:令伟家、刘雅萱、卜寄傲
题图漫画:潘红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